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華
今年剛滿45歲的周曄因急性膽囊炎發(fā)作而住院開刀,由于平時人緣好,再加上過春節(jié),親朋好友、單位同事送了不少滋補(bǔ)藥品,什么人參、燕窩、阿膠、冬蟲夏草等,不下數(shù)十種。一日,在同仁堂藥店工作的弟弟周緯來看望姐姐,看到這么多滋補(bǔ)藥品,他咂咂舌頭,告訴姐姐可別隨便吃這些滋補(bǔ)藥品,因為現(xiàn)在市場上假貨太多,要識別清楚后再吃。那么怎樣識別假滋補(bǔ)藥品呢,周緯——告訴了姐姐。
假人參
常見的假人參有:①用商陸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參。其主根呈圓柱形,多有分枝,長10~20厘米。根體上有細(xì)縱紋,無環(huán)紋。折斷面凹凸不平,無香氣,味淡,久嚼有麻舌頭的感覺,有毒。②華山參因其形狀及外表呈深棕色,常冒充“紅參”。無紋理、須根,頂端有根莖而無“蘆頭”。折斷面呈黃白色,味苦。③板蘭根去皮加工,形似人參。根呈圓錐形,外表呈黃白色,常冒充“糖參”(白參)。鮮品折斷面有白色乳汁流出,干品外形扭曲皺縮,折斷面有放射狀裂隙,味微苦,且有刺激性。④山萵苣外形略似人參,頂端有脫落莖痕,但不呈蘆頭狀。⑤桔梗表面粉白色或淺黃色,常冒充生曬參。桔梗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或略呈棱形,較干癟,味先甜而后略苦。
假高麗參
常用國產(chǎn)紅參冒充進(jìn)口高麗參(朝鮮參)。高麗參有3個較顯著的特征,即“馬蹄蘆”(指雙蘆頭,狀如馬蹄,縱觀兩面與肩平)、“將軍肩”(指蘆頭以下至正身部分較國產(chǎn)紅參寬)、“著黃袍”(指主根的上部具有密集、細(xì)致和均勻的黃色細(xì)點)。假高麗參表面不具有上述特征,蘆條多系人工銜接,斷面沒有完整的顏色環(huán)。此外常見的假高麗參還有“商陸”、“美洲商陸”、“土人參”及“紫茉莉”的根。
假西洋參
常用人參(生曬參、白參)冒充西洋參。進(jìn)口西洋參主根較短,多呈紡錘形、圓錐形,常有分枝,分叉角度大。主根上部環(huán)紋較細(xì)而清晰,中下部有一至數(shù)條側(cè)根痕。表面細(xì)膩,較豐滿,并可見橫長突起的皮孔狀疤痕。體較重,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折斷面較平坦,有較明顯的暗色層環(huán),味微苦而回甜。有的具有黏液性。人參的主根一般較長,少有分枝,分叉角度小。主根上部環(huán)紋不明顯,有不規(guī)則皺紋。質(zhì)地略輕,可折斷。折斷面粉性強(qiáng),多有放射性裂隙,味微苦,無西洋參的特別氣味。
假冬蟲夏草
常見的假冬蟲夏草有:①地蠶。為唇形科植物地蠶的干燥塊莖。呈棱形或長棱形,略彎曲,似幼蟲體,一端有殘存的細(xì)長匍匐枝。塊根表面淡黃色至灰黑色,有根痕,環(huán)節(jié)2~11個,無足和子實體,味甜,有黏性。②草石蠶。為唇形科植物草石蠶的根莖,習(xí)稱土蟲草。呈紡錘形,兩端略尖。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有螺紋絲或串珠狀,環(huán)節(jié)2~10個,無足和子實體,味甘微辛。③地筍。為唇形科植物地瓜苗的干燥根狀莖。呈紡錘形而略扁彎,其中一端呈褐色,無足和子實體,氣香,味甘。④分枝蟲草。形似僵蠶,皺縮,表面多染成黃綠色,菌膜除去顯黃褐色角皮,中心黃白色,氣清香,味微苦。
假阿膠
可從5個方面識別真假阿膠:①色澤:真品色黑如漆,略透光如琥珀;假品色澤灰暗,呈油墨色。②斷面真品斷面光滑、半透明、有光澤:假品不易折斷,即使折斷,斷面也暗淡無光。③硬度:真品膠塊硬度適中,在常溫條件下不發(fā)軟;假品擲地有聲,用手掌下壓容易變形。④渣質(zhì):真品經(jīng)烊化后一般無渣;假品則不易烊化,且多渣。⑤氣味:真品有微腥味,敲碎后有膠香味:假品則有一股難聞的臭味。
假燕窩
真燕窩在瓶中能隨瓶子的搖動而晃動,呈銀白色,且透明,晶瑩,有彈性(輕拉會伸縮),液汁呈淡白色、淡黃色或淡棕色,口感清香甘甜。假燕窩營養(yǎng)液有以下3種情況①以雪耳充燕窩。雪耳呈片狀,搖動后可被識破,液體較黏稠,一般不易晃動。②用馬來西亞樹膠制成的假燕窩。其營養(yǎng)液易產(chǎn)生淡棕色沉淀。③用海藻膠加魚皮制成的假燕窩。外觀可以假亂真,但口感極差,無燕窩味。
假蛤蚧
真蛤蚧初看與壁虎相似,但體型比壁虎大,尾長于體,頭略似蛙頭,眼孔小,眼球深陷,背部有黃白色斑點,全身披小薄鱗片,口內(nèi)密生細(xì)小牙齒,指、趾上有吸盤。假蛤蚧頭較小,顎內(nèi)牙齒較大,鱗片極細(xì)小,指、趾上無吸盤。真蛤蚧常是雌雄兩只同時被捉,成對出售,雄為蛤,雌為蚧,兩只合起來稱蛤蚧,而且大小幾乎一樣,若出現(xiàn)2只大小不一樣的,便是假冒蛤蚧。捕捉蛤蚧絕不會只捉到1只,因為蛤蚧雌雄同棲共宿,永不分開,只要捉到一只,另一只便會咬住不放,甘愿一起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