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病人來說,什么時候服藥,什么時候應該停止用藥都是很重要的。服藥后感覺病好了,是立即停藥呢?還是將剩余的藥都吃完?一般來說需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需長期服藥的情況:許多疾病,像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病等,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用藥只能治其標而不能治其本。即用藥時癥狀可減輕,一旦停藥,癥狀又會恢復。這類疾病,大多需長期服藥,甚至要終身服藥,即使病情好轉(zhuǎn),也不應自作主張,隨意停服。否則,癥狀會像皮球一樣反彈得比服藥前更厲害。如高血壓病人服用心得安,突然停藥可導致血壓反跳性升高,誘發(fā)心肌梗死和心絞痛。
需立即停藥的情況:有一些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目前雖無特效藥,但用藥目的并不是為了直接治療疾病,而是讓癥狀減輕,使身體本身的抵抗力增強來消滅體內(nèi)的病毒。對這一類疾病,一旦癥狀消失,即可立即停藥。長期濫用,不僅是一種浪費,更重要的是會給肝臟增加負擔,甚至產(chǎn)生許多不良反應。對一些對癥治療的藥物,如疼痛使用的去痛片,發(fā)熱使用的退燒藥,失眠使用的安眠藥等,一般癥狀發(fā)作時使用,癥狀消失后就不可再用。
需緩慢停藥的情況:有些疾病病情復雜,治愈后容易復發(fā),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癲癇病、結(jié)核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和某些慢性病等,這類疾病用藥治愈后,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一般均需做一段時間的維持治療。以潰瘍?yōu)槔?,一次治愈后立即停藥,一年?nèi)復發(fā)率高達80%。故潰瘍病治愈后,仍需做2~4個月,甚至一年半載的維持治療,方能停藥??拱d癇藥、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控制癥狀后不僅需要做一段時間的維持治療,而且停藥時還要用逐漸遞減的方法,稱為階梯撤藥,否則會加重病情。因為這些藥物長期使用后已參與機體的新陳代謝,突然停藥機體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調(diào)整過來。
需及時停藥的情況:因一般的藥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的甚至以“毒”攻“毒”,能改變?nèi)梭w的正?;顒?,增加人體負擔,如抗心律失常藥:心律平、乙胺碘呋酮、慢心律等,還有地高辛等強心藥,它們本身就有致心律失常及增加心臟耗氧的作用,若不是疾病本身需要,當達到預期療效后,應及時停藥,不要長期使用或過多使用維持劑量。所謂“及時”,主要取決于疾病的控制和療程。一般而言,急性疾病療程較短,慢性疾病療程較長,用藥時間也長一些。任何疾病的藥物治療均應夠療程,才能完全消除或抑制病原微生物或致病因子,幫助和促進臟器機能恢復,達到痊愈。因此,病人服藥既要避免過早停藥導致病原微生物復活與繁殖,也要避免服藥時間過長,導致毒副反應增加和機體產(chǎn)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