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近千年,子嗣近兩萬,半個川成為西北最大的孔子后裔居住區(qū),其宗族傳統(tǒng)文化一成不變。
據(jù)《孔子世家譜》載,孔丘后裔中有一支遠遷至廣東惠州,后稱嶺南派,宋朝淳化年間,嶺南派第52代子嗣來到甘肅,始居于蘭泉驛(今蘭州),后又遷到永靖半個川居住。如今,居住在永靖縣半個川(屬太極鎮(zhèn)轄地,包括大川、中莊、四溝、上下古城等村)的孔姓人口近2萬,已成為西北最大的孔氏嶺南派后裔聚居區(qū)。這近2萬孔氏后裔尊孔子為祖,并保持著本宗族的文化傳統(tǒng),成為甘肅乃至西北一道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
生死平?!吧裰鲌D”
在大川村采訪,得知孔氏后裔各房都有修“神主圖”的習慣?!吧裰鲌D”為何物?在我的再三請求下,孔繁恩老人打開了藏于自家的“神主圖”。
“神主圖”用白布做成,3米見方,上面畫一座林式院落的建筑,按照輩分自上而下畫著一些寫著名字和沒寫名字的牌位??追倍骼先烁嬖V我,沒寫名字的空牌位是“備用的”,在適當?shù)臅r候會將活人的真名寫上去。因此,寫了名字的牌位不一定全是孔氏各房已故“先人”的。一些上了年紀的活著的老人,常常因為能在本房“神主圖”的空牌位上寫下自己的名字而精神振奮。在這些老人的眼里,死亡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若在某一天他們?nèi)ナ懒耍笕藭谒麄兊呐莆簧蠈懴滤麄儔灥氐乃诘亍?/p>
孔繁恩還告訴我,孔氏后裔各房每次祭祖時都要將“神主圖”掛在院內(nèi),并設香案和供品。在一些重大節(jié)日,同房每戶必須派一人帶供品到“神主圖”前祭拜。這使活著的人能明白自己死了以后名字會被寫入“神主圖”,供后人祭拜,從而更加看重生命的過程和作為,更加平靜地面對死亡。另外,凡同房中哪家有喪事,“神主圖”要被掛在喪家大門附近,所有來吊喪的人都要先經(jīng)過“神主圖”,之后走近死者。
大成殿
作為孔子后裔,大川村孔姓人除了敬仰孔子并以此為榮外,還帶著一種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沉重的文化情結(jié)。村長孔令 告訴我,在大川村,只要是寫了字的紙村民們從不亂扔。大川村孔氏后裔認為,孔子代表的文化正是他傳的“道”,而村里的大成殿則是孔子的“縮影”,甚至是孔子之“道”的象征。
大川村大成殿初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氣勢雄偉,規(guī)模壯觀。但在清同治三年慘遭兵燹,化為灰燼。到了民國二十三年,孔氏族人決定重修大川村大成殿,歷時數(shù)年終于修成。新修的大成殿更為壯麗。上世紀70年代,由于附近水庫潮濕,鹽堿浸透,孔氏族人只好將大成殿拆除。改革開放后,大川村村民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他們開始廣泛征求中莊、四溝、上下古城等族群眾意見,并選族人中正直、秉公者組成籌建小組,于1991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八日動工,第三次修建大成殿,于年底完工??资虾笠嵬酃矟娭境沙?,踴躍捐款,建筑質(zhì)量雖不及從前,但就建筑群而言不亞于古建。
這段資料如今原原本本地寫在大成殿《重修簡序》中。一個并不富足的村莊,一群平常的孔氏族人能三修大成殿,這精神著實讓人感動,僅在物質(zhì)上的付出就讓人驚嘆!1993年,大川村又在大成殿內(nèi)辦起了學堂,現(xiàn)在這里共有81名學前班的學生,大川村的村民還自費請了兩名民辦教師為這些孩子們上課。大成殿中傳出的讀書聲,為這座黃河之濱寧靜的村莊增添了幾份希冀與期望以及夢想與榮光。
