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明
養(yǎng)成充分睡眠的良好習慣,保證睡眠質量,與正確的飲食規(guī)律和適量的運動一樣,是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睡眠不足往往會使人渾身倦怠,終日打不起精神,處于一種無意識的疲憊狀態(tài)。而且,睡眠不足還很容易使傳染病久治不愈。在睡眠不足的狀態(tài)下,人體分泌與傳染病病毒抗爭的抗體會減少,如果此時人身患重病,就難以治愈。
專家們指出,慢性睡眠不足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同時,會誘發(fā)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并有可能使這類病癥惡化。
美國芝加哥大學曾進行過相關實驗。按照實驗規(guī)定,參與實驗者連續(xù)6天每天只睡4小時,結果這些人體內的荷爾蒙和代謝系統(tǒng)的機能均出現(xiàn)失調和紊亂現(xiàn)象。
不僅要保證睡眠時間,還要注意提高睡眠質量。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也曾進行有關實驗,以驗證睡眠質量對記憶的影響究竟有多大。譬如,對參與實驗者進行記憶測試,即給參與實驗者一些資料,然后給他們一段時間用于記憶資料上的數(shù)據(jù),隨后收回資料,當天只準許參與實驗者睡眠6小時。實驗表明,在沒有復習的前提下,只要睡眠質量高,測驗的分數(shù)就高。如果參與實驗者睡眠時間不變但質量不高,分數(shù)就會下降。所以,睡眠質量是關鍵。
那么,人類每天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時間?這要因人而異,同時也要依睡眠質量而定。100年前,美國人每人每晚平均約睡眠9小時。現(xiàn)在,人們的平均睡眠時間為每人每晚7小時。有1/3的人平均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但一些實驗顯示,許多人的體內生物鐘幾乎不約而同地將睡眠時間定為每晚8小時,這其中包括整夜睡不踏實的人,還有將白天與夜晚顛倒過來安排睡眠時間的人。多方面的調查表明,那些對睡眠不在意的人,其神經活動也往往顯得相當遲鈍。如果這些人能充分享受睡眠,相信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將會大大改觀。
但在當今社會,許多人無法保證每晚8小時的睡眠,因為午夜12點正是有些人豐富多彩夜生活的開始。
因此,現(xiàn)代人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和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努力提高和改善睡眠質量。從科學的角度講,睡眠充足、睡眠質量高,能使人保持清醒的頭腦,擁有健康的體魄。反之,則是萬病禍根。
(龔寶良薦自《大眾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