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莉
新世紀的第一個暑假,辛苦了一學年的孩子們,假期有什么打算?筆者發(fā)現(xiàn),除了補習班、娛樂場所外,還有一個地方透著火爆:眼鏡店。
據觀察,京城大街小巷的眼鏡店都打出了各種優(yōu)惠招牌,尤以同仁醫(yī)院的驗光配鏡中心人氣最旺。設有8家連鎖店的同仁驗光配鏡中心負責人說,這個中心平時每日接待400人次,寒暑假則高達1000人次,年均10萬人次,60%以上是中小學生。為了滿足學生利用假期驗光配鏡的需要,工作人員每天提前上班,延遲下班,取消休假,依然供不應求。一位偶然路過的記者曾吃驚地說:天那,這么多的孩子配眼鏡?
現(xiàn)今近視知多少
這些年戴眼鏡的人好像越來越多。1996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表明,我國學生近視眼發(fā)生率比1987年大幅度增長,小學生為22.78%,中學生為55.22%,其中高中生為70.34%,大學生則高達76.74%。此項調查提示:學生視力不良,城鎮(zhèn)學校高于農村學校,高年級學生高于低年級學生,畢業(yè)班高于非畢業(yè)班,重點學校高于非重點學校。這種現(xiàn)象反映了近視眼發(fā)生率與用眼程度密切相關。最近眼科專家經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近視呈急劇低齡化,初一學生近視發(fā)生率竟有30%,與以往初三學生相當,而現(xiàn)初三學生的近視率上升為60%,高三學生達85%。有的城市高考學生體檢,完全合格的僅占10.6%,因視力不良而限考學校和專業(yè)的考生人數達85%。
無疑,我國是近視眼發(fā)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如今社會經濟發(fā)展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狀況改善了,而青少年的視力卻越來越差,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專家、教育部門和學生家長的密切關注。
近視是人類的特有現(xiàn)象
帶著對青少年近視現(xiàn)象的疑問,筆者采訪了北京同仁醫(yī)院眼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李志輝。
屈光學專家自己也戴眼鏡,但不是近視,而是遠視加散光。在李教授狹小的辦公室,他坐在電腦前侃侃而談:我們把在不使用眼的調節(jié)作用的情況下,距眼5米以外發(fā)出的或反射出的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tǒng)的屈折,不能在視網膜上聚焦成一清晰的焦點者,稱為屈光不正。由于近視眼的聚集點落在視網膜前,因此看遠處時視網膜上的成像不清楚,即所謂“看近不看遠”。
李教授認為,近視眼是長期不適當地近距離用眼的結果。從進化的角度上說,人類祖先的眼睛主要功能是看遠——為了覓食和防御。而隨著文明的進程,人類近距離作業(yè)越來越多,用一雙適合看遠的眼球長時間地近“視”,結果顯而易見。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近視眼的發(fā)生率有明顯的種族差異,在屈光不正中,如果將近視性散光和遠視性散光分別列入近視或遠視,那么歐洲人的屈光不正約有50%為近視,另50%為遠視;而亞洲人,特別是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屈光不正則有60%~75%為近視。我國屈光不正的發(fā)生率為36%,近視眼與遠視眼之比為2.1~5.3:1,但在一些少數民族的屈光不正中,遠視大大高于近視。
近視的家系研究結果表明,近視眼存在著家族發(fā)病的傾向。近視眼者家庭成員的近視發(fā)生率遠遠高于非近視眼者的家庭。家庭成員中以父系為最明顯。專家認為,近視的發(fā)生遺傳因素占60%,后天因素占40%。
遺傳因素之外,近視眼發(fā)病主要與近距離作業(yè)有關,近距離用眼越多,近視的發(fā)生率就越高。近距離用眼過度可導致長時間持續(xù)的調節(jié)和輻輳作用,眼內充血,眼外肌緊張和壓迫眼球,促使眼軸延長而發(fā)生近視。因此,可以說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是造成他們近視的重要因素。
我們應該怎樣看近視
究竟應該怎樣對待青少年的近視眼問題?李教授的觀點是:積極預防,科學對待。
李教授從一疊群眾來信中抽出一封,一位20歲的女孩在信中寫道:親愛的李伯伯,我是一個高度近視患者,從小就戴鏡片厚厚的眼鏡,長大以后,在升學、招工甚至談戀愛問題上不斷受到歧視,使我備覺不幸,甚至輕生過,不知道該怎么辦。您能幫助我嗎?
