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時節(jié)一直是各家唱片公司的發(fā)片旺季,由于和電臺一起搞視聽欣賞會的緣故,小弟自然必須狂聽來自各家公司的新唱片。在此,挑出幾張比較值得推薦和收藏的新碟,留請諸位讀者注意。
1.片名:普列文:小提琴協(xié)奏曲;伯恩斯坦:小夜曲
演奏:安妮-蘇菲·穆特/普列文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
編號:DG 474 500-2
普列文和穆特的結合曾經是古典樂壇的美談,《小提琴協(xié)奏曲》就是普列文送給愛妻的禮物,因為該曲的副標題就是“安妮-蘇菲·穆特”。本片收錄的正是首演時的現(xiàn)場錄音。
該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意念其實來自普列文的一位朋友:話說1999年,普列文在一列飛馳于德國的火車上致電紐約的好友羅納德·沃爾福德,送上生日的祝福。其友告訴他,不如將那趟德國火車之旅寫成一首樂曲,于是普列文便寫了一首小提琴協(xié)奏曲,獻給了穆特。在該曲第三樂章中,普列文還根據穆特的提議,特別引用了一首德國童謠的旋律:“當我是只小鳥,展開雙翼,向你飛去……”。
這是一首傳統(tǒng)的三樂章結構的協(xié)奏曲,樂思極其浪漫,第一樂章充滿田園風光,恰如火車穿越鄉(xiāng)間,音樂的意象令人想到沃漢·威廉斯;第二樂章是慢樂章,華采樂段甚為激情;而第三樂章就是上述童謠的變奏曲,樂隊效果特別,最后在平靜中結束。由于是度身定做的曲目,穆特的甜美音色和高超技巧都得以有機會盡情發(fā)揮。
本片還附錄了一首伯恩斯坦的《小夜曲》,倫敦的樂隊比起波士頓更加有力,其中有一些很有爵士風味的段落,很考驗指揮家和演奏家的功力,但穆特的演奏甜美有余,有賣弄之嫌,比較做作。不過,論欣賞性和錄音效果,本片還是可列入值得收藏的行列。
2.片名:理查·史特勞斯:“沒有影子的女人”交響幻想曲、英雄生涯
演奏:提勒曼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編號:DG 474 192-2
身高190公分的提勒曼,在唱片封面上的形象經常是穿著輕松的休閑服,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但嚴格說來,他的音樂并不如他的形象那樣“輕松”,在中生代指揮中,他被歸類在保守主義行列。
承襲德奧血脈的提勒曼,最擅長詮釋的是瓦格納、理查·史特勞斯等作曲家的作品。他喜歡讓樂團發(fā)出典型的德國式厚重的音色,而且他認為在管弦樂中談“民主”是不可能的!但他卻又極度討厭被人稱為“法西斯右派指揮”?;蛟S也正由于這樣的特色,讓這位指揮在講究“團員主義”的21世紀,反而顯得與眾不同,音樂聽來特別凝聚、格外有權威感。
這張?zhí)崂章钚聦]?,收錄了理查·史特勞斯“沒有影子的女人”交響幻想曲和“英雄生涯”。在“沒有影子的女人”中,提勒曼的步調舒緩,精神力凝煉,樂句以及音色的雕琢不算太過講究,但是整體感覺卻十分厚實。他的音樂中低音部量感足夠,又沒有太多華彩取巧的裝飾。只有注意他內聲部的流動,及過門搭橋時的深思熟慮,才能真正體驗他手法的細膩。
至于“英雄生涯”,提勒曼一樣退去激情,以有點冷酷又兼具理智的手法來詮釋,無論從節(jié)奏呼吸,或是從和聲張力,都可以清楚感受到維也納愛樂與提勒曼的互動。
3. 片名:布賴恩·特菲爾歌集
演唱:布賴恩·特菲爾
編號:DG 474 438-2
來自英國威爾斯農莊的男中低音布賴恩·特菲爾就學于喬凱音樂戲劇學院,隨韋勒斯和皮亞尼習藝。他曾在全世界獲得許多權威大獎,并以演唱莫扎特的歌劇蜚聲全球,是當今樂壇最炙手可熱的歌唱家之一。
