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丕志
螞蟻
螞蟻是最為勤勞的生物之一,整天東奔西跑,忙忙碌碌。螞蟻的勤勞是自覺的,主動的,本性使然,只要它還活著,它就會愉快地勞作,勞作就是它的生存方式。只要有空間,有時間、有環(huán)境、有群體,它就默默欣然地去工作。誰見過螞蟻偷懶,誰見過螞蟻垂頭喪氣,誰見過螞蟻被監(jiān)督著去勞作,螞蟻的勤勞不含任何虛假成份。螞蟻的勤勞帶來了種族興旺。生物學家曾說:螞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很多生物面臨著滅絕,但螞蟻不會,這是勤勞對螞蟻的回報。
螞蟻勇敢。你瞧,蟲子身體比小螞蟻大幾十倍,張牙舞爪,兇相畢露,但小螞蟻并不怕,他們一同撲上去,去撕咬蟲子的軀體,縱使有的螞蟻被咬死,被壓傷,但它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直到把獵物制服為止。自然界有一個法則就是弱肉強食,螞蟻是天生的弱小者,但它們常常干出“強肉弱食”的大事來。螞蟻在生物界,是值得引以驕傲的一族。
螞蟻還具有一種可貴的犧牲精神。你知道遇到火災的螞蟻是如何逃生的嗎?下面的描寫是科學家們親眼所見:當大火來臨之時,無數(shù)螞蟻抱成一個大大的黑團,迅速向安全地帶滾去。外面一層螞蟻是充當犧牲品的,它們的死卻保證了其它螞蟻的生。你看完這段描寫,你能說螞蟻沒有靈性嗎?你不覺得對螞蟻肅然起敬嗎?假如沒有螞蟻肯去站在外面的一層,大家各自逃命,那結(jié)果會怎樣呢?也許,死掉的小螞蟻微不足道,可是這種犧牲精神絕不是微不足道。
螞蟻的本性之一是團結(jié)。螞蟻從不搞窩里斗,只要出入一個洞穴就是兄弟,兄弟之間永遠是合作伙伴。一小螞蟻,發(fā)現(xiàn)一大堆食物,自己拉不動,于是便有一個兩個、更多的螞蟻來幫忙,大家都拼盡全身力氣東西搬回家,然后大家共同享用,一團和氣,秩序井然。它們雖不研究什么行為規(guī)則,但它們擁有天然的行為規(guī)則,這規(guī)則非常有效,保證公正和秩序,這規(guī)則的核心就是蟻性。
螞蟻是十分執(zhí)著的小動物。它們不懂得什么是悲觀失望,什么是心灰意冷,不知什么叫一蹶不振,它們永遠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生存態(tài)度。螞蟻不懼怕死亡,因為它們不知死亡為何物,它只知道生存就是勞作,勞作就是幸福。螞蟻是世界上最為樂觀的動物。
螞蟻是強者、勇士、英雄的象征, 螞蟻是一個偉大的生物。
螳螂
小時候在農(nóng)村居住,在夏天常去捉螳螂,因而一提螳螂,大腦中立馬浮現(xiàn)出那綠色刀客:小小的三角頭,復眼,細長的前胸,前肢長著兩支鋒利的鐮刀,肚子大大的,長有不太發(fā)達的綠翅。這家伙確實身手不凡。
螳螂是個勇敢的生靈。一般小動物見人就逃,避之不及,而螳螂?yún)s不怕人,當你湊近它時,它用亮亮的小眼睛瞧著你不動聲色,你若去捉它,那么它毫不畏縮,用兩只鋒利的鐮刀回敬你。螳螂揮舞著鐮刀捕捉昆蟲的身姿,頗似俠客。
在《螳螂捕蟬》的典故中,說螳螂是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后隱藏的禍害??傆X得這樣給螳螂下結(jié)論未免有失公允。假如螳螂前怕知了,后怕黃雀,那么它就不是螳螂了,螳螂是前不怕后不怕的勇士,勇士被暗算,這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把螳螂說成目光短淺、貪小便宜吃大虧的主兒,不符合事實,是站不住腳的。
韓嬰在《韓詩外傳》中對螳螂的評價十分有趣:齊莊公外出打獵,有一只螳螂抬起前腿,準備與莊公車上的輪子拼搏。莊公便問駕車的人這是什么蟲?"車夫答是螳螂,莊公說:這只螳螂如果是人,就一定成為天下的勇士了!于是莊公讓車夫繞開螳螂而行。天下的勇士聞知此事后,都紛紛歸順了他。
有一句成語叫螳臂擋車,人們總譏笑螳螂自我感覺良好,自不自量力以弱小對強大。可是當一方力量弱小,一方力量強大時,弱小的對抗即使不能取得勝利,但其對抗意義仍十分偉大,那是一種挑戰(zhàn),也是一種打擊。
螳螂是不屈者,也算是一種偉大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