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鄒大牧
編者按:本刊總87期曾發(fā)表《戳穿“電腦機制幣”》一文。編者也多次聽到這方面的造假手法傳聞,有的甚至來自業(yè)內(nèi)人士。今收到北京鄒大牧先生短文,對此種作假手法提出異議,認為是一種想當然的設想。
究竟當前古幣市場有無“電腦機制”贗品古幣出現(xiàn)?這對廣大集幣者說來,是一個頗為重要的問題。今發(fā)表鄒文,望能引起大家興趣。
眾所周知:報刊的制版與印刷已廣泛使用了電腦與激光等新技術。紙幣的印制也采用了縮微文字、動態(tài)全息圖案等等新技術,但正面的主景圖案,特別是領袖人物圖案,為了達到形象逼真?zhèn)魃瘛哟呜S富、凹凸感強、藝術效果獨特等要求,仍舊采用著手工雕刻的凹版技術①。對于現(xiàn)代機制硬幣的金屬模具來說,其正背模工作面,除重復性的紋飾采用機刻外,人物等的主景圖案,同樣需要采用手工雕刻②?!?/p>
20世紀90年代初期,在北京德勝門的一次全國錢幣交流會上,筆者從一個泉友處就曾聆聽過關于用所謂電腦線切機制造機制幣贗品的說法。由于當時注意力集中于尋覓,為抓緊時間,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而未予理會,不料,若干年后,這種說法上了刊物?!妒詹亍房?7期第23頁上,刊出了《戳穿“電腦機制”幣》一文。文中核心內(nèi)容有:“……以大改小,以厚改薄進行加工,用電腦照排圖文——只要有珍稀機制幣圖樣,有重量大小尺寸數(shù)據(jù)就行,然后用電腦線切機,照“瓢”畫“葫蘆”容易得很,根本不用手工操作……”果真如此嗎?電腦線切機是什么樣的?有那么“神”嗎?筆者曾涉足機械模具加工機床多年,型號為DK67××系列的數(shù)控線切割機③,是機械模具制造的常用設備。型號中的“D”代表電加工機床類;“K”表示機床的通用特性為“數(shù)字程序控制”;“67”為機床的組型代號;“××”為機床的主參數(shù),這里指機床工作臺的寬度(決定被加工模具的大?。?。而“線切割機”中的“線”,指作垂直上下往復運動的電極(鉬)絲(接負極);“切割”指電火花切割裝夾在工作臺上的機械模具(接正極),工作臺可作XY方向(二維橫縱向)的仿形運動。由此可知“線切割機”僅能加工直壁型面(即上下穿透式)的零件,例如沖裁模的凸凹模,粉末冶金模,異形孔噴絲板,激光器件等。根本不能用來加工制幣模具的正背圖文(三維),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那種所謂“電腦版”的“機制幣”!至于機制幣贗品的有關制造工藝,本文不再贅述。
注釋:①《中國錢幣》總第67期第38頁。②《中國錢幣》總第44期第35頁。③《金屬切削機床》湖南科技出版社第234頁。
責編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