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立萍
本人年屆半百,漸人“多事之秋”,稍不留神,身體便會偷偷“發(fā)?!?,乃至不知不覺一夜“暴富”!而一旦“?!敝痢案弧迸R,那些損身傷體甚至折壽索命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刺客”、“殺手”便會乘“肥”而人。因此,我的健康“處方”便“對癥下藥”,將抑肥遏胖作為首當其沖的頭等大事!我為自己開出的一帖“靈丹妙藥”是:晨跑暮走節(jié)食加雜練。
前不久,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人類最好的運動是步行。這當然沒錯!然而,以本人多年健身運動實踐經(jīng)驗:緩步慢行的鍛煉效果不很明顯,難以阻肥止胖。因為優(yōu)哉游哉地緩步慢行運動量太小,就像“藥力”太輕,難以祛疾除病一樣,只能作為散心休閑之舉。而慢跑與快走則有一定的體能付出和熱量消耗,對于似我這般處于生命半途的“半老頭”而言,早晨30分鐘慢跑加傍晚45分鐘快走,是兩味“藥力”恰到妙處的良方。
我之所以進行早晨慢跑、傍晚快走運動,亦自有我的道理。因為,本人日常飲食的“韻律節(jié)奏”與絕大多數(shù)家庭差不多:早晨“快吃”,午餐“隨吃”,晚餐“精吃”。早餐時因趕著上班,啥快吃啥,甚或邊走邊吃;午飯無論在單位還是在家,均有啥吃啥,隨便敷衍;惟晚餐橫挑豎揀,精調(diào)細烹,認真對付。相對而言,晚餐的飯菜比較對自己的胃口,有時由于抵御不住美味誘惑,難免攝人過量。倘若食后不動,便看看電視翻翻書,隨后倒頭就睡,熱量轉為脂肪留在體內(nèi),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極易發(fā)“福”致“富”。而假如晚餐后奔跑,又極易導致胃下垂、闌尾炎等消化道疾病,適得其反!而此刻進行身不騰空、體不震動又具有一定熱能消耗的快走,則既不會損傷腸胃,又能消食祛脂瘦身減肥,還可助寢安眠——可謂一箭三雕。而清晨空腹,進行身騰空、體震動的慢跑,對心肺腸胃等內(nèi)臟乃至全身各部位均有百利而無一弊!
慢跑和快走雖都是有氧運動,然而,慢跑比快走“充氧量”更高。筆者上班搞文字工作,下班“玩”文學創(chuàng)作,這兩者都是繁重復雜的腦力勞動。大腦在人體所有器官中本來就是首屈一指的耗氧“大戶”,我整天從事腦力勞動,更需不斷納入大量新鮮氧氣。我每天堅持不懈地晨跑暮走,便成為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源“氧泉”!令我體力充沛,精神飽滿,頭腦清晰,思維敏捷,靈感頻閃,佳作不斷!
,
人體就像一臺精密而龐大的機器,其中,哪怕是一個微小的零件“卡殼”,都會影響整臺機器運轉。為使本機器每個零件均不“生銹”,就必須讓每個“零件”都經(jīng)常得到適當轉動。誠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因此,為防禿發(fā),我常抓摩頭皮;為防眼疾,我常轉動雙眸;為防頸椎病,我常伸頸搖脖;為防肩周炎,我常雙臂吊杠并攀行云梯;為防腰痛病,我常扭身彎腰;為防腿部抽筋,我常壓腿;為預防大腦功能退化并增添腦部血流量,我常倒立;為增強臂力并防止胸肌松弛萎縮,我常練俯臥撐;為預防“將軍肚”并增強腹肌力量,我常做仰臥起坐……
當然,加強運動了,不等于就可以隨心所欲、放開肚皮狂吃猛喝了,除了攝人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外,還要注意適當控制飲食,否則同樣會致肥發(fā)胖——日本相撲運動員就是一個既激烈運動又山吃海喝照樣致肥發(fā)胖的典型例子。只有運動與節(jié)食相結合,才能取得抑肥止胖、健身美體的效果。而節(jié)食,首先要控制糖類、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攝人量。譬如:我十分喜歡吃甜食與紅燒肉,為了健康,我只能有所克制,而絕對不敢暢所欲啖。我的飲食原則是:以素為主,以葷為副,低糖少鹽寡脂肪。
由于我堅持做到:晨跑暮走加雜練,控制飲食多運動,因此,我至今毫無發(fā)“?!敝隆案弧敝E象。那些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富貴病”自然在我面前全部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