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邦同志說過,新聞是姓新的。\"新這個字有兩層意思,一個是時間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個是內(nèi)容,它是新鮮的,人民關心的重要事實。\"由此可見,做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是何等的重要。
首先要樹立嗜新意識。嗜新,就是極端地喜新厭舊,對新生、新鮮、新奇的事物嗜之如命,而對舊聞、套話、陳詞、濫調(diào)深惡痛絕。極端地喜新厭舊,是創(chuàng)新意識強的表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新聞工作者必須精心追逐內(nèi)容是第一次出現(xiàn)的事物,傳遞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一信息\",時效上是第一個報道的,道理上是第一次闡述的……這些結合起來,就構成了記者夢寐以求的\"純粹新聞\"。前蘇聯(lián)名記者波列伏依在戰(zhàn)地采訪中,冒著槍林彈雨,抓到了\"第一次\"出現(xiàn),并首次報道的許多重大新聞,而轟動全蘇,成了同行們學習的榜樣。
其次是樹立求異思維意識。求異,就是指對現(xiàn)象差異的思考,目的在于揭示已知和未知,已報道和未報道之間的差別。通俗的說法,叫做\"反過來想一想\"。許多名記者正是有了這種追求,從而在寫作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讀者看到他們的文章,不看署名也知道是誰的手筆。比如鄧拓的雜文、范長江的通訊、李普的新聞、柏生的專訪、徐遲的報告文學等,這些名家的作品,沒有不充滿求異思維意識的閃光。
再次是競爭意識。競爭,對新聞而言,就意味著\"搶先\"。新者,往往只有一個,惟捷足先。得者,是勝者。誰落后了,誰就沒有份。所以,我們說競爭是新聞工作的規(guī)律之一。誰加入了新聞工作者的隊伍,誰就意味著和千萬個創(chuàng)新者展開\"時時刻刻都要見一下高低的競爭\"。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是不可能在新聞創(chuàng)新中爭先得勝的。
沒有創(chuàng)新,便沒有新聞。創(chuàng)新意識的自我培養(yǎng),沒有其他辦法,無論從哪方面入手,都離不開一個\"學\"字,只有勤奮學習,勤奮實踐,勤奮鉆研,自己給自己加壓,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新聞采訪的戰(zhàn)場上,做到\"旗開得勝\",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