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麗是匹母馬,生于1996年2月27日,今年9歲了,如果按人的年齡來計算,它應該是30多歲。體重400公斤左右,在賽馬中算是小個子。毛色棕。作為一匹賽馬,它的長相實在乏善可陳,而且她去年就退役了,目前在北海道浦河町的AERU牧場靜養(yǎng),和它爸爸住在一起。但就是這個春麗,居然成了日本賽馬史上風頭最勁的一匹賽馬,為它出了CD、護身符、應援歌、春麗杯特別賽馬大賽、各電視臺為它做了專題節(jié)目,上了海外媒體,還拍了一部名字就叫“春麗”的電影(今年6月在日本愛知萬國博覽會上特別放映)……
其實作為一匹賽馬,春麗是失敗的。不,是太失敗了。從1998年11月17日首次出場到2004年8月3日最后一次出場,共計106場比賽中,它一次也沒贏過。而且成績很差,最好的一次是第2名(共有10匹賽馬參賽),一般都是10匹中的第7,第8,當然第9,第10也是經(jīng)常。全日本最棒的騎手武豐都沒能讓它贏哪怕一次,所以連它的應援歌都叫“不知勝利是何滋味”。
但就是這樣一匹屢戰(zhàn)屢敗的母馬,屢敗屢戰(zhàn),讓本來很不景氣正商量著要關閉的高知賽馬場變得場場爆滿,讓萬千日本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成了經(jīng)濟連續(xù)十幾年都不景氣但仍在努力奮斗的日本人的偶像。連我們公司的自推出以來一直被電視上的藝人們所取笑的“乘馬”健康器械也突然大賣,不知是王老五終于盼來了春天,還是托了春麗的福。
這樣一匹從沒贏過的賽馬,如果在經(jīng)濟泡沫尚未破掉的70年代、80年代的日本,也能成為偶像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時候90%以上的日本人都認為自己是中產(chǎn)階級,日子只會越過越好,年功序列制、終身雇用制是每個日本公司的人事制度,自己的周圍沒有比自己過得更好的人,也沒有過得不如自己的人??墒?0年代初,經(jīng)濟泡沫一下子破掉了,大公司也開始成千上萬人地裁員了,人也被分成“勝組”、“敗組”,三十出頭的“勝組”的人也自己辦公司當上社長了,幾年之內(nèi)就發(fā)展到要吞并老牌的大公司了。而“敗組”的人沒有工作,也不再上學,也不再接受培訓,被視為國家的“荷物”(行李),日本的社會福利制度要被他們摧毀了。就這樣,日本也成了一個兩極分化,勝者王侯敗者賊,以成敗論英雄的社會。
可是,“韌性、頑強”一直也是日本人所尊崇的品格。就像在那部叫做“第101次求婚”的日本電影中所宣揚的那樣,只要真誠地堅持,癩蛤蟆也應該并且能夠吃到天鵝肉。于是,春麗這匹一直輸卻一直在跑,而且跑得很努力很認真的賽馬,以一個一直在奮斗的失敗者的美好形象給人們帶來感動、夢想和希望。
春麗最終還是一次也沒有嘗過勝利的滋味,雖然全日本的人都支持它,為它祝福。當被特別邀請來的全日本最棒的武豐騎手騎著它以10匹賽馬中的第10名到達終點時,春麗的“粉絲”們雖然也發(fā)出了失望的嘆息,但還是認為“嗯,這也很好?!?/p>
春麗終于從它106場連敗的賽馬生涯中退役了。這匹以自己的“失敗”、“大敗”、“連敗”而功成名就的小個子賽馬,給以成敗論英雄的當今社會中的人們帶來一個小小的童話,讓在連續(xù)的挫折中仍在前行的人們可以增添一點兒再堅持一下的勇氣,讓我們也再次明白一個道理:雖然付出并不一定得到,但只要真正付出就是可敬的,不管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