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尚琳
我是一位77歲的老人,又是一個十足的“病殼子”。1984年患乳腺癌,進行了切除手術。此后,從頭到腳都有病,腦有腦梗塞、腦動脈硬化;眼有核心白內障,高度近視,視力僅0.01;同時,全身骨質疏松,脊柱、肋骨嚴重彎曲變形,導致經常腰酸背痛,嚴重時睡不下、站不起。我的全身器官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毛病,住在院子里的人,都認為我會“第一個去見閻王爺的”。然而,我仍頑強地、有滋有味地生活著。一個百病纏身的老人,為什么還能如此逍遙自在呢?
放下包袱愉快生活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只是來早來遲的事,在我心里,生死已置之度外,不被病魔所嚇倒,活一天與病魔斗爭一天,向生命極限挑戰(zhàn)。
乳腺腫塊手術切除后,經切片化驗。確診為乳腺癌,可醫(yī)師和老伴都瞞著我,說是良性腫瘤,但是我心里明白:乳腺癌,只要早發(fā)現、早切除、不擴散,是不會危及生命的。有的人談癌色變,癌癥=絕癥,我說癌癥≠絕癥,所以,我并不悲觀,輕裝前進。
我最大的愛好是唱歌,每天只要病痛不折磨我,便低聲吟唱,抑或引吭高歌。歌聲激發(fā)了生命活力,驅散了病魔的陰影。
精神食糧武裝思想
我的老伴給我念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重溫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與病魔頑強斗爭的故事,備受鼓舞。從1999年5月起,我又再次提筆寫作(我講老伴筆錄),在《湘潭日報》、《湖南老年人》等報刊上發(fā)表文章數十篇,其樂融融。
視力不好,不能看電視,我就聽電視,《新聞聯播》我每晚必聽,關心國內外大事,與祖國的脈搏一同跳動。體育項目,我特別喜歡看女排和乒乓球比賽,我不斷地喊加油,鼓掌助威,與運動員共歡樂。
適當運動增長體質
“生命在于運動”,我銘記在心,從早到晚,我都安排了運動。清早起來,以手代梳從前到后梳理30次,以促進頭腦血液循環(huán),緩解腦動脈硬化:還有“腦功”、“舌功”、“眼功”、“按摩”……這些都是學來的。手、腳關節(jié)痛,我就自創(chuàng)動作自己治療,首先在痛處揉搓,然后甩手擺腦,原地踏步,手甩高點,腳提起點,人感覺良好,運動量稍增;反之,適當減少,甚至停止,決不勉強。
每晚漱口刷牙(我77歲了,牙齒雪白,完整無缺),睡前熱水洗腳,洗后輕輕拍打拍打足三里,“當得吃個老母雞”,睡后腿部溫暖,血脈流暢,很快進入夢鄉(xiāng)。由于我的經常鍛煉,增強了體質,減少了疾病,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住院了。
注重營養(yǎng)想吃就吃
我乳腺癌切除手術出院時,請問了醫(yī)師,吃東西是否要“忌口”,醫(yī)師說,不要忌口,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當時,我是這樣理解的,一是想吃的就是人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二是癌癥病人,壽命不會太長,還去忌什么口呢?因此,在吃的方面,想吃就吃,日常生活粗細葷素搭配,無所選擇,無所顧忌,確保營養(yǎng)和人體的正?!斑\轉”。
恰當用藥防治疾病
“久病成良醫(yī)”,自己的病,病因何在,病在何處,用何藥物最有效,自己清楚,任何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藥物過多,會有抗藥性。因此,我注意在醫(yī)師指導下,嚴格對癥下藥,按時服藥,充分發(fā)揮藥物效能,防治疾病,維護身體健康。
1984年的冬天,我在湖南省湘潭市中心醫(yī)院進行了乳腺癌切除手術,至今已有20周年了,也就是說我與癌癥病魔斗爭了20年,我的主治醫(yī)師趙京濤教授一見到我就說“還不錯嘛”。我說,已經活了20年,我還要繼續(xù)活下去,要看2008年北京奧運會,要看到臺灣回歸,祖國和平統一……
有癌病的朋友,堅強地站起來,“笑對病魔,嚇退死神”,讓我們蕩起生命之舟,平安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