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豫北有個孝民屯村,村邊有座土地廟,廟里供奉著土地爺和土地奶奶。
離小廟不遠住著兩戶人家:張忠和李善。張忠年過花甲,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和老伴梁氏含辛茹苦地將七個兒女養(yǎng)大,兒子們都已娶妻生子,閨女也相繼出閣。辛苦了大半輩子的老兩口本該輕松輕松,享享天倫之樂了。可兒女們不孝,各自過自己的小日子。老兩口身體不好,干不了地里活,又沒人照顧,經(jīng)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日子過得非常凄涼。
李善也已年過五旬,老伴楊氏從未生養(yǎng)過,兩人年輕時恩恩愛愛,勤勤懇懇,跟張忠家八九張嘴吃飯比起來,生活過得很富裕。如今老兩口雖說上了點年紀,但相互為伴,身體健康,又有從前的節(jié)余,生活全無后顧之憂。
孝民屯還有戶陳姓人家,弟兄四個。這一天,陳大路過土地廟,見廟里很臟沒人打掃,就想盡盡心,讓土地爺和土地奶奶過個干凈日子。
陳大感到神胎礙事,打掃起來很不方便,就把土地爺和土地奶奶搬了出去。待把廟里打掃干凈后,他又把土地奶奶搬了回來,正要搬土地爺時,村里突然失火了,火光沖天,陳大救火心切,急忙跑回村救火,把土地爺忘了個干干凈凈。
這天晚上,陳二從村外回來,路過土地廟,不小心讓土地爺絆了一跤,摔了個鼻青臉腫。陳二頓時大怒,站起來對著土地爺罵道:“龜東西,摔得老子生疼?!闭f完一腳將土地爺踢到廟前的水坑里,然后罵罵咧咧地走了。
第二天,陳三家來了客人,沒有下酒菜,于是陳三拎著鲆魚網(wǎng),來到土地廟前的水坑里打魚。撒了幾網(wǎng),沒打上一條魚。又一網(wǎng)下去,撈上來個木頭架子。陳二罵道:“晦氣!”就把木頭架子扔到坑邊兒,氣呼呼地回家去了。
陳四吃了飯沒事干,轉(zhuǎn)悠到土地廟里,看到神壇上只有土地奶奶缺了土地爺,吃了一驚,忙出門去找,看到了坑沿上的木頭架子。
陳四是個畫匠,一看便知這是土爺?shù)纳裉ゼ?。陳四罵道:“哪個混球,這么缺德,把土地爺弄成這樣!”
陳四一邊罵,一邊把木頭架子拿回廟里,又從家里拿來家什,和了一堆泥,重新塑了一尊土地爺。土地爺終于又歸了位,和土地奶奶并肩坐在神壇上。
晚上,土地奶奶問土地爺:“昨天我出去了一會兒就回來了,你跑哪兒去了?誰好心給你換了身新衣裳?”土地爺聽了“唉”了聲說:“別提了!”便把昨天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給土地奶奶聽。末了說道:“若不是陳四好心積德,我恐怕是回不來嘍!”
土地奶奶聽了也感嘆道:“真是人心莫測,一家人,親弟兄,怎么就有好有壞。老頭子,你準備怎么安排他們四個人的命運呢?”土地爺聽了,深思了一下說:“我要讓陳二家將來生五兒五女,陳三家生三兒三女,陳大家生一兒一女,陳四家沒兒沒女。”
土地奶奶聽了,指著土地爺?shù)谋亲硬唤獾貑柕溃骸袄项^子,你是老糊涂了吧,你咋能好壞不分,賞罰顛倒呢?沒聽人常說,多子多福嘛!”
土地爺聽了土地奶奶的一番話,笑著說道:“多子多福,是多豆腐吧,你看咱的兩家鄰居,張忠家五男二女,可到老落的啥光景,沒人理睬,多凄涼。李善兩口子倒沒兒沒女,過得多得意,這叫做‘多兒多女多磨難,沒兒沒女享清閑’。像咱倆人也是沒兒沒女,不也過得滿快活嗎!”土地奶奶聽了,覺得土地爺?shù)脑挐M有道理,便自言自語地說道:“還是老頭子有見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