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唐
”主糧不夠瓜菜代,菜里難見兒滴油”,幾乎成了我們這…代人童年的所有記憶。美食于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煙霧縹緲的美夢。
爺爺在世時,愛講水滸故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兒時對大碗酒沒有什么奢望,可對大塊肉卻有著著魔般的向往。于是,我和弟妹們便寄希望于欄里那頭發(fā)育不良的肉豬,心想等豬長大了,就可以實現(xiàn)大塊吃肉的心愿了。終于,在一個天還沒亮的早上,聽到了大人捉豬時豬的尖叫聲,我們激動得渾身顫抖,光腳丫光著屁股跳下床,去看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可是,看到的現(xiàn)實卻無情地撕碎了我們的美夢——父親和村里的一位大叔把那頭活豬五花大綁地捆在一個架子上,一前一后抬著往村口走去……看著父親的身影慢慢消失,我淚水汪汪地問母親:“媽,爸爸為什么要把豬抬走啊?”媽說:“賣給國家?!薄百u給國家干什么呢?”“給城里人吃?!薄拔覀凁B(yǎng)的豬干嗎要給城里人吃呢?”“因為城里人不養(yǎng)豬,你爸送去的叫‘忠字豬?!薄皨?,我長大了也要做城里人,不養(yǎng)豬也有肉吃?!?/p>
城里人不用養(yǎng)豬有肉吃,便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扎在我的心底,做個不用養(yǎng)豬而有肉吃的城里人便成了我最大的理想,也成了我與命運抗爭的最大動力。若干年之后,我真的成了…個不用養(yǎng)豬有肉吃的城里人,雖說不能頓頓山珍海味,但大魚大肉是不成問題了。從小窮怕了,長大了就鉚勁兒猛吃,我對美食有著樂此不疲的興趣,一頓無肉就覺食欲不振,渾身無力。所以,才近中年就發(fā)起福宋。
身體發(fā)福不是福,報刊書籍,醫(yī)生商家,警告之聲刁;絕于耳——叫:,年發(fā)福,是疾病的最大誘因。節(jié)食,節(jié)美食,吃粗糧,食素菜,成了減肥保健的時尚。甚至有些專家還“胡說八道”:野菜雜糧是最寶貴的保健佳品,更不幸的是,妻子為了我的健康著想,決定給我實施減肥工程。我——聽妻的方案就嚇壞了,不讓我大塊吃肉,不等于要我的命嗎?我困惑,我悲哀,我一‘生苦苦奮斗的信念就這么被否定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理,野菜雜糧是保健佳品,那么,我兒時過的那種菜里沒有半點油的日子是無上的幸福了?不用養(yǎng)豬也有肉吃的城里人吃著鄉(xiāng)下人送的愛國肉是受苦難了?我苦苦奮斗這么多年變成了不用養(yǎng)豬也有肉吃的城里人完全是一種罪過了……
記得賈平叫先生說過他走不進城巾,永遠只是一個住在城里的鄉(xiāng)下人。今天,我深信其然了,看來,這輩子我和賈先生的命運一樣,肯定也變不成真正的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