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華
記者:由聯(lián)合國頒布的公約很多,請問《兒童權利公約》在林林總總的公約中間處于怎樣的地位?其受重視程度如何?
王大鳴:《兒童權利公約》在聯(lián)合國的各項事務中地位是相當突出的。是歷史上規(guī)范兒童權利內容最豐富、最全面的一項公約,也是最為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一項公約。沒有一項公約會像這個公約一樣在短短幾年內就有191個國家正式加入,每一個國家都是最高領導人極為鄭重地在文件上簽字。我們中國是第一批簽約國。
記者:各個國家的國情大不相同,法律上的差異、價值觀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更何況經濟上的高低懸殊,《公約》怎樣來規(guī)范一切呢?
王大鳴:你說的情況確實對《公約》的起草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可以說,《兒童權利公約》的每一項條款都凝聚了世界一流法學家的心血和智慧,他們要在眾多的不一致中間找出平衡點,選擇出最準確的一句話乃至一個詞,規(guī)定出各個國家都能接受的標準。正是因為這些困難,《兒童權利公約》的起草工作經歷了10年之久。
記者:請問《公約》最基本的理念是什么?
王大鳴:此公約的核心理念是:兒童應該與成人平等共享相同的價值,平等共享相同的權利。童年時光并非純粹為其長大成人提供訓練。
記者:您能用最簡單扼要的語言為我們概括一下公約的主要內容嗎?
王大鳴:簡而言之,公約包括四大原則和四大權利。
四大原則為:
一、兒童最大利益原則——任何事情凡是涉及到兒童的必須以兒童權利為重。
二、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
三、無歧視原則——不管兒童的社會文化背景、出身高低、貧富、男女、正常兒童或殘疾兒童,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不受歧視和忽視。
四、 尊重兒童觀點的原則——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兒童,應當聽取兒童的意見。
四大權利是:
一、生存權利——為此有權接受可達到最高標準的醫(yī)療服務。
二、保護權利——防止兒童受到歧視、虐待及疏忽照顧,尤其是那些失去家庭的兒童和難民兒童。
三、發(fā)展權利——每位兒童都有權利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以此培育兒童的身體、心理、精神、道德及社交發(fā)展。
四、參與權利——兒童有參與社會生活的權利,并有權對影響他們的任何事項發(fā)表意見。
值得提及的是,這四大權利的排列猶如上臺階,一級比一級高,一級比一級難度大。
記者:除了觀念以外,要想能高質量地執(zhí)行這個公約是不是還要講究一些方法?中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能不能把其它國家的經驗、他們嘗試下來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介紹一二?
王大鳴:我發(fā)現(xiàn)發(fā)展中國家的特點是都比較注重管理,凡事以成人為主,操作起來井井有條。
發(fā)達國家則講究雙向互動。孩子與成人是雙向互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也是雙向互動。
比方說在挪威,這個國家的文化價值對兒童的權利特別重視,隔壁人家打孩子,大人聽了可能不會去多管閑事,小孩聽見了馬上就會打電話報警。
再比方說,我們的殘疾孩子要想上學,一般是做家長的去學校提出請求,學校酌情處理。而在發(fā)達國家,則完全倒過來,是校方主動到殘疾學生的家里,去要求家長讓孩子來上課。因為這所學校在法律上有義務對這個孩子提供特殊的照顧和幫助。
記者:《兒童權利公約》在新世紀的前景如何?
王大鳴:孩子可以說是世界的未來,在新世紀里孩子仍然會是人們關心的重點。然而物質的關心只是表面的行為,觀念的更新才是最為重要的。我們的孩子將來應該成為既能翱翔藍天又能腳踏實地的人,成人社會應該為他們的將來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而不是傷害他們,哪怕這種傷害是無意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