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廷劍
第一次在異國他鄉(xiāng)吃煎餅,是在荷蘭一個叫烏普藍的小鎮(zhèn)。這天我們從阿姆斯特丹前往海牙的途中來到這里,熱情的荷蘭主人之所以安排我們在此就餐,另有一番用意。
小鎮(zhèn)是荷蘭煎餅的發(fā)源地,鎮(zhèn)里有一家著名的保持著古樸風格的煎餅店,據(jù)說該店已有幾百年歷史。煎餅店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墻面由清一色的同樣粗細帶著樹皮的原木縱向排列組成,室內(nèi)地面是厚實的大木板,坡狀大屋頂鋪著厚厚的稻草。整個建筑被架高距地面約1 m左右,很像我國廣東一帶建在池塘上的竹棚。周圍有一圈帶扶手欄桿的陽臺式游廊,四側(cè)都有臺階通到地面,煎餅店四側(cè)有4扇大門。煎餅店另一獨特之處是,廚房設在店鋪內(nèi)部正中央,而且“矮客半截”地直接落在地面,因此坐在四周的食客都能清楚地看到食品烹飪過程。充滿古樸和自然風趣的煎餅店沒有任何裝修和華麗的飾物,幾十張原木餐桌和長條板凳擺放在四周,廚師和跑堂兒一律身著當?shù)孛褡骞叛b,頭戴白色無檐帽,腳穿船形木鞋。若不是看到廚房里的冰箱和冰柜,人們真會對自己所處的時代產(chǎn)生疑問。即使在白天,每張餐桌上都點燃一支粗壯的紅蠟燭,昏暗的燭光閃映出歲月流逝的痕跡,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令人大為驚訝的是,食品單上列出了70多種煎餅。我們面對“菜單”深感茫然,荷蘭朋友執(zhí)意讓我們自己選擇,我們只好胡亂點了其中幾種。煎餅上來后,我定神一看,哪里是我們想象的煎餅啊犆空藕窈竦募灞竟像小生日蛋糕。原來真正的煎餅在底下,也是薄薄的一張,上面堆放著肉類、蔬菜或其他食品,用淀粉等東西將它們“凝固”在煎餅上,形成一個坨。
在我們點的幾份煎餅里,竟歪打正著地有一份最具荷蘭特色的“海鮮大全煎餅”,荷蘭朋友手握餐刀像切蛋糕那樣將這份煎餅分成幾份,請大家品嘗。我邊欣賞邊品嘗,只見焦黃的煎餅上堆放著一層層生猛海鮮,其中有燒得五顏六色的魚、蝦、蚌、蛤等,海鮮上澆有紫紅色湯汁,最上面蓋幾片綠色蔬菜。吃這種煎餅也有講究,不能平著吃,要縱向吃,像吃八寶飯那樣一勺插到底,各層海鮮盡在口中?!昂ur大全煎餅”吃起來細膩嫩滑,味道絕佳,異常鮮美可口,真是讓人一朝吃來終身難忘。另外的“火腿煎餅”、“塔巴煎餅”也大同小異,都是在煎餅上堆放其他食物,吃法也相同。
荷蘭朋友說,前幾年他曾到過中國洛陽,主人請他品嘗了中國北方煎餅卷大蔥蘸大醬。“噢犔刺激了犜匠栽較氤裕吃得眼淚嘩嘩直淌?!彼L聲繪色地描述著當時的情形,惹得我們將兩國的煎餅加以對比。吃荷蘭煎餅忽視煎餅,而將注意力集中到其他食品上,有重副食輕主食之嫌。荷蘭煎餅做得很精細,比中國煎餅略厚,有黑白兩種顏色均略呈透明狀,細細觀察煎餅里沒有顆粒狀面粉,吃起來味道鮮美,咸中含甜醇香四溢。如果說我國煎餅像紙,那么荷蘭煎餅則像粉皮,據(jù)荷蘭朋友介紹,荷蘭煎餅采用玉米粉、黍粉、黑麥粉、燕麥粉、精粉和雜糧粉或某幾種面粉相混合,加兌按一定比例經(jīng)充分攪拌的牛奶、雞蛋、果汁和肉汁。調(diào)好的面粉不能馬上用,要餳上1個小時左右,煎餅也不是一下子就烙出來的,先將面粉攤在平底鍋上,用文火烙上2~3分鐘,等煎餅成型后入蒸鍋蒸7分鐘,最后再放到平底鍋里烙一下,這樣做出來的才是地道的荷蘭煎餅。
店老板雙手端著免費贈送的一大盤“水果煎餅”給我們送來,只見煎餅上擺滿各種色艷味美、造型奇特的水果。老板告訴我們,他的煎餅店是荷蘭煎餅的正宗“發(fā)祥地”。他又自豪地告訴我們,荷蘭煎餅早已名揚五洲,眼下光臨煎餅店的客人絕大部分是外國人,許多在海牙開國際會議的外國來賓都特意前來品嘗原汁原味的荷蘭煎餅,他的店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煎餅店”。
目前荷蘭煎餅已出現(xiàn)進一步改良的趨勢,荷蘭城市的街頭巷尾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簡單易吃、便于攜帶的快餐式煎餅。這種“簡易荷蘭煎餅”將涂了作料的其他食物卷在里面,食者拿在手上邊走邊吃。我想,這不和中國煎餅卷蔥抹大醬一樣了嗎﹖看來各國飲食文化越發(fā)趨于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