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保健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這是好事。但與此同時,人們往往會忽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體姿與健康的關系。提出這一保健理念的是上海星盛保健服務公司的技術顧問張根寶醫(yī)生。他通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深切感到人的體位姿勢與健康有著直接關系,許多疾病皆因不正確的體姿所造成。
近日,筆者走進位于福州路的張醫(yī)生診所,恰巧看到一位就醫(yī)的十來歲女孩,脊柱嚴重側彎。陪她同來的母親說,女兒自小寫字喜歡左腳擱起,久之,便造成這種疾患。
“坐如鐘,站如松,臥如弓,行如風”,古人早就意識到保持正確體姿的重要性,可惜后人漸漸淡忘。談起由于體姿不端引發(fā)的各種疾病時,張醫(yī)生頗多感慨。
通常人們只意識到,學生看書、寫字時不注意姿勢,容易造成近視眼,卻不知不端的體姿同樣也會造成許多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張醫(yī)生說,這絕非故作驚人之語,而是有著充分的醫(yī)學依據的。
人體由整個脊椎(頸椎、胸椎、腰椎)所支撐,其中有31對神經,指揮人體的活動。為了使每對神經根到神經末梢能傳導暢通,必須使頸、胸、腰椎處于正常位置,絕不能超越一定的生理弧度,或者讓椎體出現較長時間的旋轉狀,否則,勢必導致相關部位的脊神經傳導及運作功能受阻。
蹲姿不當:易患心臟病
曾幾何時,人們?yōu)槊绹琶麑⒑B耐话l(fā)心臟病猝死而扼腕嘆息;而時至今日,我國也有多名排壇健兒罹患心臟病。
為什么排球運動員得心臟病的概率,要遠高于同樣是劇烈運動的足球和籃球運動員呢?
去過女排訓練基地之后,張醫(yī)生終于解開了心中疑竇。
他在與運動員的接觸和交談中發(fā)現,那些女排運動員坐著的時候基本上是同一種姿勢:彎著腰,弓著背,昂著頭,兩臂下垂于兩腿之間;只要兩腿站立略微下蹲一點,完全是一副排球場上準備接球的樣子。排球運動員的這種習慣性姿勢,使她們的胸部內斂,胸腔范圍縮小,肺活量減小,壓迫心臟及肺部,致使肺不能正常擴張,心臟的工作受到限制,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這是引起排球運動員心臟不健康的重要原因。
坐姿不當:易患頸肩腰腿痛
前不久,張醫(yī)生應邀赴韓國訪問。在與韓國人的接觸中,發(fā)現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很容易引起某些疾病。這些人無論進食還是聊天時,均喜歡席地而坐。男的兩腿雙盤,女的一手撐地、兩腿斜向另一邊。有的人喜歡一條腿盤著,另一條腿豎著,由雙臂環(huán)抱。張醫(yī)生認為,長此以往,這種坐姿會導致臀部兩側受力不均,最后引發(fā)臀部兩邊高低大小不一。此外,這種坐姿還容易引起部分中老年人站立或行走時臀部后翹、腰膝酸痛、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大便不暢等疾病。
“若要治好此類病,實在難度不小,因為他們體姿不端的歷史實在太‘悠久’”。張醫(yī)生說。為此,他建議韓國朋友,有條件的家庭,是否可以改變一下席地而坐的“傳統(tǒng)”,改坐椅子、凳子,從而避免上述病痛——當然,這只是這位資深醫(yī)生的一家之言,但絕非是毫無根據的“空穴來風”。
張醫(yī)生曾觀察過不少電腦操作者,并仔細觀看了他們的操作姿勢,發(fā)現有頭部前傾著的,也有弓著背、面部斜對顯示屏的,還有扭轉著腰的,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體姿不端。所以,長期操作電腦的人易患胃病、脊椎病、網球肘等疾病。
為什么出租車駕駛員罹患頸椎病、胃病者居多?那也是由于他們整天保持一種不變的坐姿所致。而現代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如坐沙發(fā)、睡席夢思以及久坐電腦桌前等,也會使得身體較長時間處于一種不端的體位姿勢中,時間一長,生理弧度改變,椎體逐漸發(fā)生錯位,壓迫脊神經,微循環(huán)產生障礙,從而引發(fā)了諸多疾病。
背姿不當:易導致胸廓發(fā)育不良
“有一個現象不容忽視?!睆堘t(yī)生告訴筆者,這段時間,來就診的未成年人增多,他們的脊柱佝僂呈前傾狀,那是因為書包的沉重所致。
“雙肩包用力不是很均衡嗎?”筆者有些疑惑。
張醫(yī)生說,“雙肩包的設計當然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則是書包里減不去的負荷。人們在負重的時候,身體往往前傾,背書包時同樣如此。中小學生的骨骼發(fā)育尚未定型,加上沒完沒了的作業(yè),一不小心,孩子便忘了端正坐姿,造成了雙重‘壓迫’,時間久了,脊柱必然成前傾狀。令人擔憂的是,此種體姿會使人食欲不振、胸悶,甚至會導致胸廓發(fā)育不良?!?/p>
