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美的角度看,新軍服使男兵變得更有男人味,女兵更有女人味了。”前《時尚》雜志編輯、《都市主婦》雜志主編陸紅說。
陸紅評論的,是引起國人廣泛關注的 04式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夏、冬常服。11月29日,新華社發(fā)布消息說,從即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全部更換新裝。這一消息,迅速引發(fā)公眾潮水般的評論。兩大官方網站新華網、人民網的論壇里,三軍換裝成為網友們熱評的題目。而在兩大門戶網站搜狐網、新浪網,在一個下午的時間里,網友就此發(fā)表的帖子數,分別都接近了1500條。
“靚”、“精神”、“威武”,“壯了軍威”,此類評語成為網上輿論的主流。當然,已經被一波又一波的時尚風潮熏陶得比較挑剔的人們,眼球更多的落在了三軍新裝“腰身明顯”這一細節(jié)的變化上?!办n”、“精神”等美感享受,正是由新裝的這一變化而來的。
男軍服腰圍瘦了6厘米,女服瘦了4厘米
究竟是哪些工藝參數的改變帶來了三軍新裝的“靚”感,迄今為止,媒體的報道語焉不詳,只是說“版型改變”了。記者為此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蘇揚求證。蘇揚所在的第一研究室負責此次三軍換裝的樣本設計,他向《瞭望東方周刊》提供了詳細的數據,使“靚”變得數字化丁。
蘇揚說,相比以前的軍服,三軍新裝對胸圍、腰圍、臀圍的數字做了比較大的調整,具體而言,男軍服的胸圍縮減了2厘米,腰圍縮減了6厘米,臀圍縮減了6厘米;女兵服裝的胸圍縮減了2厘米,腰圍縮減了4厘米,臀圍縮減了6厘米。同時,男兵上裝的肩寬增加了2厘米,使男裝的樣式形成了T型結構,更能體現男性美。
正是這些以厘米為單位的微小變化,使人民解放軍的三軍新裝一改以往拖沓、肥大的舊樣式,顯得威武精干,生氣勃勃。
這—切,都是在中國經濟不斷發(fā)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以人為本的精神日漸得到弘揚的大背景下實現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楊廷欣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說,人民解放軍的服裝,以前是平、作合一的,就是平素的穿著與作訓時的服裝是一套,因此不得不設計得寬大些。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有條件將二者分開了。此次三軍更換新裝,主要更換的是常服。而指導此次換裝的一個重要的原則是提高新裝的適體性,體現人性化、人文化思想,讓官兵喜歡穿。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新裝設計了5個號型,而為了這些號型設計得合理,軍需裝備研究所在全軍進行了“一萬名中國軍人體形特征調查”, 5個號型的設計,就是以這個調查所得的數據為基礎的。
從宏大的角度而言,變“靚”了的三軍軍服無疑可以增強解放軍威武文明之師的形象,增加戰(zhàn)士們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而楊廷欣還從—個很微觀很人文的角度做了獨到的闡釋:如今都是獨生子女當兵,戰(zhàn)士穿得漂亮、舒適一點,也會讓他們的父母感到放心,這樣就會增加部隊對公眾的吸引力與凝聚力。
“一個國家應該讓民眾為自己的軍隊感到自豪?!彼f。
不會導致軍費開支增加
從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轉業(yè)的鄭魯南從媒體上看到女兵的新制式皮鞋后,又羨慕又興奮。她說:“真好看,可惜我在部隊時沒趕上?!?/p>
如今的戰(zhàn)士們不會再重復鄭魯南的遺憾了。以往被稱為部隊“三怪”之一的“穿膠鞋、扎領帶”現象,將因解放軍告別膠鞋,穿上仿牛皮皮鞋而一去不返。而過去,限于財力,只有軍官、士官才配發(fā)皮鞋。
與膠鞋一起謝幕的,還有伴隨了人民解放軍30多年的“的確良”、20多年的“滌卡”面料,這些材料,無毛型感,檔次低,早就為普通百姓所棄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副部長馮亮少將說,隨著國家經濟基礎的加強,我們現在有物質條件來改善士兵的生活條件了。同時,科技進步也為人民解放軍換裝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解放軍士兵服裝面料30年未有任何改進的現實,使馮亮、周國泰等高級將領感到肩頭責任重大。身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所長的周國泰,在所里以“愛兵情結”濃厚而著稱。他多次帶領研究人員酷暑時南下、嚴寒時北上,親身體驗戰(zhàn)土們的日常生活與作訓活動,以便獲得一手的需求信息。此次三軍換裝,作為土兵夏、冬常服材料的仿毛嘩嘰,就是軍需裝備研究所攻關的結晶。該材料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楊廷欣介紹說,這種仿毛嗶嘰,具有毛的優(yōu)點而無毛的缺點,毛感強、抗皺保型、可水洗、干得快,用它做成的新式士兵夏、冬常服,外形挺括,樣式美觀,穿著舒適,顏色協調?!叭姲l(fā)放新式服裝,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士兵的愛護和關心,將極大地增強士兵的榮譽感、自豪感和責任感?!睏钔⑿勒f。
“從技術上我們早就解決材料問題了,只是在等時機成熟時投入使用?!避娦柩b備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博士后施楣梧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據可靠消息,為三軍更換服裝,提升戰(zhàn)士生活質量的計劃已經醞釀多年了。原計劃在2000年全軍服裝都更換成駐港部隊那種服飾比較先進的樣式,但出于種種考慮,直到今年3月20日,中央軍委領導人才簽字,拉開了第十次換裝的大幕。
更換新裝會不會導致軍費開支的大量增加?會不會導致浪費?針對這些公眾十分關心的話題,來自軍需裝備研究所的信息表明,這些擔心是不必要的。
“穿得好,穿得起”,這是高層為本次換裝確定的基本原則。施楣梧博士后所在的第一研究室負責本次換裝的選料及工藝路線的選擇,他告訴記者,他和同事們的理念是:通過科技進步將錢省下來,通過比較便宜的價格,讓戰(zhàn)士們穿得比同齡的年輕人略好一點。
過去,一套用“的確良”、“滌卡”做成的軍服成本為四五十元,用仿毛嗶嘰做成的一套軍服成本為一百四五十元,看起來前者便宜得多,但其使用壽命短,消耗大,與仿毛嗶嘰相比并不經濟。馮亮少將說,從總體上講,經費沒有大的增加。
至于會否造成浪費,楊廷欣副所長說,這個不必擔心,因為確定了從今年開始換裝,在做計劃時就已經基本不再生產舊式服裝了,因此庫存不多。剩下的有限庫存,可以供交通兵施工時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