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發(fā)
一個好的課件不僅僅是要完成教學目標,而且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小學生模仿力、記憶力和可塑性強,具有許多成年人甚至中學生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條件,課件應該考慮到結合教學能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正如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所說,旨在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積極的態(tài)度,建立起自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使他們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課件制作上如何做到以上的要求呢?小學英語《Lesson Five》課件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外觀裝飾必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課件的色彩、聲響等物理特征往往影響了使用者對課件的取舍,當然,如果內(nèi)容空洞,再美的界面也是沒有用處的。作者充分考慮到了卡通動畫對兒童的吸引力,圖形色彩搭配適當;動畫簡潔明了。
結構布局能夠充分貫徹教師的教學意圖,階段性的教學過程設計完整,教學模塊明白清晰;教學序列符合教學實際。比如本課件由10個功能模塊組成,分別服務于課堂教學中的字母教學、單詞教學、鞏固訓練、對話教學和課堂律動5個環(huán)節(jié)。條理清晰,進程流暢,結構完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課件內(nèi)容必須具備準確性和科學性,切不可犯科學性的錯誤,造成使用者的困惑。該課件在這方面也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缺憾,在單詞教學word1場景中風箏的按鈕響應范圍大了些,當按鈕指到山和小鳥時也有響應,但結果是kite,這可能會造成使用者的誤會,尤其是學生使用該課件進行學習就是一種不當?shù)脑O計了。
課件操作簡單,交互性好,響應速度適當,運行流暢,程序設計流程合理;課件進程方便教師控制。在本課件的主場景中用云彩做提示性的語句和控制按鈕,讓操作者容易理解使用,順利地進入自己需要進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英語教學的獨特性,決定了英語課件必須有情境教學,常見的就是情境對話的演示和模擬。該課件設計的情境對話首先能夠讓學生觀看、靜聽,進行整體感知;按“繼續(xù)”按鈕后,進行逐句聽音、模仿跟讀練習;按“無聲對話”,則只顯示對話情境,讓學生自己朗讀。這樣使學生不僅對對話有了整體的感知,又加深了對所學語言點的理解和記憶。另外,作者對times和song模塊設計和處理得都很好。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課件在傳遞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有時會提供多余的信息和練習,這將會影響課件在幫助教學進程中表現(xiàn)出的效率,一個效率較高的課件,應當避免不必要的、會分散學生精力的信息。從課件展現(xiàn)的效率來看略有不足,體現(xiàn)在不斷地切換場景,主場景上的云彩對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第一次看感覺新鮮,第二次看感覺有趣,第三次看就開始失去興趣了,再不斷地從每一個教學片斷中返回到這個界面,會造成部分學生的注意力下降,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這將人為地把一節(jié)應該是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活動的有機整體肢解成一個個片斷教學,尤其是到后面的幾個有趣的片斷時不免讓人擔心快下課了沒有,教學效果不免要打折扣。建議可在一個片斷教學進入另一個片斷教學時加一個按鈕直接跳轉,提高教學效率。
總體而言,該課件是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思想得到很好的貫徹,教學進程能在課件中得到完美體現(xiàn),從思想性、藝術性和技術性來看都是一個不錯的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