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的8月14日,弱小的中國空軍在杭州灣上空,首次和“所向無敵”的侵華日軍航空隊展開空戰(zhàn),這場罕見的“空中肉博”,幾乎震驚了整個世界,最終導致日本海軍航空大佐右井義剖腹自殺。
上千架飛機哪里去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大批日機轟炸我國重要軍事目標。蔣介石準備動用空軍迎戰(zhàn)。蔣介石估計能投入作戰(zhàn)的飛機起碼有1300架??僧敽娇瘴瘑T會主任周至柔打開空軍實力布置圖時,蔣大吃一驚:能用的飛機僅有這個數(shù)目的零頭——300架。
“上千架飛機哪里去了?”蔣介石怒不可遏。當時由于國內(nèi)還無法生產(chǎn)飛機,只能從外國購買不僅價格昂貴,且世界飛機制造業(yè)發(fā)展迅速,一種新機種問世不到兩年,往往會被另一種更先進的飛機所取代。這樣買不勝買。擔任航空委員會秘書長但對空軍一竅不通的宋美齡,想了一條“妙計”,暫不購買飛機,把空軍的經(jīng)費存進香港銀行,用現(xiàn)行飛機維持正常訓練。實際上從1935年起,空軍就停止了新機補充。直到時局緊迫時,宋和周至柔才慌忙向國外訂購飛機,卻為時已晚。海岸線被日軍封鎖,飛機根本無法進入國內(nèi)。
首戰(zhàn)大勝
面對壓鏡的數(shù)千架日機,蔣介石始終不敢動用這支弱小的空軍。當時對上海守軍威脅最大的,是由日本“出云”艦為旗艦的第三艦隊。他們不僅用艦炮支援日軍在虹口的陸上行動,同時還掩護和護送后續(xù)部隊在上海登陸。因此,攻擊日本軍艦成了空軍最重要的任務(wù),當局決定,讓駐守在南昌的飛行第四大隊飛赴杭州筧橋,轟炸敵艦。
8月14日,當大隊長高志航帶著一群“霍克三”式飛機,低飛蕪湖上空時,地面空軍總部通報說接到海岸防空監(jiān)視哨的報告,發(fā)現(xiàn)13架日軍重型轟炸機,在驅(qū)逐機的護航下向杭州灣撲來。
不久,機身涂著迷彩、機尾漆著血紅太陽標志的日本鹿屋航空隊出現(xiàn)了。高大隊長一馬當先,迎著日軍長機猛撲上去,日機也毫不示弱,迎頭沖來。眼看兩機要同歸于盡,日機嚇得趕忙躲避。就在這一剎那,高志航“咬”住了敵機的“尾巴”。再近些,直到看清了日機飛行員的后腦勺,他才射出一串閃光的子彈。接著敵機應聲火起,一頭扎進了滾滾的錢塘江。
此時,中日戰(zhàn)機攪做一團,日本飛行員吃驚地發(fā)現(xiàn),中國人簡直像發(fā)了瘋。盡管飛機性能遠不如他們,攻擊卻兇猛異常,稍處不利態(tài)勢就撲向?qū)Ψ阶矙C,這簡直是一場“空中拼刺刀”。自稱“打遍天下無對手”的鹿屋航空隊,一時手忙腳亂。就連幾個“飛行王牌”也僅有招架之力,清醒的倉皇逃遁,被甩暈的分不清東西南北,醉漢般拼命旋轉(zhuǎn),隨著“轟!轟!”幾聲悶響,又有兩架日機被打得凌空爆炸。直到油快用盡,中國飛行員仍玩命地纏住日機兇猛吞噬。15時40分,油盡燈亮的中國飛機紛紛降落,日機借機慌忙逃竄。我英勇空軍首戰(zhàn)告捷,6比0,大勝日本空軍。
第二天,日軍集中了“八八式”、“九四式”、“九六式”等多種機型的大編隊傾巢出動,六十多架飛機殺氣騰騰的前來報復。不料,中國空軍早有準備,一頓迎頭猛打,17架日機被擊落,其余落荒而逃。中日首次空戰(zhàn)不久,日本鹿屋航空聯(lián)隊隊長、海軍航空太佐石井義剖腹自殺?!?/p>
(楊華薦自《山西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