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轉(zhuǎn)眼母親已經(jīng)離世23年了。在這23年里,我從羸弱、困頓、自卑中,成長為有一點成就的新聞工作者。每次站在上海濱海古園她的墓地前的時候,我都會想,她以這樣的勇氣和毅力把我養(yǎng)大,意義何在?她除了給我肉身,還給了我什么?
母親大字不識一個??晌以绞钦橛诔墒欤绞怯X得真正教給我立身之道、深刻影響過我的人還是她。
母親是我26歲那年去世的。因撋仙較孿紓以謁肀咂涫抵淮裊*17年。細想起來,許多隨風(fēng)而去的小事,其實并沒有真正消逝,而是埋藏在我的心底,影響著我的一生,并且注定會以某種方式遺傳給我的孩子。從這個角度說,母親其實是不會死的。
二
關(guān)于母教,我最早的記憶是在5歲。那時候,我非常頑皮,很難管束。母親既要幫助父親開店,又要照料我們,不免顧此失彼。因此,她把我送進幼兒園??墒牵瑳]過多久,她就發(fā)現(xiàn)我沒有以前活潑好動了,又把我接回家。為此,她還和父親吵了架。原來,母親寧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讓我受壓抑。
長大后,每想起這事,我都會覺得驚奇,目不識丁的母親,竟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如今,我之所以不是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之所以有一點獨立思想,有一點創(chuàng)造力,一定和母親早年的教育方式有關(guān)。
三
母親以她和父親微薄的薪水養(yǎng)育了我們10姊妹,這就注定了她要比別人吃更多的苦。
那些年,她總是步行上班,連3分錢的電車都不舍得坐。撊曜勻輝趾時期,她總是給自己撇出一碗近似米湯的稀飯,把最稠的留給父親,不稀不稠的留給我們,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偶爾改善伙食,母親總是站在一邊,微笑著看我們吃。哪個孩子吃少了,她會提醒他多吃些。哪個孩子不敢再舉筷子了,她會把他的碗拿去,舀一勺菜放里面。她總是說她不餓,等我們吃過了才上桌,揀我們剩下的飯菜吃。
那個饑饉的年代,她總是恨不得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給我們吃。從照片上看,那幾年她瘦得很厲害,和從前相比判若兩人,她真是割身上的肉給她的孩子吃了!
四
可是,在她身上看不到這種生活本該賦予她的窮愁和潦倒。她總是鼓勵我們:要爭氣。走路的時候,她腰板挺直,步履堅定,好像什么困難都不能把她壓垮。她非常重視家庭氣氛,再窮的日子也要過得有板有眼,再寒磣的晚餐也要大家圍著桌子吃。
她會用一些來歷不明、類似諺語的順口溜佐證她的生活主張,如“有菜沒菜,弄個大桌子抬抬”,“沒錢買肉吃,睡覺養(yǎng)精神”,“一人吃,爛嘴沿;眾人吃,大家甜”,“要知家中妻,就看丈夫衣”等等。
春節(jié),在外地讀大學(xué)、工作的哥哥、姐姐回來了,家中又熱鬧起來了。每天晚上,做完了該做的事,大家總是圍著半躺在床上的母親談話,談經(jīng)歷、談見聞、談思想、談親情、談家庭安排,久久才散。夜深了,我們實在不忍心讓有失眠毛病的母親睡得太晚。
唉,這樣的夜晚,今生今世再也不會有了!如果有來世,我還愿意投胎為她的兒子,還愿意在這樣的夜晚,圍坐在她的身邊。
五
那是我“上山下鄉(xiāng)”的第二年春節(jié),我從江西農(nóng)村回家探親,在江西某部當(dāng)軍官的姨夫讓我捎許多農(nóng)副產(chǎn)品給姨媽?;疖嚨诌_上海的時候,因我一個人拿許多行李,只好來回搗騰,結(jié)果把姨夫捎的東西丟了。
母親連一句責(zé)備的話都沒有,只是好言安慰。
那些東西的價值相當(dāng)于母親三個月的工資,母親決定照賠。家中很窮,頭一年我下鄉(xiāng),大哥二哥同時分到外地工作,母親為了給我們打點行裝,還借了錢。因此,那個假期我一直被負疚的心情壓抑著,悶悶不樂。母親見我這樣,就說:“這有什么想不開的?你就當(dāng)我們自己吃掉了不就完了!”
