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普羅克菲耶夫:灰姑娘組曲/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演奏:阿格里奇/普列特涅夫
編號:DG 474817-2
在DG唱片公司的目錄里,雙鋼琴演奏的唱片并不多見。在這張最新SACD中,阿格里奇和普列特涅夫這兩位鋼琴大師終于坐在了一起,而他們演奏的曲目也比較特殊,是普羅克菲耶夫的舞劇《灰姑娘組曲》和拉威爾的《鵝媽媽》。這的確讓古典樂迷感到新鮮。
瑪莎·阿格里奇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女鋼琴家之一,其力度與速度之優(yōu),被稱為“鋼琴女大祭司”。相比之下,普列特涅夫則是個后起之秀,他在鋼琴演奏和樂團指揮等方面具有多重的才華,是現(xiàn)今樂壇最具人氣的音樂家之一。讓他們走到一起是兩年前普列特涅夫?qū)Π⒏窭锲嬖S下的諾言。當時他們在里斯本的一次演出中相遇,普列特涅夫就對阿格里奇說:“我一定要為您寫一部作品?!彼徊皇称溲裕K于根據(jù)普羅克菲耶夫的舞劇《灰姑娘》中的芭蕾音樂,改編創(chuàng)作了這首雙鋼琴的組曲。作品由“引子”、“爭吵”、“冬天”、“春天”、“灰姑娘華爾茲”、“加沃特舞曲”、“華爾茲”和“終曲”等九段音樂組成,作品順理成章由他和阿格里奇共同演奏,這也是該作品的首次錄音。
至于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最早就是一首鋼琴四手聯(lián)彈作品,只不過后來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因此大家最多聽到的是管弦樂演奏的版本,而最初的鋼琴四手聯(lián)彈反而不常聽到。全曲由“睡美人帕凡舞曲”、“大拇指湯姆”、“寶塔女皇小丑婦”、“美女和野獸的對話”以及“仙人園”等5段音樂組成,充滿諧趣、幽默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SACD的錄音幾乎保留下了兩位鋼琴大師最強勁和最細微的觸鍵力度,讓你感覺到哪些音是抬起手腕狠狠砸上去的,而哪些又是指尖浮游在琴鍵上輕輕掠過。這里的每個音符都是如此的圓潤和透明,一顆顆夾帶著錄音空間中的空氣,飄蕩開來,沁人心脾。
片名:Classics at the Pops(通俗的古典名曲)
演奏:孔澤爾指揮辛辛那提通俗樂團
編號:Telarc CD-80595
毫無疑問,能將古典音樂完美通俗化的樂團,當屬艾瑞克·孔澤爾指揮的辛辛那提通俗樂團。正是他們,不知道將多少原本懼怕古典音樂的人,領進了藝術圣殿。
孔澤爾可以稱得上是當今世界最具盛名的通俗音樂指揮大師。在他的指揮下,辛辛那提通俗樂團演奏錄制的唱片銷量超過800萬張的驚人記錄,所錄制的唱片有80%獲獎。在“公告牌”排行榜上,孔澤爾從1991年起連續(xù)4年獲得年度經(jīng)典音樂綜合藝術家稱號。他和辛辛那提通俗樂團所屬的Telarc唱片公司也因此賺得缽滿盤滿。
當然,孔澤爾和辛辛那提通俗樂團的成功,也得益于Telarc唱片公司先進的錄音技術。這張《通俗的古典名曲》就體現(xiàn)了音樂藝術與錄音科技合力之后,帶來的無與倫比的聽覺震撼力。
本專輯選錄的曲目既充滿煽動性又不入俗套,像:柯普蘭的《普通人的號角》,圣-桑的《參遜與達里拉》中的“尋歡作樂之舞”,雷斯畢基的《羅馬之松》,沃漢·威廉斯的《綠袖子幻想曲》,威爾第的《阿伊達第二幕中的“壯麗進行曲”》;德彪西的《“夜曲”中的“慶典”》;艾爾加的《謎語變奏曲》,伯遼茲的《羅馬狂歡節(jié)序曲》,勛伯格的《波爾卡與賦格》以及肖斯塔科維奇的《慶典序曲》等10首曲目,都是其他古典精選碟中不常收錄的,優(yōu)美、繽紛而又充滿“戰(zhàn)馬”級的爆棚效果。
很多人初聽此碟會覺得比正常音量輕一點,甚至有點悶悶的感覺,這其實是由于錄音超大的動態(tài)范圍給你的誤會。只要稍稍扭大音量,你便能發(fā)現(xiàn)此張唱片的驚天動地之處。
發(fā)燒友試機的重點是第1首《普通人的號角》中凌厲的、具有毀滅性的鼓聲,能讓你的皮膚都能感覺到空氣的震波;還有第5首由孔澤爾親自改編的威爾第的《阿伊達》第二幕中的“壯麗進行曲”,和第2首圣-桑的《參遜與達里拉》中的“尋歡作樂之舞”,對音響器材也極其具有挑戰(zhàn)性!舞臺前沿的弦樂群木頭味滿溢,舞臺后方的大鼓飽滿有力;密度很高的音像;很鮮明的動態(tài)起伏;編織出讓人身心俱撼的音場,大有坐在音樂廳前排的聽現(xiàn)場時的那種酣暢之感!
