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舊稱廣陵,歷史上有隋煬皇帝大興土木、東巡以觀瓊花的繁華,唐代則有高僧鑒真為了文化交流,六次東渡日本的不懈追求,還有明末清初,史可法誓死抵御清軍的壯烈……其風(fēng)景名勝瘦西湖、平山堂、廿四橋似乎向人們傾訴著悠悠歲月。文化積淀異常深厚的揚州,至上一世紀(jì)(20世紀(jì))之初,形成了全國的象棋古都。
棋友們最為熟知的是周德裕、竇國柱、朱劍秋“揚州三劍客”,而在此之前,棋壇人才輩出的揚州,推出過王浩然、周煥文、張錦榮這老一輩“揚州三杰”。
周煥文,字少榮,約生于19世紀(jì)70年代,他職業(yè)是中醫(yī),醫(yī)術(shù)之外,周翁精于象藝,據(jù)載“周翁好戰(zhàn),曾于諸多名手周旋,戰(zhàn)績斐然”。揚州昌盛的棋藝活動,也得助于當(dāng)時揚州巨商“棋孟嘗”張毓英,張宅儼然是棋壇聯(lián)絡(luò)之大本營,即便潦倒不堪之士,但有楚河漢界一技之長,便被敬為上賓,食(當(dāng)然有酒有佳肴)宿衣著不愁,只管于張宅橫車躍馬,競技而爭獎金。
周煥文先行喜架中炮猛攻,與他生性耿介、脾氣急躁有關(guān)。他與有“絲綿老虎”之稱、喜用屏風(fēng)馬的張錦榮爭鋒,原來互有勝負(fù),但在張方先行,弈出先手屏風(fēng)馬,而周翁仍執(zhí)拗地以后手中炮布陣,往往吃虧。后來,張毓英宅設(shè)擂臺,邀請之臺主即為棋風(fēng)柔中見剛、穩(wěn)健綿密的張錦榮,臺主前的二名先鋒則是在揚州有名的“哼哈二將”楊萬源和朱錦堂。周煥文雖屢挫先鋒將官,但失利于張臺主,心中不免郁悶難平,一氣之下,遂挾歧黃之技赴“十里洋場”的上海發(fā)展,這已是20世紀(jì)20年代初了。
上海灘,周翁開始了新的生活,他上午受聘在老西門破弄廣益善堂行醫(yī),施診給藥,為貧民百姓排憂解難,下午則去城隍廟四美軒茶樓品茗論弈。當(dāng)時城隍廟已經(jīng)十分熱鬧,商店鱗次櫛比,游人如鯽,比之北京的“天橋”與南京的“夫子廟”似有過之而無不及。“四美軒”在城隍廟后東側(cè)的環(huán)龍橋畔,此處有售樂器的、賣古畫古董的,以及玩把戲賣蛇藥治跌打損傷的,還有問卜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洋洋大觀。四美軒茶樓一日三市:上午有江南絲行樂師彈奏、書畫文物交易;中午棋客手談;晚上則蘇州評彈演出,可能“經(jīng)理”們有意識地集“琴棋書畫”四大古典文化藝術(shù)于一堂,名曰“四美軒”。
周煥文之名,乃震動大江南北的棋壇泰斗,他一坐鎮(zhèn)四美軒,便招來不少棋迷,最初他有求必應(yīng),給予指點輔導(dǎo),后來因人數(shù)眾多,于是周翁只能有所選擇,并改為講課的形式,這期間,軼事諸多,今簡記于下:
1921年仲夏,湖北名家羅天揚赴滬角逐,因慕名周煥文,某日午后專程去四美軒茶樓拜會。他倆相見,執(zhí)手互道久仰之后,卻見上海書畫商唐伯龍正與一棋友對局,據(jù)云唐已連失兩城,周翁十分關(guān)注唐君之戰(zhàn),湊近審視……當(dāng)收兵之際,即復(fù)盤分析變化,對唐伯龍說:“這第三局,你如果沖車進馬,棄子攻殺,便告功成?!碧拼穑骸鞍パ剑沂怯涀∧系慕虒?dǎo)‘臨殺勿急’,故而先補了士?!?/p>
周翁目光炯炯,面容嚴(yán)肅道:“兵貴神速,戰(zhàn)機稍縱即逝,關(guān)鍵時刻你卻走閑著,喪失良機!至于我所說‘勿急’,并非‘勿殺’,作為一個棋手如果沒有殺勁,那就只有坐以待斃了?!?/p>
此一席話,四座嘆服,羅天揚更為心折。他欽慕之余,便邀周煥文撥冗于枰上指教,于是便有了唐伯龍之作東,周羅挑燈夜戰(zhàn)之余興。據(jù)云那天周翁棋思敏捷,著法精妙入微,而羅天揚可能酒興濃而棋力遜,結(jié)果拱手稱臣。
作為書畫商的唐伯龍亦善于丹青,他即興繪制了一幅“周羅對弈”圖,可惜在“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期間,因舉家避戰(zhàn)火而丟失了。
至于上文提到的“臨殺勿急”乃周翁講課中經(jīng)常的教誨,他對自己的愛子,以后成為七省棋王的周德裕是這樣告誡的:“吾子德裕常與諸多名手對局,因考慮不周,遇有攻殺之機,急于求勝,往往攻敗垂成,其實發(fā)現(xiàn)了殺勢,更須審慎走子。為了告誡,我特意在他手掌上寫了‘臨殺勿急’這四字,果然十分有效?!?/p>