母親的慈悲大愛,豁達大度,也在這件事情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六
母親并不因為子女多、負擔(dān)重而流于粗疏。10個孩子的思想,10個孩子的需要,她都了然于心,分輕重緩急逐一解決。每個孩子都能說出許多感人的故事,都認為母親最愛的是他。但母親度過多少不眠之夜誰知道?
如前所述,有好多年,我因身體羸弱、陷在農(nóng)村而變得非常自卑,見人羞怯、慌張、語無倫次。有一次,一位漂亮的中學(xué)時代的女同學(xué)有事到訪,我的“毛病”暴露無遺。女同學(xué)走后,我生怕母親提起這事,企愿她什么都沒有看見。幸運的是,母親果真沒有提起這件事,好像她真的什么都沒有看見。
直到有一天,我要辦一件對我非常重要的事,要見一位重要的人物。出門前,母親叮囑我:“見了人家,要聽人家把話說完再開口,不要急。話要慢慢說。”我才猛然意識到,那天的情景并沒有逃過母親的眼睛。只是,她不愿意正面和我談這個問題,她怕傷我的自尊心。
唉,母親,因為有我這個格外窩囊的兒子,你的心一定被悄悄地灼痛過許多次!
七
因為有這樣的母親,在那陰霾的年代,我們的心并不灰暗。我們也曾自卑,但從沒有自暴自棄。我們都上了大學(xué)、或為了減輕家庭負擔(dān)上了中專,都成了對社會有用的人,都為母親爭了氣。
母親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她每一個孩子呆的地方去看看他們是怎么生活的??墒?,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變使之落了空。
母親患的是白血病,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期。最后的時刻,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還在農(nóng)村的我,曾以嘶啞而微弱的嗓音交代我二姐:“我要是不行了,你要好好照顧他?!边@個場景,是被剛好走進病房的我看見的。那一剎間,我的心被一萬支箭穿透了。我奪門而出,站在空曠的走廊上號啕大哭。
到殯儀館見最后一面,我躊躇著不知該送她老人家一件什么。我的口袋里只有幾角錢。最后,我買了一塊手絹。我想,這可以成為從此長眠地下的母親的貼身之物,當(dāng)她思念她的孩子們的時候,還可以用它擦一擦淚水。我把這塊手絹悄悄地塞到她老人家的手心里。
最后的時刻,我只能有這樣的表達。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為她養(yǎng)老送終。
八
母親走后第二年,我直接從農(nóng)村考上了大學(xué)。但我絲毫也高興不起來,只有無盡的悲哀,因為最應(yīng)該和我分享快樂的那個人已經(jīng)走了。
那幾年,我,一個思想快要成熟起來的年輕人,一直在思考文章開頭提到的、在別人看來也許是愚蠢的問題:母親以自我毀滅般的犧牲精神撫養(yǎng)我們,意義何在?我應(yīng)該以什么方式紀念她?為了她,我應(yīng)該怎么度過一生?僅僅是謀一個好職業(yè),吃好,穿好,還是要為千千萬萬像她那樣的人做些什么?
上帝啊,你以這樣決絕的方式召回母親,就是為了給我這個啟示嗎?
母親走了,我的生活之路也永遠地改變了??墒?,無論我走在哪里,我的心永遠停留在濱海古園那塊寂靜的土地上。因為,那里睡著我魂牽夢繞的母親,那是我回家的路!
(責(zé)編 關(guān)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