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凡
一
發(fā)表在《開放》雜志二○○○年五月號的《李慎之訪談錄》,今年又在《書屋》第一期改名《新世紀老任務(wù)》重新發(fā)表。其中有些觀點和提法,很難讓讀者贊同。我去年曾給《開放》雜志提過建議,修正“魯迅先生不反封建”這一段話,沒有回音。我認為斷定在魯迅著作中找不到“反封建”字樣,是與魯迅著作不相符合的。作者李慎之先生在答客文中說“……五十多年前受教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廢封建,立郡縣以后(中國)就不再是封建社會了。胡適就說過‘五四不是反封建的,因為封建在兩千年前就不存在了。你看魯迅的書,你要找他‘反封建的字樣,也是找不到的。這是那時候全中國人的常識,現(xiàn)在教科書上說秦以后的中國社會是封建社會,其實不贊成的人是很多的?!?/p>
看到這段自稱不是奇談怪論的文字,真令人大吃一驚。關(guān)于中國社會分期的爭論,沒研究過;對胡適也知之甚少;可是魯迅著作我還是讀過一些的。記得魯迅逝世一周年時,正在讀師范的我曾在作文里稱頌:“魯迅先生是中國的高爾基,是當代反封建的勇敢戰(zhàn)士。”這也算是那時候受過教育的人的常識吧。怎么半個多世紀剛過,魯迅倒成了不反封建的學(xué)者,在他的書中竟連“反封建”的字樣都找不到了,這可能嗎?
二
評價魯迅先生是否反封建,首先對什么是封建、什么叫反封建這兩個概念要有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歷史是以社會物質(zhì)生產(chǎn)方式來劃分時期的。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三種社會形態(tài)。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chǎn)階級賴以形成的生產(chǎn)資料和交換手段,是在封建社會里造成的”(《共產(chǎn)黨宣言》)。如果真如那位學(xué)者所說,只有秦以前的社會才是封建社會,那么中國周朝末期可曾產(chǎn)生過資產(chǎn)階級嗎?誰也不能否認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產(chǎn)生是在秦王朝建立大約兩千年以后的事。
“封建”這個詞,也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指的周朝和歐洲中世紀君主把土地分給親信的人這種政治制度;二是指的“地主占有土地,農(nóng)民有少量土地或者全無土地”這種封建主義社會形態(tài)。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高聲吶喊的“反封建”,只能是反對:封建主義的土地制度,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舊中國的封建勢力以及殘存在人們頭腦中的封建道德觀念和反動的封建思想。這種“反封建”的思想,在魯迅先生的著作中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到處都有,俯拾皆是的,怎么會連字樣都找不到呢?
三
事實勝于雄辯。那就讓我們讀魯迅的原著吧。幸好手頭有一部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魯迅全集》十卷本。魯迅寫作的年代是一九○一年二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長達三十六年之久。魯迅所處的時代,先是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然后是民國初年名為資產(chǎn)階級議會民主,實際是軍閥混戰(zhàn)封建割據(jù);再后來就是抗戰(zhàn)前那種“未敢翻身已碰頭”的封建、官僚買辦統(tǒng)治的黑暗的年代。在這三十多年封建勢力猖獗、反動封建思想橫行的時代,高舉民主和反封建旗幟的魯迅先生,怎么可能會沒有反封建的思想呢?
翻開卷首《吶喊》自序:“……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這是一九二二年魯迅寫的,它不是活靈活現(xiàn)地描寫了那時候舊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嗎?
再讀《狂人日記》:“我同趙貴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薄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見《魯迅全集》第一卷482頁《狂人日記》注釋2)“這句話比喻中國封建主義統(tǒng)治的長久歷史?!?見《魯迅全集》第一卷《狂人日記》10頁)這里“封建主義”四字,不是寫得很清楚嗎?
再讀下去,《彷徨》《野草》《華蓋集》《三閑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可以說,卷卷都閃耀著反封建的思想光芒。看那《故鄉(xiāng)》中被兵匪官紳饑荒苛稅壓榨得滿臉皺紋,彷彿石像般的農(nóng)民閏土;看那《祝?!分斜环饨▌萘?、舊禮教折磨得一生沒有過過幸福日子的祥林嫂……就會看出魯迅先生是含著滿腔的憤怒來控訴封建惡勢力的。
再讀《華蓋集》:“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1925年4月14日)
“我們目下的當務(wù)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zhèn)魍枭ⅰ⒚刂聘嗟?,全都踏倒他?!保ǖ?卷第36頁)
這些都是何等勇敢的、擲地有聲、光芒四射的反封建的思想??!
可是那位學(xué)者不是讓人去讀魯迅的思想,而是去找魯迅寫的“字樣”,為此我請教一位老朋友。他笑著說:“你還記得列寧嘲笑過的那位俄國學(xué)者,把《資本論》從頭讀到尾,硬是看不見辯證法;還有抗戰(zhàn)前那位書報檢查官,只看到外國人卡爾和伊里奇的言論,就是沒發(fā)現(xiàn)馬克思、列寧的過激思想,最后也就只好開放綠燈任其出版發(fā)行了。這兩件事都不是笑話,而是確有其事,這也叫‘仁者見仁吧!”
