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樹生產(chǎn)中常要進(jìn)行果樹高枝換頭,也就是在高枝上接換一個新品種。以往果樹高枝換種多采用枝接法。枝接法需要的接穗數(shù)量較大,成活率較低。如果改為高位芽接法,就可避免上述缺點(diǎn)了,而且芽接法適合多種果樹。但高位芽接的接穗必須在頭年冬季采集,并儲藏在地窖濕沙中保藏過冬。到翌年4月初至5月初,當(dāng)砧木上芽尚未萌動前,正是高位芽接的時機(jī)。芽接多采用嵌芽接法或改良式嵌芽接法。
1.嵌芽接法 選好需要嫁接的1~3年生枝條上的適當(dāng)部位,從皮外由上向下斜切一刀,長2.5厘米,深達(dá)木質(zhì)部。然后再在第一刀下2.5厘米外皮處,向莖內(nèi)木質(zhì)部橫切一刀并與第一刀相連,切下一個盾形的木塊,留出一個嵌口。取出頭年冬藏的接穗,選接穗上的飽滿健壯芽,在芽的上方0.5厘米外皮處向下斜切2.5厘米,深同砧木嵌口,第二刀從外皮向內(nèi)橫切一刀,深度與第一刀相連,取下盾形芽片,立即插入砧木嫁接部位的嵌口中,并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齊,用塑料條綁扎接口,綁扎時要露出接芽,纏緊纏嚴(yán)。在接口上端8厘米處剪斷砧木的上部分。6月中旬解除塑料條,將長出的新梢綁縛在剪留的一段中間砧木上。
2.改良式嵌芽接法 此法成活率更高。其方法基本與嵌芽接法相同,只是砧木嵌口與接穗芽片的形狀不同。改良式砧木嵌口是,第一刀在嫁接部位皮外,從上向下斜切2.5厘米,第二刀是在第一刀下邊2厘米處,向第一刀末尾處斜切,直至與第一刀相連切斷,取出斜坡狀盾形木塊,形成一個特別的盾形嵌口。然后,在接穗上取芽片,先選好健壯芽,在芽上0.5厘米處向皮下斜切2.5厘米,再在芽下0.5厘米處向皮下斜切一刀與第一刀相連,取下芽片,芽片的形狀同砧木嵌口,將它鑲嵌在砧木的嵌口中,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齊,再用塑料條綁牢。以后程序與嵌芽法一致。此法的優(yōu)點(diǎn)是形成層結(jié)合面大、易綁牢、成活率高。
高位芽接法操作簡便,嫁接速度快,節(jié)省接穗和工時,成活率高,應(yīng)大力推廣。(遼寧撫順師專生物系 徐慶蓮 郵編:113006 電話:0413-871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