而周翁與其愛徒,亦揚州人氏,后成為象棋、圍棋“雙槍將”的竇國柱,外人只道是“名師出高徒”。實乃“嚴(yán)師出高徒”,據(jù)云某日,書畫商唐伯龍專程登門拜訪周翁,卻見周正與竇國柱紋枰對壘,竇見有客至,欲起身奉茶敬煙,周搖頭揮手制止。1個多小時后局終,周翁仔細(xì)復(fù)盤,精辟地指點局中得失關(guān)鍵,真可謂明察秋毫、一絲不茍。接著,周翁親自斟茶奉唐伯龍說:“今天您來得正好,就拿方才的情況來講,弈棋貴于專心致志,古之‘通國之善弈者’弈秋,教徒有‘不專心致志則不得矣’,一個‘一心思鴻鵠將至,欲張弓搭箭以射之’,學(xué)弈便一無所成,弈棋須將一切置之度外,借日揚州王浩然與張錦榮對弈時隔壁失火,他倆卻無動于衷,抱頭凝神沉迷局中,遂成大道。而方才于兩軍對陣之際之國柱,見您到來,居然還想起身接待,簡直犯了一個大錯!今后切切注意啊!”一席話不僅說得竇國柱俯首唯唯,就連唐伯龍也心悅誠服。
周煥文約于20世紀(jì)30年代仙逝于上海,時“棋壇總司令”謝俠遜因與之生前契洽,為之親作挽聯(lián),其中有“更得何人能對壘”、“撫懷數(shù)耆舊”、“誰知隔夢黃泉”等語,惟遍閱周翁對局,未見與謝老交戰(zhàn)的記錄,不知何故。再者,周翁對局流傳甚少,揚州張毓英編纂的《象棋萃鯖》以及周德裕著的《象戲勾玄》二書內(nèi),雖有刊載,僅一鱗半爪耳。30年前,筆者棋友、多屆揚州市冠軍汪恩灝君曾捎來那個時期揚州對局近百則,竟無一局周煥文所弈,本文末,就與讀者諸君共同欣賞周翁與有“神馬”之譽的王浩然的一局吧。
周煥文(先勝)王浩然
仙人指路對飛象局
1、兵三進一 象3進5 2、馬二進三 馬2進4
3、兵七進一 馬4進6
紅沖七路兵似嫌漫不經(jīng)心,因以下黑可棄3路卒開出右車。
4、炮八平五 卒7進1
紅方架中炮,可能按捺不住性子,如改走相三進五較穩(wěn)。
5、炮五進四 士4進5 6、相三進五 卒7進1
7、相五進三 馬8進7
第五回合紅發(fā)中炮,雖得一卒,易落后手,應(yīng)改走馬三進四較好。這一回合,黑方“神馬”王浩然算度精深,如改走馬6進5,相三退五,馬5進6,車九進一,馬8進7(如馬6進8,車一進二捉還一子),炮五平三,黑無收獲。
8、炮五平四 卒9進1
紅平炮壓馬,不如改走炮五退二較妥,黑如不沖卒,可改走馬7進8,炮四退四(如炮二進五馬8退6,紅失相),馬6進5,炮二進五(如相三退五,馬8進7,黑優(yōu)),馬5進7,炮二平八,馬7進6,帥五進一,馬6退4,帥五平四,車1平2,黑大優(yōu)。
9、馬八進七 車9進3 10、炮四退二 車9平7
11、相七進五 馬6進5 12、炮四平五 炮8進4
13、車九平八 炮2進4 14、仕四進五 炮8平6
第12回合紅平炮擋馬,精確,如貪痛快改走兵五進一,黑可考慮馬5進7換雙相,紅有顧忌,這一回合黑平炮華而不實,忽略了紅下著躍馬保相攻車的好著。
15、馬三進四 車7平8 16、炮二平四 車1平4
17、車一平三 車8進3 18、炮五進三 象7進5
19、兵五進一 馬7進8
可能黑方對戰(zhàn)局估計樂觀,第17回合升車兵行線,有嫌粗糙。應(yīng)改走炮6平8,紅如炮五進三,象7進5,兵五進一,炮2平9,黑不懼。這一回合黑進馬仍嫌輕率,應(yīng)改走炮6平9,兵五進一,車4進3,馬四進六,卒9進1,馬七進五,車8退2,馬五進四,馬7進6,車八進三,馬6退8,車八平五,馬8退6,黑尚可抗衡。
20、車八進三 馬8進6 21、炮四進二 馬5退7
22、車三平四 炮6平3 23、炮四進二 車4進3
24、兵五進一 車8平9(圖)25、兵五進一 車4平5
上一回合黑車殺兵,麻痹,應(yīng)改走車8平4,在下風(fēng)中爭取謀和機會為好。如圖形勢,紅中兵推進,或得子,或得中象,精妙!想本局第8回合,黑方錯過了駕馭“神馬”的機會,以后雖于進取著眼,一味糾纏,卻反露破綻,紅方功力深邃,瞄準(zhǔn)戰(zhàn)機,終得子獲勝。
26、炮四退三 車5進4 27、車八平七 馬7進5
28、炮四平二 馬5進7 29、炮二進六 象5退7
30、車七平一 馬7進9 31、馬七進六 車5退2
32、馬六進七(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