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6日,八寶山第一告別廳,哀樂,挽聯(lián),肝腸欲碎的哭聲。1000多名黨政干部和平民百姓向溘然長逝的湖南省委副書記鄭培民作最后告別。
送別的隊伍散盡之后,楊力求輕輕地撫摩鄭培民冰冷的臉,啜泣道:“老鄭,力求有幸,跟了你30年,你的柔情蜜意足以讓我回味一生,溫暖一世……”
13666步,他把愛情一步步帶向光明
上個世紀70年代初,曾在湘潭花鼓戲劇團當演員,又轉崗進市新華書店當營業(yè)員的楊力求天生麗質,23歲的她婉言謝絕了許多人給她的提親,非常冷靜地定下三條擇偶標準:因為自己只有小學文化程度,對方的文化水平一定要高;因為自己漂亮,對方不一定要長得帥;因為自己在劇團里呆過,對方一定要老實,讓人放心。
楊力求的二哥楊振湘在湘潭電機廠當車間主任,心里總惦記著給妹妹張羅對象。一天,他把從吉林大學畢業(yè)分配到廠團委工作的鄭培民請到家里做客。
楊力求近距離地觀察著鄭培民:他穿一件盤扣的、藍布中式的、已洗得發(fā)白的對襟棉襖,人長得一臉老實相。她不禁竊喜:“他正合乎我的三個條件。”
一天傍晚,鄭培民突然單獨來見楊力求。楊力求將他帶進雨湖公園,開門見山地告訴他:“在與你談朋友之前,我首先要把我爸爸的情況告訴你。他曾干過幾天國民黨軍隊的軍需官……”
鄭培民制止:“我全都知道了!”
楊力求將信將疑:“你不怕因為我而影響前程?”
鄭培民回答得很干脆:“我喜歡用行動說話!”
當時,鄭培民和楊力求的工作單位隔著湘江,相隔7公里。鄭培民每周過江去見楊力求,有時過了晚上9時搭不上公共汽車,就得步行回去。
有一天,鄭培民突然問楊力求:“你猜,從我們廠到你的宿舍要走多少步?”
楊力求搖搖頭。
“7公里,一共是13666步!”
“啊?”
“我每次來看你,左手記大數(shù),右手記小數(shù),就統(tǒng)計出來了?!?/p>
他們在愛情的行走中,不知不覺過了快一年,可鄭培民仍閉口不提結婚的事。
1972年10月,鄭培民準備回吉林老家探親,楊力求說:“等結了婚,我跟你一起回去?!编嵟嗝襁@才恍然大悟:“對,力求,我們該結婚了!”
他們選擇了當時很時興的旅行結婚,回東北老家見公公婆婆。
新婚之夜,鄭培民對楊力求一諾干金:“力求,也許這輩子我不能給你別的更多的東西,但我會盡全力給你柔情蜜意……”
快30年了,她的挑戰(zhàn)者沒出現(xiàn)
婚后,鄭培民、楊力求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鄭培民于20世紀80年代初到清華大學上了一年半研究生班,而楊力求仍舊是小學文化程度;鄭培民先后當上市委副書記、書記,州委書記,副省長,省委副書記,而楊力求始終是書店的小職員。盡管如此,楊力求很自信而智慧地駕馭著婚姻之舟。
1993年,鄭培民提任為副省長,全家搬到長沙。從省委大院到楊力求上班的新華書店要走40多分鐘的路,若坐公共汽車得轉換幾趟,偏偏她又不會騎自行車,只好每天來回步行。她每天步行回家給丈夫做中飯。鄭培民覺得妻子太辛苦了,曾多次提出:“到機關食堂吃就行了?!笨蓷盍η髨詻Q不同意:“老鄭,為你做飯是我做妻子的樂趣啊!每天中午,我倆相向而坐,互相給對方夾菜,那是天底下用什么也換不來的幸福啊!”“對,其樂融融!”鄭培民也幸福地感嘆道。
下午2時15分,她準時叫醒丈夫,然后再去上班。有時遇到大雨天,司機執(zhí)意要送她,她都堅決婉拒:“這是老鄭的專車,我不能坐……”
鄭培民心知妻子每天步行回家十分辛苦,一次去北京出差,給妻子買回了一大摞布鞋,說是要讓妻子在風雨路滑的途中走得更穩(wěn)一些、更舒服一點。
因為家有賢妻良母,鄭培民由一介書生成為省委副書記,他們的一對兒女,一個是博士,一個是碩士。為人妻,為人母,楊力求都很有成功感、價值感。到了生命的秋天,她常打趣地對丈夫說:“老鄭,你要鬧出點兒緋聞來,我給你發(fā)獎金。唉,要說這輩子有點兒遺憾的話,那就是我們在一起快30年了,我一直等著挑戰(zhàn)者,可是尋遍三湘無對手啊……”
為妻子包頓餃子,是每年除夕夜他必做的作業(yè)
鄭培民當選為副省長的第一個夏天,有位老領導過80歲生日,鄭培民帶著妻子一起去賀壽。臨出門前,楊力求只簡單地梳了一下頭,上身穿一件的確良襯衣,便跟丈夫出門了。在老領導的家里,鄭培民夫婦遇上了另一位領導及夫人。那領導夫人打扮得雍容華貴,她看見楊力求穿得土里土氣的,便將楊力求拉到一旁好意地開導說:“楊姐,你現(xiàn)在是省長夫人了,在這些地方走動,得有一身好行頭……”楊力求啞然。
