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初,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不僅震動了日本,還震動了蘇聯(lián)。蘇聯(lián)認為,美國擁有原子彈,意味著對核武器的壟斷,更意味著蘇聯(lián)受到核威脅。于是,蘇聯(lián)領導人斯大林決定,蘇聯(lián)必須盡快研制出原子彈來。
其實,早在二戰(zhàn)中蘇聯(lián)就從秘密渠道知道美國在研制原子彈了,而且,蘇聯(lián)還獲取了大量原子彈研制的秘密,只是前蘇聯(lián)苦于戰(zhàn)爭,一直沒集中最大的精力研制自己的原子彈?,F(xiàn)在,二戰(zhàn)結束了,美蘇將進入激烈的競爭,因此,蘇聯(lián)需要強大的核武器。1946年,前蘇聯(lián)在莫斯科東部400公里處建了一個核基地,名叫阿爾扎馬斯-16,一批核科學家受命前來研制原子彈。這顆原子彈將是前蘇聯(lián)的第一顆,因此,前蘇聯(lián)政府高度重視保衛(wèi)工作,斯大林責成克格勃(當時叫做國家安全部)頭目貝利亞全面負責。貝利亞領旨后,不敢絲毫馬虎,對原子彈研制工作采取了極為嚴厲的保衛(wèi)措施。
放眼望去,這個250平方公里的基地四周,鐵絲網(wǎng)纏繞,給人以一種冷清而又神秘的感覺。走近細看,那鐵絲網(wǎng)竟是倒鉤刺的,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不僅如此,該基地周圍崗哨林立、戒備森嚴。一般人員走到附近,根本就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更有甚者,一些人遠處路過時便迅速地躲開,唯恐自找麻煩。阿爾扎馬斯-16成了孤島,一座可怕的孤島,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孤島。
不僅如此,貝利亞還規(guī)定,未經(jīng)允許,任何核科學家不得與其它人談及自己的工作。平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核科學家不允許離開這兒。貝利亞對重要核科學家采取了特別的保衛(wèi)措施,庫爾恰托夫、哈里頓等重要人員都配有衛(wèi)兵。衛(wèi)兵們可謂盡心盡職,整日與主人形影不離,不管主人走到哪兒,衛(wèi)兵都跟到哪兒。不僅如此,貝利亞還在整個原子彈研制過程中安排了密探,時刻注視著動靜。哈里頓事后稱,到處都是貝利亞的人。
更令人稱奇的是,貝利亞還別出新招,鼓勵科技人員互相揭短。于是,許多科技人員開始去找問題,私下匯報他們暗中觀察到的問題。隨著原子彈研制取得重大進展,許多技術上的問題相繼出現(xiàn),按理說,這些都是正常的技術現(xiàn)象,然而,有的卻被看作是政治錯誤的結果,或者是對組織不忠誠所致。于是,孤島充滿著恐怖的氣氛,人心慌慌,人人自危。
核科學家中,一些來自西方國家,因此,克格勃安全人員很不放心。一次,一名來自西方的核科學家正用鎳涂半球形钚,這時,一群高級官員正好走了進來。這些官員見狀,問他在干什么,他如實相告。官員們問道:\"你為什么認為它是钚呢?\"核科學家回答道,\"我知道獲取它的整個技術程序,所以,就知道它不是別的。\"官員們突然問道,\"你怎么能確定有沒有人用一塊鐵換進去呢?\"核科學家一聽,大吃一驚,便用儀器測給他們看;結果儀器響了,證明它的確是钚。然而,一官員仍懷疑道,\"要是外面涂一層钚不也響嗎?\"核科學家對如此科盲而又亂加懷疑的話激怒了,說道:\"拿去吧,它是熱的,你要是證明它不是熱的,你可以坐在這兒,一直等到明天;如果那時還是熱的,便證明它確是钚。不過,我可累了,需要休息。\"看到核科學家生氣了,官員們才悻悻而去。
這兒的文件保密規(guī)定也很特殊。技術報告一般用手寫,而不允許用打字機打,因為安全人員不信任打字員,覺得打字員不可靠。如果文件必須打印,如首顆原子彈的技術要求,那么,文中的關鍵性詞語還必須用手去抄。至于秘密報告的內(nèi)容和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要求更高,安全人員備有密碼代字,用以替代有關原子彈研制中的關鍵性術語,如原子彈中的中子,不叫中子,而叫\(zhòng)"零點\"。這樣,即使有人存心偷獵,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該知道的,就不要知道。1949年的一天,著名的核科學家薩哈羅夫視察阿爾扎馬斯-16,負責接待的官員澤利多維奇告訴他:\"這兒到處是秘密,不關自己的事,知道得越少越好。\"
這一系列的安全保衛(wèi)措施,搞得科技人員身心十分疲憊;他們處處謹言慎微,唯恐\"踩地雷\"。一些科技人員由于精神高度緊張,以致晚上時有惡夢。更有甚者,因此而出現(xiàn)命案。一名科技人員進行文件歸檔,由于疏忽而發(fā)生了差錯。這本是小事一件,無非是責任心問題,任何人都有可能發(fā)生,改正就行了。然而,由于長期恐怖環(huán)境造成的巨大心理陰影,那人在事發(fā)后心事重重,飯吃不香,覺睡不安,總覺得是一件政治大事,似乎自己隨時可能被投入監(jiān)獄。結果,他越想越害怕,最后竟通過自殺來解脫自己。
其實,這些核科學家都是愛國的,雖然他們中間有來自西方的,雖然他們可能出現(xiàn)差錯,但他們都是對蘇聯(lián)懷有感情的,認為核時代已經(jīng)來臨,有必要為前蘇聯(lián)爭口氣,打破美國對原子彈的獨占局面。
1949年8月29日,前蘇聯(lián)終于成功地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顆原子彈,核當量為2萬噸。然而,核科學家們未必都是那么心情舒暢。況且,已經(jīng)有人為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