這張專輯中,布賴恩·特菲爾演唱了18首短小但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選曲從古典作曲家的歌劇詠嘆調、藝術歌曲,一直橫跨到爵士歌曲甚至流行歌曲。既有比才的“卡門”、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等,也有意大利語版的電影“泰坦尼克主題曲”;貫徹了布賴恩·特菲爾一直不理會風格,凡是好歌都唱的宗旨。
除了歌曲選材的多元化,專輯中更是邀請了多位名噪一時的巨星和布賴恩·特菲爾合作,其中包括意大利盲人歌手波切利、挪威女歌手希西麗等。其中,他與希西麗合作的那首舒伯特的“圣母頌”令人印象深刻,還有就是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和古德奧爾的“上帝是我的牧者”,也相當令人感動。
如果你承受得了前一分鐘唱歌劇,后一分鐘就來首流行歌曲,那么這張后現(xiàn)代的拼貼大碟,應該是相當值得一聽的。
4.片名:詩史
演奏:孔澤爾指揮辛辛納提通俗管弦樂團
編號:TELARC CD-80600
30多年來,孔澤爾與辛辛納提通俗管弦樂團始終在自己的領域內兢兢業(yè)業(yè)地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的高峰,雖然對他們有著各種各樣評論,但孔澤爾始終把“通俗交響樂”作為自己終生奮斗的目標。在孔澤爾營造的交響世界中,沒有晦澀與艱深的音樂語言,只有輕松、歡快和抒情,通過他們的音樂能夠讓更多的人走入交響音樂的大門,從而通向更高的殿堂。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孔澤爾與他的樂團是一座平民化的音樂橋梁。
孔澤爾與辛辛納提通俗管弦樂團最善于改編電影音樂,他們在美國TELARC唱片公司出版的多張電影音樂改編曲專輯,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最近TELARC用最新的DSD錄音技術又為他們制作了一張全新的電影音樂專輯,名為《詩史》,意指內中收錄的都是一些詩史或傳奇式的電影音樂主題。其中包括:選自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引子部分的《2001太空漫游》主題曲、《亂世佳人》、《賓虛》、《角斗士》、《珍珠港》、《臥虎藏龍》、《星球大戰(zhàn)2》、《哈里波特》、《未來報告》、《齊瓦哥醫(yī)生》、《七俠蕩寇志》等,音樂的精彩程度和音效驚人程度,都令人難以抗拒。
5.片名:樂源
演唱:丁菲飛
編號:環(huán)球 981 058-2
丁菲飛是來自內地的一個創(chuàng)作歌手,善于邊拉著電二胡,邊登臺演唱。她的妹妹丁薇現(xiàn)居北京,兩人曾經就讀上海音樂學院?!稑吩础肥墙忝檬状螖y手合作監(jiān)制,化了整整18個月才完成的專輯,走New Age及較迷離的音樂路線,使人有物我相忘,安寧閑逸,置身在草原、沙漠的感覺。
丁菲飛找來在中國本土有濃厚古典音樂底子的音樂人參與《樂源》創(chuàng)作。碟內大部份曲子都是帶中國特色的 world music,牽強點說就是類似《阿姐鼓》一類的中國新音樂。
本碟中,“原”這首主打運用了無歌詞的吟唱手法,用聲音代替語言。它的意圖是希望用最原始的聲音來贊美世界原來的面貌,用空靈的音色烘托出一種飄緲及脫俗的意境,歌詞在這里顯得多余,整首音樂略帶一些宗教色彩,像是在祈禱、懺悔,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大自然的無限向往。
