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肖 武
這次本刊首次集中就獲得百佳稱號的出版人進行專訪并集中刊發(fā)??梢哉f,每一次采訪,都使記者內心受到一次震蕩、一次洗禮、一次感動。放到一起發(fā)表,有一個比較。今天出場的幾位社長,各有稟賦,各有特點,各有故事,但卻有共同的品質,共同的意志,共同的追求。堅韌、智性、高遠、修為,這些既是他們共同的品質,恐怕也是所有成功的出版人必備的素質。
在出版界,海飛的人生履歷和職業(yè)生涯是獨特的。從山青水秀的浙江到戈壁茫茫的礦區(qū)甘肅白銀;從礦工到工程師,再到團省委書記;從新聞干事到電視臺臺長再到出版總社社長,海飛一路走來,瀟瀟灑灑。做銅礦的礦工,當汽車修理工是一把好手;在白銀有色金屬公司一干15年,做公司經營精于管理;干電視臺臺長,當出版的“孩子王”有滋有味。海飛自參加革命工作以來的38年可謂豐富多彩,干一行,愛一行,成一行。有書為證:在這38年中,不管再苦再累,再忙再晚,他每天堅持寫日記(而且絕對工整,頁面和格式幾乎不用再編輯就能達到發(fā)排要求),筆耕不輟的結晶是出版了4本散文、隨筆、小說集,兩本少兒出版理論文集!其中《童書海論》還榮獲中國圖書獎。2005年初,他又送給了筆者厚厚一本專論《童媒觀察》。
這里,單表海飛的“童媒集團”情結。
“少兒出版,大小由之”,這是海飛的總結。一個讓所有出版社都無比羨慕又無法比擬的事是,惟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總社保留了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幾代中央領導的親筆題詞。少兒出版,說小,是給孩子出書;說大,是給未來出書,是可以把政治、經濟、文化做到極致的事業(yè)。它與政治既近又遠。說近,事關民族的未來,為此中央強調要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為青少年提供優(yōu)質精神食糧。要請中央領導出面,比其他領域容易;說遠,它的內容一般遠離政治問題,不容易“觸電”、“踩線”。它是純潔的事業(yè),是給人類打底蘊的工作,是人之初的文化。少兒書遠離商業(yè),但卻又利潤豐厚,既神圣又財大氣粗,是得天獨厚的朝陽產業(yè)。
因了這樣的職業(yè),因了這樣的理解,海飛關于出版的洞察也變得詩意而浪漫,全沒有時下業(yè)界人士普遍透出的無奈和沉重:“出版是一個很精彩的文化大海,因為它既是一種文化積累,又是一種文化創(chuàng)造,是人類文明的美麗海洋。有人問,老海,你是干電視出來的,電視比之出版如何?我說,電視像大江大河,出版像大海。大海有時寧靜,有時咆哮,有時沸騰?!焙ow無疑因偏愛出版,所以把出版比作了大海,所以在他兩本關于出版的文論集上,都以大海做底色。
他是一個充滿激情和夢想的人。更是一個信念堅定同時又理性智慧的人。他從不向困難低頭,從不叫苦喊累,從不矛盾上交,從不添亂多事。
舉例:
1993年,海飛接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當時帳面上只有幾十萬元。印廠要賬的得知新社長到任,守在走廊,非見社長不可,非拿走印刷款不可。社里人害怕讓新社長難堪,謊稱社長不在。海飛聽到走廊里印廠的人大聲吵嚷,主動開門迎客,一番交心之言令印廠的人臨走時連連抱拳作揖,當然,并沒有空手而歸。經過兩個多月的深入調研,大刀闊斧進行改革,調整結構,強化優(yōu)勢,迅速扭轉了被動局面。中少社的改革不少是開全國出版界風氣之先的。如1995年前后就設立了總經理、總會計師,最早實施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全員聘用。2002年還率先在全國公開招聘兩名副局級領導。
1995年,趕上紙張大漲價,一個月內大幅度上漲三次,直接危及出版生產。當時海飛在中央黨校脫產學習。社里一時人心慌亂。海飛及時趕回,召開緊急會議,明確提出穩(wěn)住圖書、確保期刊、強化管理的方針,由于臨陣不亂,調度有方,使全社順利度過了難關。
出版需要文化,更需要人生積淀。出版需要知識,更需要理論洞見。
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海飛到少兒社不久,他就提出了幾個現(xiàn)在已變成現(xiàn)實命題的概念,比如大少兒文化產業(yè)、集團化,“改革、創(chuàng)造、團結、和諧”。其后,又提出“少兒出版地球村”、“童媒產業(yè)”等等。1997年前后,中少社進入了一個比較良性的發(fā)展階段,海飛不失時機,向團中央提出組建少兒傳媒集團的設想,得到了上級有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由此形成了書、報、刊、網絡、電視的產業(yè)聯(lián)動,中國少兒傳媒文化產業(yè)旗艦正式起航!
海飛愛兒童,愛兒童出版事業(yè)。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出版界,他積極為中國少兒出版走向世界奔走宣傳。在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亦即IBBY的國際舞臺上,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愛國者,堅定的反“臺獨”的勇士。是他,經過不懈的努力,把“臺獨”勢力拒之IBBY門外,保持了中國在兒童讀物領域的尊嚴??吹饺毡尽⒂《鹊葋喼迖叶荚浥e辦過IBBY世界大會,他深感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應該申辦IBBY世界大會在中國召開,一展五千年文明古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從1996年開始,因為他的努力,2006年國際少兒聯(lián)盟大會終于得以在中國召開!2005年5月天津書市期間,國際少兒讀物聯(lián)盟主席彼特來華,在聽取中國方面的籌備情況以及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地少兒出版社后,盛贊中國少兒出版取得的成績。身為中國版協(xié)少兒出版委員會主任以及中國少兒讀物聯(lián)盟分會主席的海飛明白其中的分量,沒有絲毫的輕松感,他要把智慧和心志全部投入其中,一定要把明年的大會開成國際少兒讀物聯(lián)盟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盛會。因為,他的身后有3億多的中國少年兒童。
為提升少兒出版門檻,推動少兒出版理論研究他率先垂范,每期《中國少兒出版》卷首語和一系列理論思考,都是他在繁重的管理工作、事務性工作之余,回到家里潛心寫就的。他有自己的座右銘: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
人生的最大幸福莫過于被孩子們惦念,與孩子們歡聚。海飛家里珍藏最多的除了書籍,就是鮮艷的紅領巾和全國各地少年兒童寫給他的信。那些稱他爺爺、伯伯、叔叔乃至哥哥的來信,讓他猶如捧讀一顆顆熾熱的童心,也使他自己年輕。身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每年提交的提案,不少主意都來自那些純樸天真的孩子。與孩子們在一起,他有無限的樂趣,也有無窮的動力。他的人生哲學也因此更加童真、純粹:人簡單一點好,純潔一點好,有童心一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