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岫茹
成年人患心理疾病,有2/3是在兒童期和青春期開始發(fā)病的,所以,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是否形成健康的人格,-常常對其一生的發(fā)展、事業(yè)成功和婚姻家庭幸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格,是指穩(wěn)定而異于他人的特質(zhì)模式,它對人的行為有一定的傾向性,表現(xiàn)了一個由表及里的、包括心身在內(nèi)的真實的個人。從近年來家庭教育咨詢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來看,不禁使人擔憂。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工作者,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您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輸在人格上。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性格上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弱點和偏頗,但是,家長的責任是幫助孩子走向獨立。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而不能遷就孩子的弱點,也不能無原則地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下面的個案會使家長思索更多的問題。
個案一成人而不成器的兒子。小A是父母年近不惑才得的獨生子,因而視他為掌上明珠。小A長到18歲還從沒有洗過一雙襪子,也沒有掃過一次地。他高考落榜后,整日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廝混。父母要求他不要學那些游手好閑的人,督促他出去找工作,他卻對父母說:“你們生下我就得管我,怕我學壞,我就不出去了,你們給我找工作吧!。父母給他找了工作,他卻并不珍惜,沒干多久就不干了,又回到家里坐享其成,還讓父母干這干那地伺候他。小A的父親被兒子氣得患了腦中風,62歲就去世了。如今B、A已經(jīng)年過30,仍舊一事無成,也沒成家,依靠年逾古稀的母親微薄的退休工資養(yǎng)活,他今后可怎么辦呢?
個案二“好學生”變成不求上進的懶小姐。小B曾經(jīng)是使父母引以自豪的聰明女孩,考試成績經(jīng)常在年級和班上名列前茅。每次家里來客人。父母都要把小B夸個夠。可是,小B上高中以后不能適應重點中學的環(huán)境,學習成績下降。父母又花錢將她安置到另一所重點中學,但是效果仍不好,小B終于休學在家。她每天晚睡晚起。穿著睡衣懶散地靠在沙發(fā)上,沒完沒了地看電視。父母與她商量復學的事,她卻提出種種“條件”,為了讓她上學,父母簡直是有求必應了。可是,當她的同齡人考上大學以后,小B仍舊在家休學,父母將心理醫(yī)生請到家里時,她卻說:。大夫您別費心了,父母也不用操心,再念書我也沒心思了。我長得又不難看,以后嫁一個大款,我就什么都有了!”一個昔日的好學生,怎么墮落到如此不求進取的地步?
個案三弱不禁風的“高材生”。小c在學校里總是考第一,是人人稱贊的高材生。可他瘦弱的身軀仿佛一陣風就會被吹倒。為了這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兒子。小c的母親對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千方百計給他做可口的食物,甚至為他開小灶,母親經(jīng)常把飯菜送到他面前,看著他吃下去才離開。而小c除了母親做的食物,吃別人做的東西就會拉肚子,并引起其他疾病,這便限制了他的發(fā)展。參加軍訓,小c因病請假。考高中、考大學,必須是離家最近的,以便母親照顧他的生活。可是大學畢業(yè)后,小c開始工作了,卻不可能總有母親在旁照顧飲食起居,為此他經(jīng)常疾病纏身。親朋好友建議他出國學習或工作,換換環(huán)境。也許能夠好一些。憑學業(yè)和外語成績,小c辦出國手續(xù)很順利,可是到了國外。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斷地生病,兩次出國都沒能完成學業(yè)。出國來回機票再加上醫(yī)療費,家里幾乎傾家蕩產(chǎn)了。小c今后前途莫測,誰能治好他的“戀家病”?
個案四死愛面子活受罪的“好學生”。在某大學任教的小D,患了嚴重的抑郁癥,其實她的“心病”已經(jīng)持續(xù)8年之久。原因是她上高中和大學都是因有文藝特長而被保送的。她學習基礎不好,卻要求自己必須考試成績拔尖,因而總是臨考前拼命用功,心理壓力極大。畢業(yè)后,小D感到自己不能勝任現(xiàn)在的教學工作,單位送她去某名牌大學參加專業(yè)培訓,多好的機會,可小D為即將到來的考試發(fā)愁。小D整日蒙頭睡覺,以此逃避現(xiàn)實。可她又怕同事知道自己的“心病”,只好強打精神勉強去給學生上課和參加培訓。這種矛盾的心理和行為。使她完全為了別人的評價而活著,將自己逼得走投無路,甚至產(chǎn)生了輕生的念頭。在父母陪同下,才不得不來進行心理咨詢。
從上述心理咨詢個案中可以看到,由于父母的教養(yǎng)觀念和方式,由于個人性格方面的諸多問題,引起了孩子的人格扭曲。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多半會釀成心理疾病,造成對社會的不適應,進而影響其發(fā)展。嚴重的便成為“社會殘疾”,即軀體無病癥。卻成了一個不能學習和工作的“廢人”,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健康成熟的人格,在心理學中可以用“人格量表”來進行測量,這里我們介紹5種得分較高的健康人格的特點:
1理論型——主要興趣傾向是“發(fā)現(xiàn)”。喜歡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去探索事物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專注于知識的擴大化、系統(tǒng)化和精練化。
2經(jīng)濟型——主要態(tài)度傾向是“務實”。在一切活動中,特別重視人才、財物、時間和空間等發(fā)揮的效能,有科學的價值觀念和精明的經(jīng)濟頭腦。
3藝術(shù)型——認為“和諧”高于一切。習慣于對任何事物。諸如形象、心靈、處世和做事等,從藝術(shù)的角度加以評論。
4社會型——崇尚“博愛”,關(guān)注社會。愿意投身社會,融入人群。為人善良、大度,以為他人獻身為樂趣。
5政治型——“權(quán)力欲”極強。多有支配他人的愿望和才能。有自信,有活力,對人對己原則性強,有領導才干。但也會自負、自私和專橫。
其實,各種類型的人格傾向,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就會有所表現(xiàn)。如果家長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并因勢利導,孩子就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但有的父母只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了解或不注意孩子的人格傾向,孩子就會潛伏下人格偏離和異變的危險因素。如有的孩子“在家是老虎,出門是老鼠”。即俗話說的“窩里橫”,就是一種由于家長的過度溺愛造成的人格懦弱。
父母應認真反省自己的家教觀念及方式,多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真實世界,如果家教有失誤之處,及時糾正還是來得及的。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人格健康的人,是父母送給他的最好禮物,可以使他承受未來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保證了他一生的勤奮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