其他令人印象比較深的曲子還有“水墨畫”,這是首感覺比較傳統(tǒng),以小提琴、丁菲飛的呢喃來演繹的中式小調;而“忍者”則譜上電子色彩的迪斯科節(jié)奏,同時用上大量中國鼓樂點綴,應該可以討好外國樂迷。另一首純器樂作品《涌》是用了17世紀德國作曲家珀家貝爾的卡農曲為出發(fā)點,帶有十分重的即興味道。編曲者把珀家貝爾升華至一首由二胡加插旋律、但在調性上又峰回路轉,感覺很奇特。
本碟也是國內歌手錄制的首張SACD,論音效,相當發(fā)燒。
6.片名:天之山
作曲:黃薈
編號:中唱上海 SCD-674
中國唱片上海公司是繼《云之南》、《東方大峽谷》之后,又推出自稱“豪華制作”的《天之山》,它以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聚居地——新疆為音樂背景地,以集原生與現(xiàn)代手法為一體的觀念,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這片神奇疆土上諸民族的歷史文明與藝術生活。
《天之山》由十二首風格迥異、風范獨具的音樂作品組成,雖是各有風采,卻又相得益彰,一氣呵成。與《云之南》、《東方大峽谷》相同,本唱片仍然由著名音樂家黃薈作曲并擔綱制作,對民俗文化和新音樂藝術的探究欲望依然強烈,但音樂的旋律性明顯比前兩張專輯更強,更容易入耳?;旧蠜]有前兩張專輯配器過于擁擠,繁復,急于要將音樂思想一股腦兒加以表達的弊病。很顯然,制作者已經漸漸領悟到聽眾的審美能力和市場的需要,懂得了音樂“是制作給大多數聽眾聽的,而不是給自己聽的”這個真理。
該碟仍由日本JVC公司執(zhí)行錄音監(jiān)制,以升級的XRCD2技術制版。相信有了前兩張專輯的制作經驗,錄音師的理念和技術也顯現(xiàn)出長足的進步,發(fā)燒友可以發(fā)現(xiàn),錄音師在此碟中并不再一味追求刺激和奇特的音效,而是開始注意音色的細致、自然程度,以及在樂器、人聲等音像位置的逼真感上下手,整體聽感與日本的大多數XRCD所要保留的“模擬母帶”味道非常吻合,這也正是高端發(fā)燒友所要的東西。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本碟的裝幀還有欠完美,如果盒封內頁的用料再講究一些,設計和印刷再精致一點,那這張唱片就和進口的高品位發(fā)燒唱片距離更小了。
7.片名:情迷許冠杰
演奏:邦菲利奧
編號:CRCD-1223
被《洛杉磯時報》稱贊為“口琴界的帕格尼尼”的羅伯特·邦菲利奧,憑著所演奏的口琴協(xié)奏曲,和吹奏“藍調”的技藝,迷醉了全球的聽眾。
邦菲利奧的作曲老師是美國音樂大師柯普蘭。他畢業(yè)于曼克頓音樂學院,考取碩士學位,專攻作曲。同時,他也是大峽谷音樂節(jié)的創(chuàng)辦總監(jiān)。多年來,邦菲利奧為全球許多大樂團擔任協(xié)奏曲獨奏,他曾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出;又曾是威廉斯和波士頓通俗樂隊,及莫賽利和好萊塢露天音樂廳樂團的獨奏嘉賓。邦菲利奧還和阿德勒三重奏合作,參加香港口琴節(jié)的首演,取得極大轟動,他的多張專輯(如《藍口琴》等)由于音樂迷人,錄音精美,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銷量。
應香港TOP MUSIC的邀請,邦菲利奧最近錄制了一張根據香港歌神許冠杰的經典名曲改編的專輯,“鐵塔凌云”、“梨渦淺笑”、“天才白癡夢”、“紙船、“浪子心聲”、“夜半輕私語”等曲子既不受原曲的束縛,加入不少爵士和藍調元素,又入木三分地描摹出了粵曲的個中神髓,很能打動一代人的心扉。
TOP MUSIC的錄音幾乎永遠是發(fā)燒友的心水,口琴的音色鮮活而細膩,富含強烈的空氣感。伴奏的吉他、鋼琴等樂器的音色也是玲瓏剔透,不需要很大的音量,便能將聽覺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