經常收到這種來信的李教授坦言,希望社會在升學、招工等方面,除對視力有特殊要求的行業(yè)外,不要過于苛求裸眼視力,減少對近視者的歧視,降低近視人群的心理壓力。李教授認為,淺度和中度普通近視屬于正常生理變異,進展緩慢,到青春發(fā)育期的一定階段一般不再繼續(xù)發(fā)展,因此,無論是青少年還是學生家長,對普通近視應積極防治,但不必過于憂慮。實踐證明,普通近視不妨礙絕大多數工種的正常作業(yè),只要矯正視力正常,醫(yī)生戴眼鏡照樣手術,科學家戴眼鏡照樣研究,教師戴眼鏡照樣上講臺,連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也有戴眼鏡的,更增添了幾分儒雅。
占人群0.5%的高度近視屬于病理性近視則不同于普通近視,可能發(fā)生后果嚴重、威脅視力的并發(fā)癥,應該引起重視,積極預防并發(fā)癥。
近視眼能治嗎
鼻梁上架一副眼鏡,大小總是個負擔,戴眼鏡的人也著實覺得不方便。因此,摘掉眼鏡成為許多近視者的夢想。近視眼到底能不能治?打開電視,翻開報紙你會發(fā)現(xiàn),有許許多多的關于治療近視的廣告。而這些形形色色的治療方法到底有多大作用?
朋友的女兒從小近視,打聽到一種中藥涂抹在眼眶四周可以治療近視。假期里,幾個小女孩結伴治療,像一群眼圈漆黑的熊貓。每個療程都覺得曙光初照,但開學不久,視力又退回原狀。很多有治療經歷的人都提過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治療的時候覺得有效,停止治療就又回去了呢?”
李教授說,首先我們應將“治療”糾正為“矯正”。他說,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方法能從根本上對真性近視有確切、穩(wěn)定、可靠的長期療效。眼科界通常采用光學矯正和手術矯正兩種方法:光學矯正即戴眼鏡,包括框架眼鏡和隱形眼鏡;手術矯正常用準分子激光手術。李教授認為,戴框架眼鏡無疑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的矯正方法。通過激光手術改變角膜的屈光度,也不失為一種逐漸成熟的矯正方法,但手術一定要慎重,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請有經驗的醫(yī)生做全面檢查后方可確定是否適宜手術。
對于假性近視,只要讓眼睛充分休息,視力就有可能恢復,不能單純以視力表作為衡量療效的標準。李教授告誡大家,對OK鏡不要輕易定論,因為它的遠期療效還需要時間驗證。對于自制力較差的中小學生,一般不要使用隱形眼鏡,雖然感染只是極個別現(xiàn)象,但是孩子很難長期嚴格衛(wèi)生操作,使用不當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后果。他特別強調,無論框架眼鏡、隱形眼鏡還是OK鏡,都是醫(yī)療用品,不應在商店購買,而要經過醫(yī)學驗光后照處方配制。
積極預防近視
預防近視眼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筆者在一則報道學校新聞的電視畫面中看到,那些專心致志做作業(yè)的學生大部分都斜趴在桌上,眼睛離本子僅有幾寸。這種姿勢幾乎是他們從兒童到青少年的整個求學期間的主要姿勢。有人估算,一個人從小學讀到大學,十幾年伏在桌上的累計時間約為兩千到三千個日日夜夜。
李教授認為,由于遺傳因素是不能改變的,近視眼的預防應著眼于后天因素。引起低、中度近視的主要后天因素包括近距離用眼過度和不良視力習慣兩個方面。因此,預防也應該從這兩方面下手。而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后天的環(huán)境因素幾乎不起作用。
“減負”——避免青少年長期近距離用眼是降低近視率的最有效的措施。有的專家認為,如果學生每天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超過3~5小時,近視眼的發(fā)病率就會明顯降低。北京匯文中學一位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女生,在問及“每天用多少時間看書學習時”,答曰“至少十二三個小時”??磥?,只有學生課業(yè)負擔能夠減輕,青少年近視的現(xiàn)狀才有可能緩解。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減負以后,許多孩子熱衷起玩游戲機或上網。必須指出,長時間盯著熒光屏看,也會引起視力疲勞導致近視。因此,“減負”以后,學校和家長也應加強對學生的用眼衛(wèi)生教育。
用眼衛(wèi)生內容
用眼距離:書本至眼25~30厘米;讀寫姿勢:適當端正的坐姿,胸部離桌子一拳,握筆時手指距筆尖一寸,行走、坐車和躺著不要看書;充足照明:讀寫適宜光照度為100~200勒(克斯),相當于40瓦的白熾燈或8瓦的熒光燈臺燈,光源自左前方照射;印刷質量:增加紙張與字墨的對比度;注意休息眼睛:連續(xù)讀寫30~50分鐘休息1次,可做戶外活動、遠眺或做眼睛保健操,晚上不要開夜車;定期檢查視力:及時發(fā)現(xiàn)視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