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一代儒商”朱子柳對妻子和幼子朱俊說:埋在庭院墻角的那壇金子是祖上的積蓄,足夠后輩幾代人吃用??稍谶@兵荒馬亂的年景,我們不能動。祖上的陰德,我們?nèi)羰夭蛔。蜁艿摹?/p>
一晃半個世紀過去,朱俊始終沒去動過那壇金子。50年風云變幻,社會變革始料不及。朱俊也確無把握守住那壇金子。便把心中的秘密同金子一樣深深沉埋。
雖說祖上留下的千畝土地和萬貫家財皆被政府沒收,朱俊一夜間從資本家的大少爺淪為貧民,日子過得極其艱難,但深藏于心底的巨大財富是朱俊隱忍生活的最大信念。連朱老太太也一路高歌猛進地活進了80歲,且依舊耳聰目明,身體硬朗。
直到朱俊的三個兒子都成家立業(yè),老朱要舉家搬遷進城了,朱俊才召集全家人,在一個夜晚動手“掘?qū)殹?。但直到下半夜,一挖再挖,一直挖到了墻根,全家人對祖上感恩的誠恐誠惶也沒有變成一個巨大的驚喜。朱俊的三個兒子開始懷疑朱老太太的言之鑿鑿了。
朱老太太便在“子孫不肖,沒福,守不住”的長嘆中溘然而逝。令全家人在悲痛之余,更平添了一份對祖上妄言的憤懣。
做過小生意的朱俊畢竟不像母親那樣迷信,朱家?guī)状说陌l(fā)家史和持家理念深深地影響了他,他是有思想的。他在辦完朱老太太的喪事后,召集全家人說出了自己考慮很久的見解。金子是有的,因為我清楚地記得你們爺爺說過這樣的話。朱俊精明了一輩子的雙眼閃爍著智者的光芒:試想,若沒有這壇金子支撐著我們這個家,我和你奶奶靠什么把遭的那么多罪、受的那么些難像“野菜團子”一樣生吞下去?那些年我靠什么像狗一樣地活過來?你們兄弟三人指望什么能上學念書,成家立業(yè)?你爺爺留給我們的“這壇金子”,確實是幾代人吃用不完?。?/p>
朱俊的三個兒子對父親這番閃爍著“金子般光澤”的話心悅誠服,他們感動爺爺對后輩人的用心良苦。感嘆爺爺不愧是“一代儒商”,朱子后人!作教師的小兒子甚至概括地總結了父親的話:祖上留的“金子”就是指生活的信念!生活的信念,有信念的生活,確比金子還要重要?。?/p>
作為朱家的近親,我當然愿為朱俊金子般的生活信念樹碑立傳。但作為一個故事的真實記錄者,我必須實話實說。事情很快有了轉折———
朱家搬到城里不到半年,從老家傳來消息,說是一家建筑公司真從朱家的古宅基上挖出了大量金銀珠寶,被眾民工一搶而空。公安機關雖已介入,但恐已無法追回云云。
消息是千真萬確的,因為這事已上了電視。更有相熟的親戚來說,挖出金子的地方,和半年前老朱家的挖掘之地,僅差一镢土!
朱家的每個人心里便打翻了五味瓶,幾乎把腸子悔斷,但已全然無用。正如朱老太臨終所言:子孫不肖,沒福,守不住。特別是做教師的小兒子,還根據(jù)朱俊的描述,計算出了金壇子的容積,再由黃金的比重和比價算出,朱家一下失去的財富,竟有千萬之巨!
不久,朱俊在失去“千萬巨財”的沮喪和兒子們的埋怨中郁郁而終。恪守一生的生活的信念如閑置于角落的舊花瓶,竟不禁一壇“莫須有”金子的傖俗一擊。
你的生活信念是否有金子般的光澤閃爍?在實實在在的得失間,可堪“金子”的傖俗狙擊?
不要輕易地回答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