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島鏈”,是一個特有的概念,既有地理上的含義,又有政治軍事上的內容。我們中國軍人,特別是海軍軍人,對這個名詞有著一種復雜的感情。第一島鏈是指我國東部北起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第二島鏈是指第一島鏈以外的小笠原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一線。這是冷戰(zhàn)期間,美國及其盟友為封鎖遏制中國,在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鏈形島嶼上,構筑的兩道反華、制華藩籬。當時,我年輕的人民海軍把沖出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作為奮斗目標,幾乎耗盡了兩代人的青春。1976年12月,我252號潛艇首次沖出第一島鏈,到遠海進行訓練,曾受到總部的表彰。當時水面艦艇在第一島鏈外活動、潛艇在第二島鏈外活動,絕對是讓中國海軍引以自豪的大事。
尚末平息的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和全球反恐怖戰(zhàn)火并沒有讓五角大樓忘記西太平洋上這兩道極具戰(zhàn)略意義的島鏈。從6月7日起,有關五角大樓調整加強美軍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軍力配置和軍事部署的計劃接連浮出水面。這一調整將是冷戰(zhàn)以來西太平洋美軍最大規(guī)模的動作,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日美軍事關系密切針對目標更明確
駐日本的美軍要來一個“乾坤大挪移”——把一直駐扎在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炮兵部隊北調到北海道,好讓這支部隊有足夠的靶場實施實彈射擊訓練,從而提高該部的戰(zhàn)斗力;把長期以來一直在北海道舉行、針對前蘇聯的美日超大規(guī)模聯合空戰(zhàn)演習搬到臺灣島對過的沖繩,目的是為美日空軍“參戰(zhàn)”爭得更多的“預警時間”!
據來自外交渠道的消息,駐日美軍即將進行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最大規(guī)模的調整。此次調整的目的是進一步密切美日軍事關系,節(jié)省美軍開支,緩和美軍對沖繩的壓力,增強對西太“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駐日美軍調整的核心有三項:一是駐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重炮部隊北調至北海道;二是美日超大規(guī)模的空戰(zhàn)聯合演習南下轉移到臺灣島對過的沖繩;三是把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的防空司令部遷入駐日美軍司令部所在地——東京西部的橫田空軍基地,實現美日防空指揮統(tǒng)核一體化。
具體地說,五角大樓考慮把駐沖繩的美國第三海軍陸戰(zhàn)遠征部隊炮兵部隊北調到北海道的陸上自衛(wèi)隊矢臼別演習場。該演習場占地16800畝,是日本陸上自衛(wèi)隊72個訓練場中最大的一個。這使得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的火炮射擊演練不再縮手縮腳,能進行18公里的遠程射擊訓練。自1983年起,美第三陸戰(zhàn)遠征部隊就和日本陸上自衛(wèi)隊北方軍區(qū)在北海道舉行聯合軍演,但一直沒有永久性軍事基地,因此,如果這次能在這里設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的話,那么必然會密切日本自衛(wèi)隊與美軍之間的關系。當然了,這也是有阻力的,比如說北海道當地的居民堅決反對美軍炮兵部隊進駐,抗議美軍把火炮實彈射擊場從沖繩移到北海道。
把日本航空自衛(wèi)隊的防空司令部搬進橫田空軍基地理所當然會進一步加強兩國間的軍事合作,因為橫田不僅是駐日美軍司令部駐地,也是駐美空軍第五航空隊的駐地。內部消息人員透露說,讓日本空中自衛(wèi)隊和美國空軍搬到一起的好處是,非常有利于彈道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緊密合作,因為日本政府已經決定購買美制導彈防御系統(tǒng)。日本防衛(wèi)廳的一位高官毫不掩飾地說:“由于政府已經決定要購買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所以通過整合美日導彈防御指揮與控制系統(tǒng)非常符合國家導彈防御和軍事緊急情況的需要?!?/p>
將多年來一直在北海道舉行的針對前蘇聯的“對抗北”超大規(guī)??諔?zhàn)演習南移挪到臺灣對面的沖繩地區(qū)舉行具有極強的潛在針對性。從6月7日開始,美日兩國空軍在沖繩的加手納空軍基地舉行代號為“對抗北04-2”的超大規(guī)??諔?zhàn)演習。這次演習持續(xù)12天時間,演習的目的用加手納空軍基地發(fā)言人,美國空軍第5航空隊少校埃里克·希拉德的話說是:“保持高級別的戰(zhàn)備,進一步增加美日空軍的雙邊協作,提高日本的防御能力。由于沖繩西南端坐落在拿霸空軍基地內,所以這里將扮演起日本防御預警地的角色?!?/p>
