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夏
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說是一個在冰山上探險的人,在夜幕中不慎掉入懸崖。在風馳電掣下墜的剎那,他的腦海浮現(xiàn)出:“這下全完了。”但突然,有東西使勁把他往上一拽,他意識到腰上的保險繩起作用了,于是緊緊抓住這根救命繩索。 就這樣在極度的寒冷和恐慌中過了很久,忽然有個聲音說:“我是神,你信嗎?”遇險的人顧不得多想,連忙說:“信?!边@個聲音又接著說:“如果相信我,就把身上的繩索解掉?!睉以诳罩械娜霜q豫了,猶豫過后,他選擇了更緊地抓住繩索……第二天清晨,救援人員趕到時,這個人仍然緊緊地抓著繩索,但是已經(jīng)凍死了,他懸掛的地方,離地面不到五米……
沒有必要去說明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道理。其實很多時候那個懸掛在半空中的人就是我們自己:身陷困境,在進退取舍之間左右為難。理智也許會作出正確的選擇,慣性卻讓我們繼續(xù)抓下去。 因為那條繩索救過我們的命,所以我們一廂情愿地認為它是我們永遠的保險,不去想曾經(jīng)的“救命稻草”也可能變成枷鎖,置我們于死地。在故事里,神會開口說話;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無法寄希望上帝的恩典。神的聲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能只是命運機緣的小小暗示,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警醒,以及對理想不舍不棄的決心,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在面臨來自一份很豐厚的Offer的誘惑時,仍然不愿輕易罷休去安享其成,卻選擇做其他嘗試,蓋因其有一顆不死的Entrepreneur(創(chuàng)業(yè)者)的心。
人生境況中,在山重水復處掙扎求生存,繼而重獲柳暗花明已屬不易;要在生活呈現(xiàn)得花團錦簇時,仍然對潛在的危機保持警醒就更難——就像在《西游記》里,妖魔鬼怪若是以本來的面目顯現(xiàn),連善惡不辨的唐僧都嫌;一旦扮成美貌女郎,卻只有火眼金睛的悟空喊打。曾經(jīng)參加過一次聚會,來的多是外企白領,辦公地點都在寸土寸金的商業(yè)區(qū),出差必坐飛機,下榻一定是在五星級酒店??墒怯械帽赜惺?,在享受優(yōu)厚待遇的同時,這些人也被固定在了一個龐大的機器上,以符合整體利潤最大化的方式運行;用同樣的語言說話,同樣的角度看待問題。如果同一家公司的人超過三個,談話的主題就一定是單位的家長里短,等于又開了一個部門會議。 公司在他們身上的形象越來越分明,人作為獨立個體存在的身份卻逐漸模糊。同樣的工作天長地久地做下去,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所謂的陽關大道居然走成了羊腸小徑。于是有人自嘲道:“我被銬著,只不過手銬是金子打的?!?/p>
但即便你夠聰明,能在安逸的生活中預感到危機,改變?nèi)匀恍枰職?;之所以這世界上只有少數(shù)人能成大器,是因為只有少數(shù)人敢于為了“大取”而做“大舍”,愿意搏,而且輸?shù)闷?。李嘉誠之所以成為后來的“地產(chǎn)大王”,是因為當初果斷地放棄了做得正紅火的塑膠花生意;前兩年在京城引爆地產(chǎn)界辭職革命的任志強,本可以背靠華潤集團這棵大樹好乘涼,卻選擇了另起爐灶,打造新華遠;諾基亞締造了一個輝煌的通信王國,卻也在10多年前經(jīng)歷了砍掉造紙、輪胎、電纜,甚至是當時最贏利的電視生產(chǎn)業(yè)務的徹骨之痛。
有朋友說人的價值就體現(xiàn)在他設立的目標、完成的項目和達到的成就;人通過他所做的取舍,為自己定義身份;我們雖然有時候因物質而迷失,卻不至于完全絕望,就是因為始終能做選擇。人生關鍵時刻的抉擇,就如同在賭博:有人難舍,所以難得;有人小舍,所以小得;那些最大的收獲,常常隱藏在看似冒險的舉動下。真正的贏家之所以勝,不光是因為他有一擲千金的魄力,更是因為他有東山再起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