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德國媒體近日報道,1985年8月,當37歲的前蘇聯(lián)克格勃少校弗拉基米爾·尤索爾澤夫在東德德累斯頓市克格勃分部迎來他的新同事———年輕的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時候,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與他有著同樣官階、同樣名字、同樣優(yōu)秀特工素質的冷靜男子,會在15年后成為俄羅斯的總統(tǒng)。
事實上,直到如今仍沒有多少人知道普京在東德德累斯頓市的“克格勃生涯”中到底都做了些什么,日前,曾與普京在東德德累斯頓克格勃分部共事長達5年之久的前蘇聯(lián)克格勃少校尤索爾澤夫終于在他的一本新書中,首次向世人披露了普京間諜生涯中鮮為人知的一幕。
與普京分在同一辦公室
現(xiàn)年56年的弗拉基米爾·尤索爾澤夫生于西伯利亞,在大學里讀的是物理科學,當他于上世紀70年代被克格勃招為間諜后,先在前蘇聯(lián)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明斯克市工作過一段時間,后來才被派遣到東德德累斯頓克格勃分部,也正是在那里,他認識了現(xiàn)在的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
尤索爾澤夫稱,當時他只有37歲,1985年8月,普京來到德累斯頓市克格勃分部成為他的新同事后,尤索爾澤夫和普京兩人分在了同一個辦公室,因此尤索爾澤夫每天都有機會從桌子對面觀察這位新來的同事。
尤索爾澤夫稱,他們的工作地點是前東德秘密情報機構“斯塔西”的高級軍官住宅區(qū)———德累斯頓市安吉利卡斯特拉西大街上的一幢兩層小樓房,離“斯塔西”大樓僅100米之遙,克格勃德累斯頓分部共有6個人。
尤索爾澤夫稱,克格勃德累斯頓分部并不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地方。尤索爾澤夫說:“在德累斯頓市,我們的間諜生涯可說是很與世隔絕的,我們感到自己就像生活在太空中的宇航員一樣?!彼€稱,與波恩和漢堡的克格勃分部相比,德累斯頓分部顯然寒酸多了,薪水待遇也比波恩和漢堡分部相差一大截。
普京的任務是發(fā)展線人
不過對于莫斯科來說,這個東德最遙遠省份的克格勃分部仍是它的一只重要耳朵,克里姆林宮非常關注當時美軍特種部隊“綠色貝雷帽”駐扎在西德威德弗來肯地區(qū)的軍事基地,而普京當時的工作之一正是收集有關北約和美軍部隊的軍事情報。
尤索爾澤夫稱,當時派駐東德的克格勃間諜根本無法直接滲入這些西德境內的北約軍事基地,他們只能通過招募西德線人的方法收集情報。尤索爾澤夫稱,當時東德情報機關“斯塔西”向他們轉交了許多德累斯頓市民的申請書,要求政府頒發(fā)允許他們的西德親戚過境探望的入境許可證。普京當時的工作之一,就是從這成千上萬封申請文件中,梳理并找出那些住得離美軍軍事基地較近的西德公民,在幫他們獲得探親許可證進入東德后,再伺機從中發(fā)展出可以幫助克格勃監(jiān)視美軍動向的線人。
尤索爾澤夫說:“我們分部當年在西德境內發(fā)展的間諜不超過20個,因為我們付給他們的報酬太少了,常常只有50馬克;其中一些人還是雙重間諜,他們同時領著西德情報機構的薪水。所以當時我們處在極大的壓力中,我們一直不停地招募新的間諜和線人,因為只有擴大間諜網(wǎng)絡,我們才有機會獲得提升。”
尤索爾澤夫稱,當時普京還從德累斯頓科技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中的外國學生中物色潛在的克格勃間諜,那些家庭背景與上流社會或政治人物掛鉤的外國學生尤其受到普京的青睞;一旦被招募,這些學生回國后,將會成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克格勃線人。
當普京招募到外國線人后,就會將其交給另外兩名身份保密的克格勃間諜進行聯(lián)系,這兩名克格勃間諜名義上都是東德警察局犯罪調查部的雇員,但事實上他們只為克格勃服務。為了防止這兩名克格勃隱藏間諜身份暴露,普京一般都要開車到德累斯頓遙遠的鄉(xiāng)下地區(qū)與這兩人會面。
監(jiān)聽東德最高首腦
