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美光
談這樣的話題,什么蕪雜的思緒都醞釀起來了。這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話題,也是一個談起來最容易掃你興致的話題。
愛書的人兒們,誰沒有接受過別人的贈書,或者贈書于人呢?恐怕很少吧!在我,確實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過別人的贈書了。我以為,贈書是一件極高尚、極高雅的事情,所以在認真拜讀那些意義不一般的贈書的同時,也精心保存著那些贈書,使它們成為我的藏書的一部分。多少年過去了,當我一次次地清理自己的藏書,有多少書被我清理出門的時候,那些贈書依然完好地珍藏至今。
贈書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受贈,一種是贈予。但不管是哪種情形,書籍作為一種高尚的精神禮品,真真切切地寄托著贈書者的真誠希冀與良好祝愿。
這些年來,收到各種贈書真不少。這些贈書,有贈書人的煌煌大著,有贈書人剛從書市上請來的他人的新作,也有在贈書人的案頭,屢受禮遇的舊家伙。贈書的人也從老到少,從專家學者到學生朋友,身份地位不盡相同。
每每看著自己書室一角的贈書專柜,便想起許多過往的舊人和舊事來,便獨自品味自己與書從陌生到依戀之間的種種境界來,便自我陶醉起來。心中莫名地涌動著一種幸福的快感。
書于我,緣起好奇,也由于愿意而且渴求從中找到樂趣,開啟書中的神秘之門。我那時見過的書,卻連摸一下的機會和勇氣都不曾有。我在揣想,書中定有一番我未曾見識的新天地。
贈書滿足了我的渴求。那一次,舅舅領我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贈我。那是一本《漢語成語小詞典》。舅舅的用意不言自明,而我卻首先從那本外表素麗的小詞典里領略了書中的無限風光,并從此開始了孜孜不倦的學生生涯。后來,我的散文集出版。第一本就寄贈舅舅,以報扶植之恩。
基于對贈書的感情,當我的散文集出版后,我曾擬二贈書清單,逐一贈送。反響當然熱烈,但也有例外。孫犁先生等人曾紛紛撰文論述贈書之痛。這次我也有同樣的遭遇。贈書寄出,杳無音訊,乃至不到半載便被賣人廢書堆者,并非沒有。好在自己愛逛舊書攤,記下這些個負情郎的行為。那些視贈書如負債的人,那些依靠贈書裝飾門面的人,那些視贈書如發(fā)傳單的人,那些天生不愛惜字紙的人。是不適宜給予贈書也沒有資格獲得贈書的。
然而,我對于贈書行為更有著諸多的不想說,不愿說。當贈書成為一個豪華的儀式的時候,書作為精神產(chǎn)品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于是,要嚴格地限制贈書,讓贈書的意義名副其實,而不成為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