佃 斐
花朵的笑靨
在燦然的陽光下
盡情綻放
那誘人的香味
游離在夢之外
裊裊不絕
幸福的感覺
總是濃縮于
春天嫩綠的手掌間
晴日乘風
陰天沐露
雨季則如
友人的眼淚
痛并快樂著
仿佛天籟
將一種風景
一種心情
叫做姹紫嫣紅
作者小傳
佃斐,出生于1990年5月16日一個煙雨濛濛的日子?;顫婇_朗、堅強自信的她最信奉的格言是“青春要做青春之最”。她對文學情有獨鐘,“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偏愛的作家是魯迅,最愛讀的作品是《悲慘世界》。多愁善感的她,作文細膩生動,曾在校刊《春芽》上發(fā)表作文多篇,近作《苦中有甜》刊發(fā)于《閱讀鑒賞》雜志。但她仍深感自己學識淺陋,靈感匱乏,文筆拙嫩,故怵于將習作變成不入方家法眼的鉛字。然道路正長,生活常新,她篤信“長風破浪會有時”,更企盼“直掛云帆蹈文?!?!
簡評
詩是人類靈魂起飛的翅膀。而這翅膀的動力,就是情感、是想像,以及激發(fā)情感和惹動想像的、盡可能豐富的知識,包括生活知識和書本知識。
沒有一個人不希望自己的靈魂獲得健康、美麗的起飛——飛翔。
我看見《春天的手掌》的作者的靈魂起飛啦!她飛翔在自己營造的意蘊中。于是“花朵的笑靨/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綻放/那誘人的香味/游離在夢之外/裊裊不絕”。
作者雖然初學寫詩,但對詩的意蘊的表達是準確的,特別是第一節(jié)結尾兩句,展示了小作者的才情和智慧。
詩的第二節(jié)寫得也很有味道,不乏概括、凝練?!坝昙緞t如/友人的眼淚”兩句尤其好,然“快樂著”是可以理解的,可為什么還“痛”呢?須知,你筆下所描述的是春天呀!“痛”字似可再作考慮。
“仿佛天籟/將一種風景/一種心情/叫做姹紫嫣紅”,結尾這幾句創(chuàng)造了一種迷離的詩緒,很好。只是“姹紫嫣紅”一般化些。一般來講,好的詩句忌用成句,越是你自己的、來自生活的、活的語言,才愈加生動,愈能產生新意。這是我的認識,愿與“原創(chuàng)詩壇”的小詩人們共勉。且祝佃斐同學能伸出她“春天的手掌”,捕捉更多的詩和詩情。
評者簡介
李方元,當代詩人,一級作家,1947年12月生于黑龍江省雙城市。1970年開始發(fā)表詩歌作品。詩作《為山村歡唱》在《中國文學》(英文版)發(fā)表(1973),出版詩集《走出平原》(1986)《方元詩選》(2003)、散文、評論、電視藝術片等,有作品獲黑龍江省精品工程獎等獎項?,F供職于哈爾濱市作家協(xi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