片名:Now Playing(開始演奏)
演奏:戴維·格魯辛
編號:GRP 002498613672
戴夫·格魯辛(Dave Grusin)是誰,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發(fā)燒友們一定知道GRP這個現(xiàn)代爵士樂的唱片品牌。戴夫·格魯辛就是GRP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1982年,戴夫·格魯辛與拉里·羅森(Larry Rosen)攜手,以他們倆的名字共創(chuàng)了GRP公司,為世人留下了無數(shù)好聽而又“靚聲”的唱片精品。
事實上,戴夫·格魯辛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爵士鋼琴家,同時,他也是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1934年戴夫·格魯辛出生在科羅拉多州的立陶頓市,他的父親是一位小提琴手,從小的耳濡目染,使他深受熏陶,雖然曾一度立志要當獸醫(yī),但后來還是在科羅拉多大學攻讀音樂,并且主修鋼琴。戴夫·格魯辛雖然接受嚴格的古典訓練,但課余卻浸淫于爵士樂的演奏之中。1959年他開始為名歌手安迪·威廉斯擔任巡回演唱的鋼琴手及編曲工作,隨后在洛杉磯定居,1964年他為《美國式離婚》這部喜劇譜寫配樂,從而正式成為第一線的電影配樂工作者。
1988年,戴夫·格魯辛以《豆田戰(zhàn)役》一片獲得金像獎與葛萊美獎;隔年的《一曲相思情未了》,則獲得了兩座葛萊美獎;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可說成就斐然。此外,在《畢業(yè)生》、《上錯天堂投錯胎》、《金色池塘》、《窈窕淑男》、《哈瓦那》以及《黑色豪門企業(yè)》等好萊塢影片中的成功配樂,更使他8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30多年來,戴夫·格魯辛的作品具有極為清新的風格,他一貫以柔情的爵士藍調(diào)為架構,并充分利用自身在鋼琴鍵盤上的優(yōu)勢,彈奏出流水般令人心醉的琴音,往往一下子就會讓人投入到電影的情節(jié)與氛圍之中。
這張2004年新發(fā)行的戴夫·格魯辛的鋼琴獨奏專輯,由他本人親自擔任監(jiān)制,收錄了這位偉大音樂人歷年的精華作品。上述的電影配樂在戴夫·格魯辛親手彈奏下,時而華麗,時而細膩,時而慵懶,時而雀躍,令人心曠神怡。錄音保持了GRP唱片一貫的高水準,音色剔透通明。即使最不具想象力的人,亦可被顆顆晶瑩生輝的音符輕易穿透心靈深層,籠罩在一種讓你無法走出的情調(diào)之中。
片名:《幸福終點站》電影原聲大碟
作曲:約翰·威廉斯
編號:Decca 986 2875
《幸福終點站》是近期引人注目的一部“夢工廠”的新片,由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湯姆·漢克斯與凱瑟琳·澤塔-瓊斯主演。而這部電影的配樂,理所當然的是由斯皮爾伯格的老搭檔,鼎鼎大名的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來完成。
這部頗具喜劇色彩的電影故事發(fā)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東歐某國公民維克多,為了逃避祖國的戰(zhàn)亂,決定移民美國。當他在終點站肯尼迪國際機場下機出關時,卻被攔了下來。原來,他的祖國發(fā)生了政變,美國不再承認維克多的身份,他不能入境,只能滯留在機場的入境大廳里,等待重新獲得自己的身份。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居然要在這里滯留9個月。
人類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真是偉大,維克多漸漸習慣把這個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當作了家。在這段機場滯留的日子里,維克多學會了說英語,跟機場工作人員成了朋友,還跟一個空姐(凱瑟琳·澤塔-瓊斯飾)共墜愛河……
《幸福終點站》上映后褒貶不一,有人更認為是一部“最不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但是毫無疑問,它卻擁有一部喜劇所必備的簡單魔力,那就是:純潔的愛,復雜的人性,還有充滿了變數(shù)的人生。至少,約翰·威廉斯的電影配樂緊緊地抓住了劇情的訴求,他大量使用了東歐猶太音樂“克萊茲默”(Klezmer)的元素,以弦樂和單簧管的溫暖音色,交織出一種聽似歡樂、自由、無羈,但卻若隱若現(xiàn)著悲苦與心酸的音樂氣氛。雖然,音樂的表面色彩清麗鮮活,有時更不乏妙趣橫生的旋律,但無時無刻不讓觀眾的情感緊扣主人公顛沛流離的孤苦命運,顯現(xiàn)出耐人尋味的溫情和超強的感染力!
除了浸潤著猶太音樂的底蘊,此片的原聲音樂還巧妙地融入了些許輕爵士的風格,讓人不時體味到紐約這個大都會的世態(tài)。一個東歐移民在機場這個小空間內(nèi)遇到了不同的人,也邂逅了美國的文化,約翰·威廉斯的電影配樂恰到好處地描摹出了主人公的迷茫和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