這不是小題大作。為學生的書包減負,看來不僅是為了給他們減壓,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上來說,也是把健康還給他們。
睡姿不當:易患頭痛頭暈
“睡姿不當,也會造成多種疾病?!睆堘t(yī)生說。
比如,許多人習慣于單一方向側臥,這便是引起頭痛頭暈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枕頭高低不當,枕位不準,就容易產生頸椎錯位。
柯先生是來上海工作的德國人,患頭痛癥多年。經診治后,張醫(yī)生發(fā)現,他的頸椎第 2、5、6棘突均向左旋轉,左側頸肌成條索狀。于是為其施以手法松解頸肌群、復位頸椎,使之頭痛癥狀消失。不料兩天后,他的頭痛病復發(fā)。經詳細詢問和觀察后,張醫(yī)生終于找出柯先生頭痛的根源。
原來,柯先生習慣俯臥,并將右手臂彎屈墊在向左側睡的頭部下方,整夜基本保持這一姿勢不變,故而引起腦部缺血缺氧。治療后,張醫(yī)生要求他改變睡姿??孪壬爮牧酸t(yī)囑,從此頭痛癥狀消失。
據悉,美國是世界上頭痛患者最多的國家,這同患者長期以來習慣俯臥的睡姿有著極大關聯。
長期習慣于單一方向側睡的人,容易引起頸部肌肉韌帶痙攣、變形、肌張力改變,局部穩(wěn)定性遭破壞,因而容易患頸椎病,引發(fā)血壓不正常以及頭暈、頭痛。嚴重者可引起惡心、嘔吐等,使交感神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頸椎小關節(jié)錯位或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失常,腦供血嚴重不足,還會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fā)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以致眼部脹痛或不適,視力下降,上眼瞼下垂,兩眼大小不一等癥狀。長期單一方向側睡,還會使臂叢神經傳導出現障礙,引起手臂、手指麻木。醫(yī)學家們經長期觀察發(fā)現,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都存在一定的頸椎骨質增生、退行性病變、生理弧度消失等癥狀。
談起睡姿不當的問題,張醫(yī)生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有一位67歲的婦女,得了一種怪病,她每日起床后,須不斷進食直至晚上上床睡覺,否則便會頭昏眼花。就診時病人縮著頭,弓著背,顯出害羞的樣子。經檢查發(fā)現,她的頸椎呈壓迫狀,棘突明顯旋轉,并且大腦一區(qū)域供血嚴重不足。經詳細詢問,才得知那老婦每日用兩只已睡了數十年的木棉花枕相疊而睡,枕下還放著脫下的毛衣加高枕位側睡——如此睡姿不得病才怪呢。
疾病VS不端體姿
顯然,不當的體位姿勢對健康不利,甚至會引發(fā)疾病。事實上,還同樣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一些疾病包括疑難雜癥的患者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姿不正確的現象。
比如腦瘤患者,他們均有較為嚴重的頸椎骨質增生、棘突旋轉錯位現象,這與不當的睡姿有關。
張醫(yī)生接觸過一位戴姓退休女教師,她每天腹瀉不止,至少5次~6次。經醫(yī)院化驗檢查,既不是受寒所致,也不是細菌性的,用藥亦不見效,醫(yī)生診斷為“腸功能紊亂”。后來,張醫(yī)生發(fā)現她胸椎和腰椎的某幾節(jié)錯位,當即作了復位處理,腹瀉也隨之止住了。一年后,戴老師又找上門來,說她有一天坐在地板上與小孩子玩耍,坐下時稍重了點,于是又腹瀉了,癥狀與一年前相同。
張醫(yī)生在同她的交談中了解到,她有長期側睡、側坐史,檢查后找到了癥結所在,原來復位的胸椎、腰椎關節(jié)又錯位了。這一次糾正錯位后,腹瀉便停止了。
專家建議:正確的體位姿勢
張醫(yī)生認為,端正的坐、站、行姿勢應該使上身保持挺拔,頭頂的百會穴與下身的會陰穴呈一直線(除工作學習之外);下頜骨內收,胸微挺,兩肩與頸部中心點成一直線;站立時雙腳呈平行狀態(tài),使兩腳平均承受人的體重。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睡姿正確與否極其重要。睡的床以特硬席夢思床為宜。枕宜松軟,仰睡者枕不宜過高,應枕在頸部。側睡者必須兩側交替,身體微屈,將手臂放于體側髂骨上,另一手隨意擺放,忌睡硬板床及特軟床,否則,會造成仰睡時腰、背部受力不均。側睡時令肩、臀部受壓,使椎體無法維持合理的生理弧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
人們如果能夠掃除養(yǎng)生保健中的這個盲點,端正體位姿勢,既可以防止某些疾病的發(fā)生,也可以避免因無知而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傷害。讓我們端正體姿,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帶來的美麗與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