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原
行走在異國的天空下,誰能聽見我的嘆息?誰會理解我的淚水?
在中國,什么都不用發(fā)愁,因為那里是生養(yǎng)自己的家園,然而,走出國界,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我必須首先像機器一樣賺錢,只有這樣,我才能生存。這其中的痛苦和辛酸,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地回味咀嚼……
一份普通的工作也來之不易
1998年10月,我以大陸移民的身份來到澳大利亞。在我出國之前,人們向我描述的澳洲好像遍地都是黃金,然而,真正開始在這里生活,才知道一切并不如想像的那樣美好。
剛剛在這塊土地上落腳,我就被四面八方飛來的賬單逼得喘不過氣來,為了應付五花八門的開支,我還沒顧上四處觀光一下,就趕忙開始尋找工作。
在國內,我是正規(guī)大學的本科畢業(yè)生,而且有過五年政府外事部門工作的經驗,就憑著這樣的條件,初來乍到,想在澳洲找一份普通的差事仍然費盡周折。那些天,我拿著自己的求職書東奔西走,并同時在好幾家網站上發(fā)布待聘信息,經歷了一連串的希望和失望之后,終于在布里斯班東部中國城的一家小禮品店找到了一個臨時打工的機會。
我去報到的那一天,老板把我的簡歷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然后又和我交談了一會兒,最后答應讓我先工作幾天,再決定去留。他給我開的工資很低,但我沒有跟他講價錢,我實在不想到處奔波了。老板是一個英國人,四十多歲,高個頭,兩只眼睛閃動著小商人特有的精明和狡黠。他的店子主要經營羊皮制品和一些小玩具,服務對象是來澳旅游的外國客人。禮品店分地上和地下兩層,上層是門面,約有五十多平方米,下層是倉庫兼作坊,店中出售的羊皮工藝品大多數(shù)都是在這里制作的。
地下室里到處堆著散開的貨物和發(fā)出怪味的羊皮,空氣凝滯沉悶,加上日光燈嗡嗡的響聲,我的第一個感受就像是來到了《北京人在紐約》中的地下工廠。
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割制加工羊皮。這些羊皮一般都是從新西蘭進口的,質量不太好,我要按照老板的要求,把羊皮割成一定的形狀,既要工藝精細,又要讓割成的羊皮看起來具有藝術欣賞價值。
割皮子時,人不能坐著,也不能站著,這樣你就無法使上勁,而且弄不好割刀還會滑過來傷著自己。人必須一直蹲著。有些皮子中間有破損,這時就要費一番腦筋,看怎樣割既能回避破洞又能不浪費羊皮,還要弄出一個“有藝術性”的圖案來。
我剛進店的那兩天,老板不厭其煩地從樓上來到樓下,目不轉睛地盯住我握著刀的手,一旦發(fā)現(xiàn)有絲毫偏差,他就馬上驚叫出聲,趕忙自己蹲下來,奪過刀糾正我的錯誤。但我很快就能熟練地獨自操作了,老板對此非常滿意,只干了三天,他就決定留下我。
每一張皮割好,就用鐵刷子把羊毛刷光理順,在刀割的邊緣,還用一種特制的砂紙進行打磨,這樣皮子看起來才有光澤。一切都比較完美之后,老板才貼上價錢和商標,經過了這一道工序,一張不值錢的小羊皮就一下子身價百倍了。
100元事件和我的人格
我每天的工作還不光是割制羊皮,我還要負責每一宗進貨的清點和貯存,每天早晚店子上下的清潔衛(wèi)生任務也有我的一份。如果成品的羊皮足以供得上出售時,我就會被叫上去幫忙賣貨。
這個店子加上我有三個店員,一個是越南人,大概三十歲左右,他在這個店已工作了七年,老板很信任他,但他準備辭職到一所大學讀書,大概因為這個緣故,老板才提前雇用了我。另外一個是女孩,好像是羅馬尼亞人,老板對她似乎很有好感,店里的一些內務多數(shù)由她幫忙打理。