四
但是,我還是沒有停止,仍舊讀下去。在《且介亭雜文二集》里,《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一文中,看到了魯迅痛斥的那個“使釋迦牟尼和蘇格拉第都自愧弗如的特權(quán)階級”。這是指的“五六年前,曾經(jīng)因為公演了《子見南子》這劇本,引起過問題”,于是我終于找到學(xué)者說的無論如何你都找不到的反封建“字樣”了。這篇充滿“反封建”光輝思想的文章,是第七卷《集外集》中的《關(guān)于“子見南子”》(第550頁至570頁),全文不過二十頁,有十處白紙上印著黑鉛字:“常感封建勢力的壓迫”,“才遺留下這舊禮教和封建思想”,“對此腐惡封建勢力絕不低首降伏”,“國民革命能否成功……與封建勢力是否存在,大有關(guān)系”,“查六十戶者,實孔氏特殊的封建組織”,“是封建勢力向思想界藝術(shù)界的進攻”,“對于封建勢力的囂張,憤激最甚”,“現(xiàn)在革命時代,于反動封建思想還容許他殘留嗎”?“還要不要尊孔,要不要鏟除封建思想”,“封建勢力善以孔子的學(xué)說為護符”。
五
下面來敘述事情的原委和魯迅編寫這篇《關(guān)于“子見南子”》一文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
一九二九年六月八日,山東省第二師范游藝會演出話劇《子見南子》,被當?shù)乜资献迦苏_為侮辱宗祖,可當時并未發(fā)作。十天之后,由于日本人犬養(yǎng)毅和黨國要人張繼來曲阜,在圣府大擺盛宴款待之后四日,孔氏以六十戶族人簽名,仗勢越級,將演出這件事上告到南京政府教育部。部里派人來查,結(jié)論是演出屬實,沒有辱孔。教育廳如實呈文,教育部下發(fā)訓(xùn)令:“自應(yīng)免于置議?!北緛硎虑榈酱艘簿屯炅恕!捌咴率蝗?,孔祥熙隨蔣主席過濟時,對此事仍主嚴辦”。七月二十三日《大公報》發(fā)表社評《近日曲阜的辱孔問題》?!度A北日報》副刊支持學(xué)生,認為這是小題大做,二師風波“是封建勢力向思想界藝術(shù)界的進攻”!學(xué)生會通電全國表示“對此腐惡封建勢力絕不低首伏降”,校長宋還吾也多次發(fā)表了義正詞嚴的答辯書,答《大公報》記者,向教育部呈文。教育部訓(xùn)令免于置議之后,校長仍不服,繼續(xù)據(jù)理力爭,駁斥教育部的尊孔方針,認為是和民主民治的國體不符。最后的結(jié)果,正義有理的校長被撤換。
魯迅先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懷著對上上下下封建勢力的極大憤慨,和對二師師生反封建斗爭的滿腔熱情,寫了這篇文章,刊登在《語絲》周刊第五卷第四十五期。
全文十二段。前十一段以集錄的形式原文刊登:學(xué)生會通電,誣告信全文,教育部訓(xùn)令(一次是查辦,一次是免于置議),教育廳呈文和訓(xùn)令(演出無辱孔,撤換校長),社會報刊輿論和要人行蹤報道。特別是用了大量的篇幅,將校長的答辯書和呈文、雙方原始文件和社會輿論,和盤托出讓讀者自己去得出結(jié)論。
最后第十二段的“結(jié)論”,魯迅先生用畫龍點睛的筆法,揭露了封建勢力的腐惡、無理和倒行逆施的罪責。魯迅這樣寫道:
“調(diào)廳,另有任用,其實就是‘撤差也矣。這即所謂‘息事寧人之舉,也還是‘強宗大姓的完全勝利也?!?/p>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一夜魯迅編迄謹記。
六
讀者看得清楚,這里寫的“強宗”,決不單指孔族,而是整個國內(nèi)腐朽的封建勢力;“大姓”更不是指的孔姓,而是當時舊中國封建買辦資產(chǎn)階級的總后臺。因為前面有過“蔣主席過濟”的報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大姓”的確切含義了。
也許,那位學(xué)者仍然會辯解說,你找到的“字樣”雖然確鑿,但那是別人的話,魯迅拿來編寫在自己的書中,算不得魯迅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但是,對此我還是要說不!你看在《狂人日記》中,在中國歷史的字縫里,讀到的卻是“吃人”兩個字。我也要說:
我翻開七卷一查,民國十八年沒錯,正正規(guī)規(guī)的每頁上,都寫著“反對封建”的思想。我繼續(xù)讀下去,認真讀了兩天,更使我清楚地看見了,《魯迅全集》十卷中到處有“反封建”。
二○○○年九月至二○○一年一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