公鹿在性活動(配種)期內(nèi)十分兇悍,相見必然頂斗,那是為了爭奪占有雌性的權(quán)利,是生物競爭的需要。但是家養(yǎng)的公鹿有的卻頂人、頂母鹿。一般認為,這是公鹿性激素分泌旺盛所致;也有人認為,這種公鹿具有旺盛的頂斗癖。公鹿頂人、頂鹿,由此造成傷人、傷鹿,頂死人、頂死鹿的事故是不鮮見的,致使飼養(yǎng)人員不敢、不能進圈飼喂。為了對付這樣的鹿,人們想出了不少辦法。
1.繩絆法:這是一種限制其活動的辦法,有三種形式:一是兩前腿相絆,二是前后腿相絆,三是前腿與角柄相絆。不論哪種繩絆方法,都是限制鹿的跑動,使它不便頂斗,即使頂也極易躲避。其缺點是,因雨淋、日曬絆繩易變硬,容易使鹿的皮膚受損而染病。
2.戴棒法:在公鹿頸部拴繩,繩端再拴拳頭粗細1米多長的木棒,阻礙其走路,東北話叫“搏拉棒子”,也是限制其活動的方法。
3.火燒法:在長桿一端綁上易燃物,蘸上柴油點著燒鹿的鼻部,鹿燒疼了,形成俱怕性條件反射,再看見火就敬而遠之。
4.電擊法:用電棍刺激鹿,也是一種懼怕性條件反射法。
5.暴打法:兩三個膽大力壯的人用鞭子或樹條打鹿,暴打之后它能停幾天不頂人。
6.轉(zhuǎn)移法:用推車或盾板與鹿頂斗,將鹿引開,同時另外一個人給鹿添飼料和飲水或進行清掃。
7.隔離法:甲乙兩舍相鄰中間有門,當(dāng)頂人鹿在甲舍時,關(guān)上中間的門,人在乙舍添料給水。當(dāng)鹿在乙舍時,人在甲舍添料給水。
8.小圈法:就是將頂人的公鹿關(guān)在小圈飼養(yǎng),這樣人鹿安全。有的頂人公鹿要參加配種,便不能用此法。
9.蒙眼法:給頂人公鹿戴蒙眼,方法是用膠皮、布等,最好是汽車內(nèi)胎,長約16厘米,寬約33厘米,上部拴綁在鹿的角柄上,下部綁在下頷部,或膠皮上部挖兩個洞套在角柄上,下部耷拉著,使鹿眼有余光。因鹿的嗅覺敏銳,蒙眼不影響其采食、飲水和配種,因其看不見,不會頂人、頂鹿。但采用此法時應(yīng)注意:一是不能蒙得太嚴,一點光看不見不好,所以蒙眼布不能太大,綁得不能太緊;二是解蒙眼布不能太晚,因為光照是調(diào)節(jié)鹿茸生長的主要因素。
這些方法是養(yǎng)鹿工作者在實踐中琢磨出來的,如果你的公鹿頂人、頂鹿,你看哪種方法好,不妨試試。(吉林省吉林市左家特產(chǎn)研究所 趙世臻 郵編:132109 電話:0432-47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