有一天,女孩和越南人都有事情,老板就指派我上去看店,不巧這一天人特別多,我實在忙不過來,于是老板就讓我學著使用現(xiàn)金收款機,我常常因緊張而敲錯數(shù)字,機器總是報錯,總是叫個不停。當時我一點也沒在意。晚上下班之后,我精疲力竭地回到屋里剛剛躺下,老板就打來了電話,他說收款機里的現(xiàn)金和賬面對照整整少了100元。
他的語氣中明顯有一種懷疑我悄悄拿走了100元現(xiàn)金的意思,但他并沒有明說,只是反復強調讓我回憶一下,想一想到底在哪里出了錯。我心平氣和地給他講了使用收款機時的情況,但他仍然不放下電話,仍然要我回憶。我的火氣一下升騰起來,禁不住沖著電話吼道:“你以為我偷了你的錢是不是?我即使餓死街頭,也不會偷你的錢!我現(xiàn)在的確很窮,但我只會出賣勞動力,絕不會出賣人格!如果你不信任我,你可以對今天賣出的貨品進行盤點,看看我們倆誰是對的!”說完這些話,我“咣”的一聲掛上了電話。
第二天早晨上班的時候,老板將我叫到跟前,十分歉意地告訴我說,是他冤枉了我。原來,昨晚和我通過電話之后,他真的和羅馬尼亞女孩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對當天賣出的貨清理了一遍,結果發(fā)現(xiàn)賣出和收進一點也沒錯,為了避免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以后再使用現(xiàn)金收款機時,我就特別小心,如果發(fā)現(xiàn)輸錯了數(shù)字,馬上就告訴老板,讓他心中有數(shù)。
一天,一個顧客付款時交了一張整錢,我正在為他找零時,他卻提著東西慌忙地跟同行的一大群人出門乘車走了。晚上我把應該找給那個顧客的錢交給老板,他當時顯得非常驚訝,因為那個數(shù)目比我兩天的工資還多,如果我將它據(jù)為己有,誰也不會知道。從那以后,老板就特別信任我了,即使偶爾出現(xiàn)了現(xiàn)金和賬面不吻合的現(xiàn)象,他也不會追究我,因為他相信,這個中國人是不會偷他的錢的。
老板的經營之道
有一次我不小心讓割刀從左手食指上劃過去,頓時血流如注,我忍不住“哎喲”叫了一聲,老板連忙沖下樓來,他一看我的手指在往下滴血,趕忙把視線轉移到地上的羊皮,羊皮上有兩滴血點,他不顧一切地從身邊抓起一團紙在羊皮上來回擦了好半天,直到血污消失了,他才回過頭來讓我去包扎傷口。當時我感到很心酸,因為在老板的心目中,他的羊皮好像比我的手指更貴重。這可能正是資本家的本性。
手指受傷,我就不能割羊皮,因為一使勁手就疼得要命,為了不讓一個勞動力閑著,老板就給我提來半紙箱電話卡讓我清洗。我感到很奇怪,這些用過的電話卡有什么用處呢?后來才知道,老板平時留心收集很多舊電話卡,然后清洗干凈貼上標簽,向游客出售,因為卡上有很漂亮的圖案,很多人都愿意花錢購買。
當我把電話卡洗完之后,老板又給我提來很多廢舊郵票。在國內我集過郵,知道怎樣處理舊票,我把它們都浸在水中,然后輕輕用手指揭去粘在上面的信封紙,再把它們放在玻璃板上烘干,最后分別裝進一個個小塑料袋。于是,這些一文不值的郵票,就立馬能以高出原面值的價格變成游客手中的另一種紀念。
在國內時,我們經常
碰到顧客挨宰的事情,那時我總認為,外國人做生意一定比我們誠實。到這里打工之后,我才知道,他們一樣坑蒙顧客。一天,店里進了一大批貨,有中國的,有印度的,還有菲律賓的,我認真驗完貨之后,就將一部分貨品擺上貨架。過了一會兒,老板從外面進來了,他一看,連忙命令我把那些上架的物品拿下來,讓我統(tǒng)統(tǒng)撕掉印有出品廠地的標簽,然后再換上本國商標,他告訴我說,這些貨是要賣給來澳旅游的客人的,他們來這里是想買點澳洲的東西帶回家鄉(xiāng)。我感到啼笑皆非,但只能依命行事。
這里也有所謂的“打折”,但這里的打折,只是一種誘餌而已。一件本來5元的東西,硬是要在價簽上標8元,如果顧客死活纏住還價,店員就會裝出無奈被放血的樣子說:“最低折到5元。”
