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涉外婚姻盤點:
越來越多的上海小伙開始和洋妞牽手
華師大人口研究所和市民政局對20年來涉外婚姻作了研究后,上海的涉外婚姻“白皮書”近日終于露面。白皮書顯示:越來越多的上海小伙開始和洋妞牽手。
1996年至2002年期間,“中西合璧”的21000多對的新人中,洋媳婦有2331個。這些夫妻年齡比較接近,在20歲至49歲中間,男女的平均結婚年齡分別為36.7歲和35.8歲,顯著小于2歲左右的國內平均婚齡差。另外,滬男外女婚姻的夫妻雙方受教育程度十分接近。
專家分析,以往嫁外國人是一種時尚,而今已經大大不同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到上海來投資做生意,融入到上海這個城市中。隨著上海開放化程度的增加以及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外國人數(shù)量的快速增加,涉外婚姻會進一步健康發(fā)展。
“娶進來”的多了
中國男人的魅力增了
人們對涉外婚姻的態(tài)度很復雜,覺得這樣的婚姻,除了感情的因素以外,其中也摻雜著很多功利的目的。但細想來,為了實際的目的而結婚的人比比皆是,只不過并不一定都要找個老外,但在跨國婚姻中,則會比較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罷了。
但現(xiàn)在,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強大,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走進中國。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人,在學習和工作的同時,也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有不少外國姑娘,在中國尋找到了她們的愛人,做起了“洋媳婦”。
外國姑娘為何青睞中國小伙?
在中央戲劇學院進修的日本女孩鐵梅對中國文化十分了解,中國話也說得特別好。她說自己在中國遇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男士,她見到的很多中國男士,都讓她由衷的驚嘆:“我在日本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男人!”鐵梅特別喜歡一個在北京大學讀博士的男士,但十分遺憾對方已經有女朋友了,對此她半開玩笑地說“我在排隊!”在她眼中,很多中國男士既有含蓄的一面,又有熱情的一面,文化素養(yǎng)高,懂得尊重女性,性格十分吸引人?!爸袊苏娴奶斆髁?,他們說的話每一句都那么有意思!”看來,這個日本女孩是要在中國尋找她的愛情、她的如意郎君了。
在一家英語學校擔任外籍教師的美國姑娘麗薩,她的中國男朋友是一家電視臺的編導,他們是在美國認識和相愛的。由于男友不愿意在外國生活,為了愛情,麗薩義無反顧地來到了中國。麗薩說,雖然中國有很多地方她還不太適應,但因為男朋友對自己很好,所以她覺得一切問題都可以克服。她說,男友最打動她的,就是體貼。有一次她和朋友出去玩,回來生病了,發(fā)高燒,結果,她的男朋友一直守在她的身邊照顧她,又是端水,又是喂藥,還親手煮面條喂她。這一切都讓麗薩感動,覺得自己的愛人是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是一個讓她甘愿遠離家鄉(xiāng)的男人。
婚姻,為了愛情而跨國
怎樣看待跨國婚姻?
娶了一個意大利姑娘的林先生說:“我覺得這沒什么怪異的,這跟一個北京人和一個廣東人結婚差不了太多,以前人們覺得跨國婚姻像‘怪物,現(xiàn)在隨著‘中西合璧的婚姻越來越多,人們已經不再用獵奇的眼光看我們了。”
與英國姑娘結婚的劉先生認為:“無論是否跨國婚姻,愛情才是最重要的。那種利用某人的優(yōu)勢以達到自己目的的婚姻,是不會成功的,夫妻間無法保持相愛的溫度,甚至會導致婚姻破裂。”
實際上,面對涉外婚姻這個話題,我們常常會流露出我們民族的弱勢地位和弱勢心態(tài)。很多西方人把涉外婚姻看得很平常,但中國人一談起這個問題,頭腦中馬上就對“地位”、“經濟”、“目的”這些東西敏感起來,這表明我們在內心還處于一個弱勢地位。
有人說:“一個女性憧憬外嫁、而男性卻對內部和外部的女性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的群體,肯定是一個弱勢群體?!比鮿菘梢允俏幕?,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經濟方面的弱勢是一個事實。然而,在中國經濟大大改觀了的今天,文化心態(tài)上的弱勢、慣性往往比經濟弱勢更為持久。所以,當中國人克服了心態(tài)上、文化上的弱勢心理時,就不會對涉外婚姻那么敏感了,而是把它當成個人的選擇,從而保持一顆平常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