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瑾
冬春之際,乍暖還寒,節(jié)日又多,有些平時好動的孩子如今穿著厚厚的衣服,懶洋洋地整天看電視——這可不行。“游戲是孩子的生命”、“生命在于運動”,只吃不動,變成懶散的小胖墩可不好。
以下的親子健體游戲非常適合2~6歲的孩子。爸爸媽媽,快和你的寶寶一起“動起來”,這樣,既可以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又能培養(yǎng)他不畏嚴寒的堅強品質(zhì),還能增進親情,真是一舉三得!
第一個游戲:
名稱:大腳和小腳。
目的:發(fā)展孩子的平衡能力。
玩法:1.爸爸或媽媽與孩子相對站立;
2.孩子的雙腳分別輕輕地踩在爸爸或媽媽的雙腳背上;
3.孩子與爸爸或媽媽緊緊抱在一起,爸爸或媽媽跨步向前,走5~10米,孩子努力保持平衡。
提示:1.游戲中,孩子的雙腳不可離開爸爸或媽媽的腳背;
2.熟練后,爸爸或媽媽可以改變行走的方向:倒退走、側(cè)身走。
第二個游戲
名稱:獅子滾繡球。
目的:發(fā)展孩子的平衡能力。
準備:準備一只廢棄的5升凈水桶。
玩法:1.將凈水桶橫放在地,爸爸媽媽分別站在桶的兩邊;
2.孩子雙腳踩在凈水桶上,爸爸媽媽分別拉著他的左右手;
3.孩子慢慢地踩水桶前行,爸爸媽媽在桶的兩邊幫助他保持平衡,保護他以防摔跤。
第三個游戲
名稱:玩報紙。
目的:發(fā)展孩子的扔、跳、沖刺等動作的能力,還能發(fā)展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準備:廢舊報紙若干。
玩法:1.父母和孩子一起將報紙捏緊成3個紙球,大家一起向前扔、向上拋、互相拋接;
2.爸爸媽媽各持一張報紙的兩端,蹲下,讓孩子跨跳過報紙;
3.爸爸媽媽各持一張報紙的兩角,將報紙豎起成“紙墻”,孩子距“紙墻”5~10米站定,并迅速起跑,雙手前平舉,飛快地沖破“紙墻”。
第四個游戲
名稱:長頸鹿投籃
目的:訓(xùn)練孩子的投擲動作,鍛煉手臂力量。
準備:各種球5個,紙簍1個。
玩法:1.媽媽高舉紙簍,爸爸站在媽媽身邊,孩子距爸爸媽媽10米站定,身邊放著5個球;
2.孩子揀起一個球,跑向爸爸媽媽;
3.孩子跑至紙簍處,爸爸將孩子抱起來,孩子將球投進紙簍。
提示:玩了一遍后,爸爸媽媽可以互換角色。
第五個游戲
名稱:滾可樂罐。
準備:準備空可樂罐若干個。
目的:訓(xùn)練孩子的躲閃技巧和快速反應(yīng)能力。
玩法:1.爸爸媽媽相隔10米站定,孩子站在他們中間;
2.父母互滾一只可樂罐,孩子在中間努力躲避;
3.如果被擊中,孩子就得和父母中的一位互換角色,重新開始游戲。
提示:游戲難度可逐步加大,可增至2、3、4、5、6只可樂罐同時滾。
小提醒:冬春之際“做運動”的注意事項
1.準備活動要充分。天氣寒冷,孩子到戶外活動常會不適應(yīng)。因此,在活動前,爸爸媽媽要陪孩子做好準備活動,可先替孩子脫去外套,再督促他換上運動鞋。然后,做一些3~5分鐘的簡單的準備活動就可以了。
2.注意調(diào)節(jié)孩子的運動量。運動量太大,孩子的身體會承受不了;太小,又達不到鍛煉目的。家長應(yīng)隨時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和出汗情況。如發(fā)現(xiàn)孩子滿頭大汗、臉色緋紅,并伴有明顯的喘氣、咳嗽等現(xiàn)象,就應(yīng)立即停止這項鍛煉,先讓孩子散一會步,再讓他休息。
3.及時詢問孩子的感受。每次游戲、運動結(jié)束后,家長應(yīng)及時問孩子;“做這個游戲開心嗎?”“你還想玩這個游戲嗎?”“你說這個游戲還可以怎樣玩?”這樣的反饋既為下一次“做運動”作好鋪墊,又可以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圖/孟石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