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賴昌星案中的國際反腐合作

      2005-04-29 00:44:03
      檢察風云 2005年22期
      關鍵詞:賴昌星難民公約

      楊 誠

      楊誠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刑法改革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

      2005年8月31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拒絕受理賴昌星一家的上訴。自此,這起中國人在海外最受關注的大案在加拿大的司法程序告一段落。可以預言的是,即使還有一段程序可以拖延,此案終將以賴昌星被驅逐出境、遣返回國為結局。但賴昌星案件充分暴露:中國外逃人員利用加拿大等西方法治國家的司法和難民程序,長期逃避法律懲罰的問題,到底何以應對呢?

      目前,賴昌星一案回到了難民事務委員會和移民部的手中,驅逐出境似乎難以避免。但是,按加拿大的程序,只要賴昌星再次提出回國會有“風險”,移民部仍不得立即采取遣返行動,此案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如果評估的結果對他不利,賴昌星還可以向聯(lián)邦法院申請對評估結果的司法復議,謀求再次進入司法程序。因此,至少還需要等待數(shù)月,才能見到本案的最終結果。現(xiàn)在,甚至還不能完全排除此案因再次進入司法程序而進一步拖延下去的可能。

      跨國案件合作面臨“三難”

      賴昌星案件的司法和行政程序在對華相當友好的加拿大拖延達數(shù)年之久,凸現(xiàn)出處理這類跨國案件面臨的難以克服的嚴重障礙。概言之,這類案件的處理對有關國家雙方都有三難,即:調查審理難、人員遣返難、資金返還難。中國與加拿大這樣的友好國家之間,雖然原則上可通過雙邊司法協(xié)助和國際刑警組織等渠道合作調查取證,但兩國政府還必須表現(xiàn)出極大的耐心和誠意,克服有關法律和文化上的障礙,承擔調查取證和案件審理的費用,并且等待行使獨立審判權的法庭依照法定程序來處理案件。

      在賴昌星一案中,加拿大政府為獲得有關證據(jù)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國政府也根據(jù)加方的請求給予配合。為了保證查清情況,加拿大政府設立專案小組,多次派人到中國調查取證,其中包括到監(jiān)所向在押人員直接錄像取證。所有重要證據(jù)都進行翻譯,案件的一審提供全程同傳。此外,還特別邀請參與辦理遠華案的中國官員和律師不遠萬里專程赴加作證,并挑選了國際上一批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從法律、政治、外交等各個角度提供專家證言,為法庭的判決提供了大量可靠根據(jù)。據(jù)估計,5年來加拿大政府為處理此案至少已支出上千萬加元,表明加方高度重視中方有關遣返賴昌星回國受審的要求。

      在這類跨國外逃案件中,三難之中最難解決的是人員遣返難。令人遺憾的是,這類案件即使是事實清楚,證據(jù)確鑿,人贓俱獲,法庭也認定是逃犯而不是難民,往往也不能決定立即遣返。眾所周知,中國攜款外逃的經(jīng)濟犯罪嫌疑人至少尚有數(shù)百人沒有歸案,被遣返回國的不足此類外逃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其中,余振東之流逃到西方發(fā)達國家而被遣返的個案更是罕見,即使被遣返也要附加不得被判處死刑等各種條件。

      “審理結果取決于對中國司法制度公正性評價”

      賴昌星之所以能在加拿大滯留至今,除了案情重大、程序復雜以外,實際上也是因為此案的審理結果取決于法庭對中國司法制度公正性的評價。而關于中國司法制度公正性的辯論,核心正是人權問題。也就是說,按西方的法律觀點,特別是加拿大的觀點,是看:目前中國的法制是否符合國際人權標準,能否在賴昌星被遣送回國后保證對他進行公正而符合人道的處理。辯論涉及中國法律制度和刑事司法制度的各個重要方面,包括了中國法律制度的性質和歷史、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及其改革、刑事調查、公訴與審判、量刑、死刑、對中國政府關于不判處賴昌星死刑的承諾的可信性評估、矯正制度、人權與國際人權標準、反腐敗的國內和國際標準、跨國犯罪與司法合作、乃至中國的司法改革以及中國與國際社會開展的法治合作,包括本人過去十年來在加拿大刑法改革國際中心負責的中加刑事司法合作、矯正制度改革、法律援助以及貫徹人權公約等項目的情況。

      中國的法律制度是否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guī)定的“國際人權標準”,對西方國家如何處理中國的外逃案件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比如,該公約第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不受任意逮捕或拘禁的權利。遠華案件中相當一部分涉案人物曾經(jīng)受到紀律檢查部門的“雙規(guī)”調查。如果加拿大的法庭認定“雙規(guī)”構成公約所禁止的“任意關押”,則這些人的有罪供述和關于賴昌星有罪的證言都有可能被視為非法證據(jù)而遭到排除。本人認為,“雙規(guī)”是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檢查部門依照“黨規(guī)”調查黨員違紀案件的一種特殊手段,的確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性質。但是,中共黨員在入黨時宣誓服從黨的紀律,從而自愿地承擔了一般公民所沒有承擔的這類特殊風險,如同軍人在入伍時的宣誓使他在戰(zhàn)時不得為他的人身安全而拒絕執(zhí)行上級下達的有危險的任務。所以,不能認為“雙規(guī)”構成任意關押。

      中國已經(jīng)批準了《聯(lián)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并且即將批準《聯(lián)合國反腐敗公約》。前一個公約已經(jīng)生效,后一個公約將于2005年12月14日開始生效。聯(lián)合國在2003年10月31日通過的反腐敗公約,得到多達129個國家簽署,又經(jīng)30個國家的批準而在通過兩年后就生效,反映了國際社會對開展國際合作的共識。

