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軍 楊國祥
新世紀的教師應該具有怎樣的形象?這個教育界今天的熱門話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它的探討將會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關注。自“世紀導行·今天怎樣當教師”欄目開展這一話題的討論以來,我們湖北省荊門市象山中學的全體教師不僅積極參與了討論,而且還積極投身到學校開展的塑造“新的世紀,新的形象”的各類活動中。
今年4月,我校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塑造跨世紀教師的新形象,開展了以“開放課堂、家長評教”為核心的學?!伴_放月”活動。邀請學生家長來校聽課、評課,參與學校舉辦的一系列活動,讓家長全面了解學校教學、育人方面的各項工作,讓學校教師接受家長與社會的嚴格檢驗。從家長方面反饋的信息看,家長們對學校教師的整體水平是滿意的,對學校舉辦的“開放月”活動是贊賞的,認為有這樣一批素質較高的教師帶著他們的孩子跨入新世紀,他們完全放心。這次活動,不僅縮短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促進了教師水平和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也使大家進一步認識到,要適應新世紀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素質打造,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豐富自己的學識,不斷提升自身形象,真正做到思想合格、業(yè)務過硬、品德優(yōu)良,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落伍于新的時代。
一、本色、真實,應為新世紀人民教師的立教之本。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碧招兄壬倪@一育人“真經”,是他從幾十年教師生涯中總結出來的,這句話道破了教育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了現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教師作為現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
首先,作為教師要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堅決摒棄以分取人的評價標準。不能對“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寵愛有加,而對個性比較張揚、成績平平甚至較差的學生另眼相看,壓抑他們的個性,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如果教師這樣做,會在這些學生心靈深處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傷痕。因為分數只能說明現在,不能說明將來,同時,分數只能說明學生某個方面知識掌握與應用的情況,而不能說明全部。因此,以分論人、以分定優(yōu)劣的評價標準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要想真正做到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平等地受教育,必須真誠地面對每一個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其次,每一個教師,要敢于以真面目示人,讓學生看清楚自己。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教科書,只有這個帶有生命色彩的“真”,才能最有力地溝通師生間心靈與心靈的對話、理解與理解的交流。在我?!伴_放月”活動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展示時,向學生、向家長亮出自己業(yè)務方面的“家底”,在學生和家長面前說自己的長處、道自己的短處,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學生和家長的監(jiān)督,以便做得更好。教師們這一舉動,受到好評,學生和家長都認為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是他們信得過的教師。同時,教師這種“以真示人”的做法,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其影響作用也不可估量?,F在我校很少有學生因為自己成績差而拒絕家長進課堂找老師的。因為老師播撒的“真"種子,已在他們心中開始萌發(fā),什么“成績差”“出丑”等舊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他們對能與自己的父母同堂聽課學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二、善待學生,應為新世紀教師的從教之德。
教師的“善”表現在對師生關系的處理上,擺正這種關系,教師應該視學生為朋友,為親人,這就是所謂的以生為本的理念——一切為著學生,為著學生一切。我們?yōu)閹熣撸星夷馨萏斓厝f物,難道就包容不下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學生?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時,用“四顆糖果”教育學生的事例,之所以成為教育史上的一個經典范例,不就因為陶先生有一顆教育家的“善”心,自然這善心的內核就是寬容與愛。
在“以德治國”強調對人性美的喚醒的今天,審視教師的職業(yè)特點,我們認為寬容與愛應該是新世紀教師的從教之德。如果說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橋,教師宜以博大的胸懷為橋墩、以良好的教養(yǎng)為橋面、以廣博的知識為路燈、以清明的才智做護欄,惟有如此,學生站在這座師德的虹橋上面才會自然而然地對生活、對學習產生積極而熱烈的情感體驗。
有人認為,在影響學生成才的各種因素中,情商比智商更具決定作用。培養(yǎng)學生情商,教師應以“善”為根本,表現寬容的本質:教師應允許學生出現過失,在某種意義上還要歡迎錯誤,因為“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教師為“善”的始終目的就是給學生營造一個充分自由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不同的心智在課堂得到最大程度的展露。哈佛的魅力就在于“在哈佛的課堂,是沒有惟一正確的答案的”。答案尚且不求惟一,何況我們面對不同性情、不同閱歷的學生!教師要樹立適合時代特點的曠達、堅韌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揚善濯清,這樣,在不斷拓展學生的自由空間時,又讓自己擁有了廣闊的天空。
開放課堂,敢示禁區(qū),為什么得到廣大家長的認同,就在于象山中學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達成了一個共識:教師只有一桶水,是不夠的,做一個源源不斷的水龍頭也是不夠的,惟有做一條河才是教師最恰當的選擇——既有“量”又能“容”:以河的姿態(tài)善待學生,接納、包容學生。學生是龍,是魚,也許是蝦,是蚌,教師都能包容他們、滋養(yǎng)他們。善待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激勵學生、扶持學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觸摸到教育的真靈魂,領略到教育活動中那種春潮涌動的真情景,從這點出發(fā),教師善待學生,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學生,就是撒播無私的愛。
三、追求完美,應為新世紀教師的優(yōu)教之舉。
教師的職業(yè)特點就是展示,基于這種展示是以“美”為前提的,這就注定教師的一生必然以不懈追求自身完美為主旋律。教師的美表現在聞道有先、授業(yè)有道、解惑有法的學識以及通達的性情、高貴的涵養(yǎng)、敏銳的創(chuàng)新……這種美涉于理想與現實之間,對學生具有鮮明時代價值指向的潛能的喚醒,是教師的優(yōu)教之舉。
課堂開放是向社會和家長展示教師美的風采的極好途徑,教師整體走向社會是改革發(fā)展的必然,開放課堂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其目的在于讓教師自我施壓、自我打磨,完成一次一次美的再造。
對教師而言,美的內涵在于不斷創(chuàng)造,這是教師傳承文化、開啟未來的職業(yè)特點決定的,高明的教師就是憑借這種創(chuàng)造的精神來影響學生的一輩子、一學期、一節(jié)課。這樣積年累月地影響學生,用自身的完美來熏陶感染學生。所以在學?!伴_放月”活動中,“問題的藝術”成了開放課堂的焦點,學生會不會提問,問題有沒有首創(chuàng)性,教師的提問有沒有價值,直接影響到一節(jié)課的成敗??傊蠼處熢谝慌e一動中都能體現對美的追求與創(chuàng)造。“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苯處煹拿酪蠈W生審美的標準,這是做一名教師的重要條件,沉浸在教師美的熏陶感染之中,學生才能沐浴到人性的光輝,才能有刻骨銘心的認知經歷和情感體驗,才能樂此不疲、廢寢忘食于自身的活動天地……可以這樣說,教師的美就是學生成長的最好環(huán)境,教師的美的創(chuàng)造就是一種積極的昭示:求精、求深、求實、求新永遠是學生活動的標高。
教師的美在于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天成。這種天成,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