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敏
本來只是患了小感冒,那日到友人家做客,當晚還高談闊論、談笑風生,怎知隔天起床便說不出話來,我竟“失聲”了!
雖看了醫(yī)師,也試了許多偏方,一時之間卻仍無法恢復(fù),醫(yī)師還特別叮囑要少開口。一向話多的我,一下子真是無法適應(yīng),唉!別無他法,只好耐心等待了。然而,我的生活卻因此產(chǎn)生了變化……
首先,一大早我本來只要大喊三聲:“女兒,起床噦!上學快遲到了?!眱蓚€女兒便會快速起床、盥洗、吃早餐,準備上學。如今“失聲”,只得走到她們床邊,拍拍她們,在耳邊輕輕呼喚,她們不可置信地睜開眼睛,然后說:“媽咪,你好溫柔喔!”真的嗎,我會心一笑。
晚上,平時準備好了晚餐,我總習慣在廚房大呼老公幫忙抹餐桌、擺碗筷。如今老公聽不見我無言的叫喚,只好輕輕走到他身旁,做個吃飯的手勢,,提醒他:“開飯了!”他摟著我說:“老婆,你變溫柔了哦!”真的嗎?我好開心!
女兒做錯事時,本想疾言厲色,大聲責罵,因吼不出聲來,只好改個方式,把她喚到身旁,輕聲細語地告誡她不可如此,然后再抱抱她,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回應(yīng)。
上班時,突然想到忘了提醒老公下午要接女兒,無法打電話,靈機一動,寫了張短箋傳真給他,順便告訴他:“辛苦你了,我愛你!”后來他說他好感動。
我這才驚覺,平日因生活忙碌,性情急切,為求效率,無意中常大呼小叫,頤指氣使,如今無法大聲吼叫,才得以恢復(fù)溫柔的本性,也使家庭氣氛變得更融洽。原來,有許多事情并不一定要用“講”的,有時“無聲勝有聲”,文字、肢體語言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