尤索爾澤夫稱,在德累斯頓克格勃分部工作期間,普京還參與了克格勃絕密的“光束行動”,該行動中克格勃監(jiān)視的對象不再是北約或美英軍事基地,而是他們的東德盟友。莫斯科當時頻頻要求得到有關東德領導層的一切內部信息,以便可以知己知彼,去掉那些不合作的東德官員和“斯塔西”高官。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東德首腦何內克開始疏遠自己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當時他邀請了一些曾經(jīng)在40年前的二戰(zhàn)中駕戰(zhàn)斗機轟炸過德累斯頓的美英飛行員,來到德累斯頓市的山普歌劇院舉行開館儀式,這家歌劇院曾在二戰(zhàn)中被美英盟軍炸毀,當時剛剛重建不久。莫斯科得到這個消息后大為憤怒,作為回應,克里姆林宮立即命令克格勃德累斯頓分部的成員在這家歌劇院中裝上竊聽器,因此當何內克在該歌劇院發(fā)表演講時,克里姆林宮在第一時間內聽得一清二楚。尤索爾澤夫說:“如今看來,這真像是一個非?;闹嚨挠螒??!?/p>
竊取西德“科技機密”
尤索爾澤夫透露,普京在東德工作時還試圖在當時的東、西德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刺探經(jīng)濟情報的間諜網(wǎng),以確保能為莫斯科收集到有用的經(jīng)濟科技情報。此外普京的工作還包括幫助外國克格勃間諜獲得掩蓋身份的假證件,譬如在德累斯頓身份登記局克格勃線人的幫助下,幫助外國間諜偽造護照等。
尤索爾澤夫透露,他和普京當年還干過“科學盜竊”的事兒,一些西德科學家經(jīng)常向東德同行寄一些科學論文,但這些論文在海關就被“斯塔西”給查扣了,并被送到了克格勃分部。尤索爾澤夫說:“任何有關計算機或激光科技方面的論文,都被我們立即拷貝一份送往莫斯科克格勃總部,而總部官員則將它們轉交給前蘇聯(lián)的科學家進行分析———有時候,一些蘇聯(lián)科學家干脆在自己的論文中,直接引用了我們傳過去的論文數(shù)據(jù)。”
從間諜變?yōu)槎砹_斯總統(tǒng)
尤索爾澤夫稱,在普京表面的文雅和謙恭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個人能量,因此當年身在克格勃的普京給上級和同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然而在1991年俄羅斯最動蕩的那段歲月里,普京卻選擇了從克格勃辭職,并打算在列寧格勒當一名出租車司機謀生。
對此段生活普京曾有過回憶:“那時候,多數(shù)人都處于迷茫之中,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我在想,假如我沒被關進監(jiān)獄,我該怎樣賺錢養(yǎng)活我的家人?”我那時想當一名出租車司機,就用我那輛在東德當情報官員時買下的俄產(chǎn)伏爾加轎車。”
然而情況后來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克格勃辭職后的普京當上了列寧格勒(今圣彼得堡)市長安那托里·索伯查克的助理。索伯查克曾經(jīng)是普京大學期間的法學教授,可以說,市長助理之職為普京走上權力之路輔好了第一道臺階。1992年,尚未滿40歲的普京被任命為圣彼得堡市副市長,1994年,普京出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這種現(xiàn)象引發(fā)了俄羅斯新聞界的強烈興趣,當時有記者問市長索伯查克:“您為什么要重用一個克格勃?”索伯查克回答道:“他不是克格勃,他只是我的學生?!?/p>
1999年8月,普京登上了俄羅斯總理的寶座;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宣布辭去總統(tǒng)職務,并宣布由普京任代總統(tǒng);2000年3月27日,普京正式當選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tǒng)。△
(王煒薦自《大眾閱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