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玉溪的四季,玉溪的四季是平凡的,季與季之間并沒有什么明顯的界線,仿佛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像一碗熬透了的臘八粥。一粒原本清香撲鼻的糯米,如今已含有了核桃的油香,花生的甜香,紅棗的甜潤等多種味道,當然,糯米的清香也就隨之減淡了,因為它也必須像其他同伴一樣把它的清香拿來與大家共享。
玉溪的夏季和秋季幾乎有著同樣清爽的早晨,同樣炎熱的中午和同樣美麗的晚霞,唯一不同的就是色彩吧!夏比秋多了一分翠綠,秋比夏多了一分金黃。而冬卻是另一番韻味了。
北國的冬天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而春天卻是一個陽光明媚、色彩斑斕的天國。對于北國的人來說,春天是無比奇妙、無比美麗的。而相對于玉溪的人來講,繁花盛開的景象似乎并沒有任何的新奇。當然,這并不是說玉溪的人不懂得審美,而是這種美景對于玉溪的人來說太平凡了,是司空見慣了的。不只是春夏秋,甚至在寒冷的冬天,玉溪的草地也是綠的,樹葉也并不全部脫落。在陣陣的冷風中,樹葉依然隨著枝條的擺動而翩翩起舞。花也是常有的,只不過沒有春天開的那么多,那么艷罷了。陽光依然是那樣的和煦,暖洋洋的。
在玉溪的冬天,雪是很難見到的,偶而會有一兩場小雪,可是當大地還未粉刷完畢,雪花就已經(jīng)消失了。稀稀落落地下著,依稀間是些點綴。所以北國那種莽莽原野“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麗景觀在這里就只能是夢中想象了,實在是遺憾!
玉溪的冬天有著自己的另一番景致。由于氣候的原因,冬天的玉溪仍有綠的原樹木,綠的草地和盛開的鮮花,一些不怕冷的鳥兒也會留下,給單調(diào)的天空添上一抹色彩。大街小巷也像往常一樣熱鬧非凡,行人不斷,吆喝聲不絕,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人感覺不到任何凄涼與寒冷。
在玉溪不太冷的冬天里,一個晴朗的夜晚,泡上一壺熱茶,獨自坐在后花園中的石凳上,一面品味著冷風的絲絲清寒,一面喝著熱茶,再加上一些小昆蟲精心編制的歌曲和著那時有時無的花香,一個人想想心事,看看天空,感覺確實是愜意的。
沉浸在清涼之中,讓清風穿透了身軀,吹拂著五臟六腑。眼前的一切越來越模糊,最后消失在一片云霧之中。人似乎飛了起來。靜靜地,輕輕地,撥開了云霧。眼前豁然開朗,仿佛整個世界一下子從天而降。四周層巒疊嶂,直入云霄,郁郁蒼蒼,連綿不絕;山下碧水環(huán)繞,微波粼粼,如詩如畫;唯有偶而飄過的一絲薄霧,才能讓你意識到這還是冬天。湖面如鏡子一般,映襯著青山綠樹、藍天白云,讓人無論向上還是向下看,都能看到一個無垠的世界,沒有盡頭;也分辨不出哪是天哪是地,如幻如夢,仿佛置身于仙境中一般,啊!這不就是……
仿佛從夢中驚醒,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置身于一片花海中……哦!這還是玉溪,還是玉溪的冬天。
【作者系云南省玉溪一中學生,指導教師:樊華】
點評
乍看題目,實屬平平:“玉溪的冬天”——玉溪會有什么特別?“冬天”有什么可寫的?但通讀全文,卻實實在在感到“冬天的玉溪”有許多彌足珍貴的地方。小作者通過多情而細膩的筆觸,對“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的特殊的玉溪”“特殊的玉溪下特殊的冬天”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玉溪的冬天,一掃“冬”的荒涼冷漠,滿目蕭條,而是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如詩如畫……如此美妙的時空,足使作者如數(shù)家珍,又令讀者心馳神往了。
【特邀點評:張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