      開展國際合作,必須加強國內法改革

      必須清醒認識的是,上述兩個歷史性的公約只是為中國與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開展合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法律武器,而這種武器能否得到充分的使用還取決于各國的努力,其中包括各國要改革國內法,使之適應國際合作的需要。

      在加拿大,已經(jīng)有不少人呼吁改革難民案件審理制度,提高效率,以避免使加拿大成為外國逃犯的實際避難所。同樣,為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也需要穩(wěn)步地加速改革中國的刑事法律制度,使之與國際公認的人權法治標準全面接軌,并且建立有效的對外合作機制。在這一方面,本人同意國內不少學者已經(jīng)提出的建議,認為需要加快研究實施以下各項改革:

      第一,一國即使保留死刑,也應當將死刑限制于最嚴重的暴力犯罪案件。因此,中國刑法應當只保留對殺人罪等最嚴重的暴力犯罪的死刑,而減少乃至逐步廢除對經(jīng)濟犯罪等非暴力犯罪所規(guī)定的死刑。

      第二,根據(jù)平等權和司法獨立原則的要求,需要通過司法改革真正提高司法的獨立性、公正性、穩(wěn)定性,避免在國際上造成中國的嚴打和反貪是搞政治運動或運動執(zhí)法的錯誤印象。

      第三,切實保障辯護權,在審前階段引入辯護機制,全面普及刑事法律援助,建立有效的證人出庭和證據(jù)展示制度,以確保所有受刑事追訴的人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辯護。

      第四,為了有效保障公約所規(guī)定的法律權利,需要對權利被侵犯的人提供便捷有效的司法救濟,包括在立法中引入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

      第五,進一步改善監(jiān)獄條件,廢除以強迫勞動為改造犯人主要手段的傳統(tǒng)觀念,不再將勞動視為懲罰手段。同時,需要繼續(xù)研究擴大使用社區(qū)矯正等非關押措施,建立恢復性司法機制。

      第六,在國際合作中,不論是否訂立了條約,都需要充分考慮對方國家的法律制度和價值觀念,信守以任何形式向對方作出的承諾,特別是要避免為平息一時的所謂民憤而喪失國際信譽。

      第七,以各種方式推動和參加打擊跨國犯罪的國際合作,積極開展與西方國家簽訂引渡條約、刑事司法協(xié)助條約和贓款分割協(xié)議等雙邊條約,并且設立集中高效的聯(lián)絡和執(zhí)行機構。

      第八,繼續(xù)擴大與國外境外法學院校和專業(yè)機構的交流合作,大力培養(yǎng)具有符合國際人權法治觀念、通曉中外法律和辦案程序、掌握跨國辦案和國際訴訟專業(yè)知識和雙語技能的國際化人才。

      背景鏈接

      賴昌星在加經(jīng)歷

      1999年8月賴昌星攜家人逃到加拿大。

      2000年11月23日加拿大移民部以非法移民罪將賴昌星夫婦拘捕,準備作為非法移民驅逐出境。隨后,賴昌星夫婦為避免被遣送回中國,而以回國會受到迫害甚至被判處死刑等理由提出全家避難申請。在其申請被移民部拒絕后,賴昌星開始了針對加拿大政府長達數(shù)年的難民訴訟。

      2001年7月3日加拿大難民事務委員會設立裁判庭(有人簡稱“難民法庭”),在位于溫哥華市中心的聯(lián)邦法庭開庭審理此案,賴昌星一家的難民聽證第一次開始,至8月10日暫時休會,于9月12日在溫哥華繼續(xù)進行,11月7日聆訊結束,庭審日數(shù)創(chuàng)加拿大難民案審期的歷史記錄。

      2002年6月21日賴昌星的首次難民申請被駁回,當天,移民部人員將賴昌星和其妻曾明娜拘捕。

      2002年6月28日賴昌星夫婦被羈留一星期,獲有條件釋放。

      2002年8月26日賴昌星向聯(lián)邦法院申請司法復議,要求推翻原判。

      2003年7月14日賴昌星難民上訴案在溫哥華市中心的聯(lián)邦法院開庭聆訊。

      2004年2月3日加拿大聯(lián)邦法院再次駁回賴昌星一家提出的難民申請,維持原判。隨后,賴昌星又向聯(lián)邦法院上訴庭提出上訴,又遭駁回。接著,賴昌星向加拿大最高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受理其上訴,終以再次失敗告終。

      2005年8月31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拒絕受理賴昌星一家的上訴。

      猜你喜歡
      賴昌星難民公約
      圖書借閱公約
      150萬烏克蘭難民涌入鄰國
      世界難民日
      ——聚焦各國難民兒童生存實錄
      中外文摘(2019年15期)2019-08-19 02:54:14
      制定《圖書借閱公約》
      尋找最大公約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40
      制定《圖書借閱公約》
      為讓小難民開心 他冒險送去上萬個玩具
      作文中學版(2017年5期)2017-07-05 15:31:09
      敘利亞難民去往何方?
      最后十天的“司法大戰(zhàn)”
      賴昌星出書為自己“蓋棺論定”
      博客天下(2010年2期)2010-11-25 16:37:07
      龙陵县| 开封市| 扎鲁特旗| 巫溪县| 石柱| 高雄县| 依兰县| 明星| 特克斯县| 陈巴尔虎旗| 西峡县| 晋中市| 红安县| 江北区| 盐亭县| 陇南市| 略阳县| 荣昌县| 白朗县| 彭阳县| 宣威市| 茶陵县| 岐山县| 元朗区| 河东区| 洛南县| 昌吉市| 常熟市| 榆中县| 嘉峪关市| 宝鸡市| 永寿县| 屯门区| 五河县| 芮城县| 陆川县| 扎兰屯市| 碌曲县| 改则县| 习水县| 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