而顧客馬上就會歡喜地把這件東西買走。
我的老板不是學經濟出身的,但如果考實用經濟學的話,他的水平一定可以達到博士生的程度。聽越南同事告訴我,老板為了少給政府納稅,他經常指使店員做假賬,在這個法律森嚴的國家,沒想到還是有人挖政府的墻腳,看來這真是人類的一個通病。
“我不想變成窮人”
老板有一句座右銘:“我不想變成窮人?!甭犝f他剛來澳洲的時候,也是窮得丁當響,為了有朝一日翻身當老板,他就勤扒苦做地拼命干活。
事實上,直到現(xiàn)在,他還是非常勤勞節(jié)儉,他的節(jié)儉甚至到了吝嗇的程度。圣誕節(jié)的那一天,人們都放了假,但我們的店子依然開張,這天晚上,老板說要請我們吃飯,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來澳洲之后,還沒有人請我吃過飯,我想,大家平時那樣賣力,今天一定可以吃一頓豐盛的圣誕晚宴。結果等我們七拐八彎地來到一家馬來西亞餐廳時,發(fā)現(xiàn)老板早已把我們的飯菜訂好,原來只不過是每人一份套餐而已,和國內的盒飯沒什么兩樣。吃完飯已經7點,老板仍然不放過我們,命令我們繼續(xù)回店上班。在離開店子時,他曾吩咐羅馬尼亞女孩在店門上留一張字條:“暫時閉店,7:30繼續(xù)營業(yè),來店購物者可以打手機?!比欢貋淼臅r候,他發(fā)現(xiàn)這張字條并沒有貼上去,為此,他大聲地將那個女孩吼了一通,他說:“你們這樣做會影響我的生意,我不想變成窮人!”
有時,會有一些固執(zhí)的游客為一兩個硬幣和我們討價還價,當爭執(zhí)不下時,我們就會請示老板,每每這時,顧客就會說:“我沒錢了,只能出這個價,賣給我吧!”這時,如果是我的話,準會心一軟把價讓出去,但老板卻不這樣,他會定睛望著顧客,然后一板一眼地說:“對不起,我不能以這個價賣給你,那樣做我就會和你一樣身無分文了,我不想變成窮人。”
老板見我不會講價,就想方設法開導我,他說,做生意要臉皮厚,無論顧客怎樣挑剔,怎樣懇求,你都要厚著臉和他們周旋,直到他們買了東西為止。他認為我之所以銷售不力,主要是臉皮不厚的原因,他指著羅馬尼亞女孩對我說:“她的臉皮就比你厚?!?/p>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每天晚上我們下班之后,老板就來到地下室,把我白天割掉的小塊羊皮用細密的針線縫合到一起,然后依勢切割成一個個,小工藝品。這種工作需要很高的技術,必須讓顧客不覺得這是一件破損品,而是創(chuàng)造性構思的產物。
忙完這一切之后,老板就把第二天每人要做的事情列出一個清單,等早晨上班的時候交到各人手里,我們就照著清單上安排的事一件件去完成。我們的人手雖少,卻能做很多的事情,這個英國佬真是馭人有術。
現(xiàn)在我已經離開了這家小店,在那里所作所見的一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段經歷不僅幫助我了解了這里的風土人情,更教會了我在艱苦的條件下怎樣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同時,在進行兩種文化的比較中,我也更清晰地看清了自己的短處和優(yōu)勢。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國度,我或許應該牢記老板的那句座右銘:“我不想變成窮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總有一天我會比老板更富有,更成功。
(周果繁摘自《知音·海外版》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