那么,五角大樓打的又是什么算盤呢?專家們表示,美日軍事關系的進一步密切可以讓美國在日本保留軍事基地的費用大大節(jié)省。更重要的是,美國要在亞洲培養(yǎng)出一個絕對鐵桿且有實力的代理人,日本最合適不過了。
美軍要在澳北部設立陸??沼柧氈行?/p>
6月8日,澳大利亞多家主流媒體不約而同地證實了傳聞多時的一條消息:美軍果真要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qū)設立一個大規(guī)模的陸??沼柧氈行?,從而加強對澳洲南太平洋地區(qū)的掌控,實際上也等于扣上了第二島鏈末端的最后一環(huán)。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羅伯特·希爾證實了這一消息,幾個月來的猜測終于成真。希爾向媒體透露說,他和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參加亞太國防部長會議期間,達成了一項原則性的協議,允許美軍在昆士蘭或者北方省建立一個陸??杖娪柧氈行模拿离p方于7月份簽署正式協議。
盡管希爾一再解釋說,這個訓練中心是美澳合用的軍事設施,不會讓美軍官兵或者軍事裝備常駐,但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這個訓練中心的多半費用由美國人出。美國人之所以愿意出巨資建一個美澳合用的中心,其實是順應美國國防部長拉氏提出的新設想,那就是新世紀的美軍將從“靜態(tài)防御”轉為“更靈活,更強大,更有21世紀態(tài)勢”的新軍隊。其實,美軍在澳大利亞的存在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比如說松樹峽的美澳聯合偵聽站,美國軍艦頻頻到訪澳大利亞,以及美澳經常舉行大規(guī)模的聯合軍事演習。
霍華德現政府領導下的澳大利亞視與美國保持緊密軍事關系為國家安全和地區(qū)穩(wěn)定之本。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先是與美國簽署了被稱為“星球大戰(zhàn)之子”的國家導彈防御計劃,參加布什提出的所謂阻止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行動,并且加強與美國以及其他環(huán)太平洋國家的軍事合作,比如說6月7日,澳大利亞海軍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智利和秘魯舉行大規(guī)模的“環(huán)太平洋”多國海軍聯合演習。澳大利亞政府還把跟美國的密切關系視為獲得美國先進軍事技術的捷徑。比如說澳大利亞空軍即將裝備美國型的“聯合打擊戰(zhàn)斗機”,海軍的驅逐艦裝備了美國人的“宙斯盾”戰(zhàn)斗系統(tǒng),澳大利亞陸軍則購買了美國新一代的M1主戰(zhàn)坦克。
澳大利亞戰(zhàn)略政策研究所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與美軍進行訓練和演習有助于澳軍提高作戰(zhàn)水平和能力,同時也是美國對太平洋盟友的鄭重承諾。
駐韓美軍要裁1.25萬
韓國外交部北美局局長金塾7日表示,美國在6日舉行的韓美裁減駐韓美軍首次協商中,向韓國政府正式通告,到2005年12月末,駐韓美軍,包括被抽調到伊拉克的3600多名士兵在內,將共裁減1.25萬人。這一裁減規(guī)模相當于所有駐韓美軍(3.7萬多人)的三分之一。
據悉,雖然美國沒有明確表示裁減對象,但預計除抽調到伊拉克的第2師團第2旅以外,還將包括美國第8軍以及第2師的空降兵、炮兵、工兵旅團、各種支援部隊和部分空軍等。作為包括裁減駐韓美軍在內的駐韓美軍再部署框架,雙方確定了加強韓美同盟、提高韓美聯合防衛(wèi)能力、支援韓國自主國防等四項原則。
美方公布在朝鮮半島裁軍三分之一的消息后,韓國總統(tǒng)盧武鉉立即表示不要擔心。據報道,盡管美國政府計劃重新調整其在東亞的駐軍和部隊,但是華盛頓方面重申該國對韓國防務的承諾。不過韓國媒體說,美軍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損害韓國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在有關朝鮮的核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然而,希望減少對美軍依賴的韓國總統(tǒng)盧武鉉則試圖消除民眾對減少美國駐軍的憂慮。當地時間7日,盧武鉉強調說,自我防衛(wèi)的理念和韓國與美國的聯盟能夠互補不足,并承諾他的政府將適當地“考慮”美韓同盟所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和考驗的情況。
對于撤離三分之一的駐韓美軍而引起的韓國民眾的擔憂,美國方面暗示,美軍將會更新一系列新的武器設備,尤其是用尖端武器來彌補因為美軍在人數上的削減而帶來的安全上的削弱。一名美軍官員稱,這其中就包括在韓國部署“愛國者”導彈,以攔截可能來自于朝鮮的導彈襲擊,從而彌補因為美軍撤離而帶來的安全上的擔憂。
(曲銘芳薦自《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