回到家里,楊力求將那領導夫人的“忠告”告知丈夫,鄭培民說:“別去和人家攀比,我們都是平民出身。你的穿著只要在我這里通過就行了?!?/p>
鄭培民在湘潭市當書記的6年里,只要不是外出開會和下鄉(xiāng),每到星期天,人們準能在離市委家屬院不遠的菜市場看到他挎著菜籃子買菜的身影。
又一個星期天,鄭培民剛要出門買菜,被妻子堵住了:“老鄭,不許你再去。買菜是我們女人的事?!?/p>
“過去在電機廠上班,我不也一樣去買嗎?”“現(xiàn)在不一樣了。你如今是市委書記?!薄皶浺彩瞧狡匠35娜??!编嵟嗝裾J真地說,“平時所有的家務都是你一肩挑,到了星期天,我分擔一點也是應該的。再說,到菜場買菜,我能從底層了解民情和物價啊?!?/p>
30年來,鄭培民一如既往要做的事就是在除夕之夜為妻子包一頓餃子。每逢那天,他都親自到菜市場購買白面、肉餡、佐料,回到家里,從洗菜、剁餡,到和面、調味,直至搟皮、包餡,都不允許別人插手。
楊力求閑不住要幫丈夫的忙,卻被丈夫拉到客廳的沙發(fā)上坐下:“力求,我求你安安心心地坐下看春節(jié)晚會。你一年忙到頭,這一刻,你該享受享受。”等餃子包好、煮好,熱騰騰地端到桌子上時,他來不及吃一口,又出去給在崗位上值班的同志拜年了。
大寫“情”字,夫妻之情深似海
2002年春節(jié)的鞭炮聲剛沉寂下來。
鄭培民奉中央之召,前往北京參加十六大的籌備工作。
走的那天,正是元宵前夕,楊力求精心做了幾個菜為丈夫餞行。
坐到餐桌前,鄭培民滿懷歉意地說:“力求,你是我的妻子,我非常愛你,只是我欠你的太多,來世你做男的,我做女的,我來報答你?!?/p>
見專車已停在樓下,鄭培民提起行李準備出門,看了一下寫字臺,突然把包放下:“力求,還有—樣東西你沒放進我的包里?!?/p>
“不會吧?!睏盍η笮α?,“給你收拾東西時,我已檢查過好幾遍了?!?/p>
鄭培民搖了搖頭,朝妻子溫柔一笑,轉身去書房的寫字臺前,抓起嵌在小塑料框的黑白結婚照揚了揚:“力求,就是這個?!?/p>
楊力求心中一股熱流奔涌。自1990年丈夫調任湘西州委書記始,只要出門,無論是在省內外出差,還是到歐洲、北美等國家考察,他都將這幀結婚照帶在身邊。
年輕的下屬曾茫然不解:鄭書記怎么總是帶著這幀結婚照?他們老夫老妻的,感情竟如此熾熱!
鄭培民解釋道:“力求跟了我多年,從來沒有跟我出去風光過。我如今在位,也不可能帶著她走來走去,只能帶這幀照片,讓她跟著我走,我看到的,她也就看到了。”
1990年夏天,楊力求送丈夫到湘西赴任,路經張家界時,她被旅游用品攤上的一塊普通石頭雕成的小擺設吸引住了,那石頭正中雕刻著一個大大的“情”字,左上方刻著蘇東坡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小擺設刀法、雕功和制作工藝都很粗糙,不過寓意甚好,楊力求將這小擺設買了下來送給丈夫。鄭培民把這小擺設當做了寶貝。他在給妻子寫信時說:“力求,看到它,猶如有你在身邊相伴。長相憶,長相思,我會對你更好,對這個家庭更負責任?!?/p>
翌年的元旦節(jié)前,楊力求與同事們一起上街買賀卡,發(fā)現(xiàn)一張賀卡上寫滿了火辣辣的語言,與她的心思很吻合:“愛在深秋——記不得有多久沒見你,你知否我的世界多寂寞。我想告訴你,我心中的小秘密,就是:我在想念你!”她拿在手里反復讀著,愛不釋手。同事湊過去一看,戲謔說:“楊力求,我們敢打賭,你不敢寄給你老公!”沒想到楊力求毫不遲疑地將賀卡買了下來,并當著大家的面寄給了丈夫。
鄭培民在元旦鐘聲敲響的那天晚上,收到了妻子第一次寄來的賀卡,激動不已。在當晚的日記中,他把賀卡的內容全部抄在日記本上,然后寫道:“今年我要留在湘西過元旦,這樣就不能回家和妻兒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了,心里真是非常想念他們。在湘潭的妻子也在想念我,今天我收到了她寄來的賀年卡,表達了她的思念之情。這張賀年卡也真實表達了我們之間真摯的愛情,我將永遠地把心和她連在一起?!?/p>
調省委工作后,鄭培民將那個小擺設精心包裝,帶到長沙,擺放在自己書房最醒目的地方。至于那張賀卡,就與他的學歷證書和證件放在一起,珍藏在小皮箱里。
部屬都羨慕鄭培民對妻子一片柔情。鄭培民謙遜地說:“這沒什么呀,共產黨人來自人民,最懂民情人心,倘若對妻子都不愛,還奢談什么愛江山、愛眾生?”鐘情于妻子方能情鐘于蒼生。鄭培民對妻子的柔情蜜意早已浸入他的一生。
(中生、金衛(wèi)東、活力、牟大裕、張鳳祥、聶勇、蘭貴昌薦自《家庭》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