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福
小時候我們就懂得有光的地方總是溫暖的、令人向往的。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我們慢慢懂得,有光的時候就有希望。等到經(jīng)歷了人生的一些酸甜苦辣后,我們才漸漸明白,通向有光的地方的道路是曲折的,盡管曲折,卻充滿誘惑力。
讀過這樣一則短短的新聞。意大利一座小鎮(zhèn)發(fā)生地震時,一名26歲的小學教師對被壓在書桌和倒塌的天花板下的學生喊道:“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空氣,有空氣的地方就能呼吸!”危難時刻老師一句臨危不懼的智慧之語,讓這個班成為同一所學校在災難中生存率最高的幸運之班。
可以想象在大難臨頭之際,在許多人面對災難束手無策時,只有那個老師心存光明,心存希望。
我以為,那些把對生命和生活的態(tài)度融入理性之光的人,世界上是沒有所謂絕望的境遇的。那些不畏懼心靈痛苦的人,那些不怕暫時沒有陽光的人,他們不求明哲保身,只求通向陽光的道路,只求把自己內(nèi)心微弱的光芒分撒給需要光明的弱小心靈。這樣的人是擁有高尚生活的人,他們不回避危難,不回避黑暗,也不盲目追隨他人。
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不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不論在得意還是在失意的道路上;不論在鮮花還是在荊棘面前;不論在痛苦酸澀還是在幸福歡樂的時刻,我們眼前的任何事實,都不如我們對它所持的態(tài)度那樣重要,因為態(tài)度可能會決定我們的成功和失敗。我們對某件事的思考方式,可能在我們有所行動之前就已將我們擊垮。我們被事實征服,只因為我們以為自己會這樣,只因為我們已經(jīng)失去了尋找光明的信念和恒心。
沒有陽光的日子,我們可以用所有的意念等待陽光,因為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沒有燈光的時候,我們不應作以待斃,因為偶然的停電事故并不意味著長久的生活故障能阻礙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腳步;沒有月光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縹緲的夜空中期待星光,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人生在世,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誰能保證我們永遠活在黑暗和陰云之下。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與陽光密切相關(guān)?;▋河辛岁柟饩陀辛松剩唤接辛岁柟饩陀辛隋\繡多姿的畫卷;人在黑暗中行進,看見不遠處的點點燈光,心中就有了希望和力量。一個有陽光品質(zhì)的人,必然是一個樂觀、豁達,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
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歡樂,有歡樂的地方就有健康,有健康的時候我們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