祭孔“迎牲”不迎神
孔氏后裔經(jīng)常舉行祭孔活動,活動一般由各房“長老”協(xié)商定時,并選出祭祀“主事”,展開祭祀籌備工作。祭祀時,大成殿里熱鬧非凡,全體孔氏后裔身著新裝,穿梭忙碌。各項工作在“主事”的領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有總管員、指揮員、治安員、看管員和司書、 出納員、接待員、陪同員以及服務員,大伙兒分工合作,還要殺豬宰羊。大成殿也被裝飾一新,掛滿了對聯(lián)、橫幅和匾額,上面寫的都是稱頌孔子的話語和孔子的名言。
祭祀開始時,有兩個儀式:一是為孔子像揭幕;二是“迎牲”。所謂“迎牲”實際上是人們抬著殺好的豬、羊、兔、雞和果品沿著村里的主要道路繞行一周,吹吹打打,燃放鞭炮,用歡快的氣氛宣布祭祀活動開始。隨后,大祭正式開始。隨著司儀的唱喊,“禮生”們開始一一向孔子像和“來甘始祖”行祭。在像和牌位前三跪九拜,并完成始獻禮、亞獻禮和終獻禮。其他成員靜坐于大殿外兩側(cè),不隨意喧嘩。
孔氏后裔在此項活動中從不“接神”,在他們的意識中,這是紀念祖先,緬懷前人功德的活動,與神并沒有什么關系。所以,活動基本上沒有禁忌。為烘托氣氛,人們還用錄放機和高音喇叭播放一些歡快的、大家耳熟能詳?shù)牧餍懈枨?/p>
天下孔姓本一家
今年70多歲的孔繁恩老先生是大川村中的老者之一,他家里除了供奉孔子像之外,還供奉著孔氏族人的“神主圖”。在向我們講起家族的遷徙史以及孔氏后裔獨特的生活習俗、文化情結(jié)時,他顯得莊重異常。
孔姓人都把孔子當作第一代始祖,但孔子只是第七代孔姓人。據(jù)記載,軒轅黃帝有個兒子叫玄囂,繼承其父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所以又叫少昊。少昊死后葬于曲阜云陽山,至今那里仍然保存有少昊陵。這少昊就是孔氏家族的祖先。少昊的第41代嫡長孫孔父嘉,做過宋國大司馬,孔父嘉的子孫就以孔為姓了。從孔父嘉開始姓孔,孔子是第七代??资虾笠岱钟泻芏嗯桑衷谂蓜e的基礎上分為戶、支。永靖孔子后裔為孔子嶺南派。
盡管派系眾多,但在孔氏后裔的心里始終認為天下孔姓是一家。孔繁恩告訴我,《金城孔氏家譜》有10冊,《孔子世家譜》達73冊之多,是由甘肅孔姓族人孔德成從曲阜沿黃河用船載來的??椎鲁蛇\譜歸來后還寫了一本叫《曲阜領譜紀行》的書,書中詳盡描述了曲阜族人見到他是何等熱情,又如何款待了他等等。據(jù)說,兩個姓孔的人見面都要先報上各自姓名,然后按名字中所帶的字排輩(如令字輩的應該叫繁字輩的叔叔等),這一點在孔氏家譜中有明確記載,每一個孔姓人都對家譜中的字輩諳熟于胸。
后 記
的確,位于永靖黃河之濱的大川村正如一些人說的那樣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但我感受到的卻一種血濃于水的文化信仰和文化情結(jié),這對大川村每一個孔姓人來說仿佛是與生俱來、深入骨髓卻又是深藏不露的。
離開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仿佛是一位學者說過的話:只有文化才能真正維護一個社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然而,生命中應該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擁抱一種什么樣的文化呢?孔氏族人的“神主圖”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