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這個姓氏,在美國早已成為富翁的代名詞。這個至今對美國的政策有著重要影響的財團,也崛起于19世紀美國那場驚天動地的西進運動。
洛克菲勒家族是移民美國新澤西州的德國后裔,1839年,約翰·D·洛克菲勒在紐約出生,父親是個醫(yī)生。1853年,洛克菲勒一家從紐約遷到俄亥俄州,那時,洛克菲勒15歲。他們在伊利湖畔的克利夫蘭市的一個小鎮(zhèn)落腳??死蛱m是當時美國西部開拓地帶連接東部的出入口。
從小父親不斷給洛克菲勒灌輸?shù)乃枷胧牵骸叭松挥锌孔约?,做生意要趁早。”洛克菲勒深受影響,于是在高中二年級時中途輟學,早早投入這個實業(yè)世界。1855年,洛克菲勒進入一家兼營貨運的中介公司當簿記助理。從這時起,洛克菲勒的商人才華便開始展露出來。洛克菲勒根據(jù)新聞報道,預測英國即將發(fā)生饑荒,便自做主張?zhí)婀举忂M一批面粉、火腿和玉米等食品,不久英國果然發(fā)生饑饉,公司因出口這批貨物獲得了巨額利潤。
1858年,洛克菲勒辭掉中介公司的工作,認識了和他有過相同工作經(jīng)歷的英國人克拉克。洛克菲勒向父親借了1000美元,與克拉克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經(jīng)紀公司”,把美國西部的谷物肉類出售到歐洲。
1859年,美國西部賓夕法尼亞州鉆出了第一口油井,很快就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石油熱”。賓州鉆出石油和加州發(fā)現(xiàn)金礦一樣,都成為了美國西部開拓史上的大事件。但當時石油大量被開采,需求量卻沒有上升,石油價格一路下跌,直至和水一樣便宜。洛克菲勒認為此時開采石油的人都是笨蛋,他的哲學是“做生意一定要等待時機”、“打前鋒的賺不到錢”。所以他耐著性子,按兵不動。
1861年,美國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鐵路建設風起云涌,石油需求量大增,洛克菲勒的機會也來了。1863年,洛克菲勒在克利夫蘭開設了一個煉油廠,把西部的石油運到紐約等東部地區(qū)。在石油業(yè)中,勘探石油等工作被稱為“上游工業(yè)”,精制和銷售屬“下游工業(yè)”。隨著下游工業(yè)的興盛,克利夫蘭出現(xiàn)了50多家煉油廠,洛克菲勒決定壟斷“下游”工業(yè),那時他只有28歲。洛克菲勒掌握著大量運油的鐵路車輛,并和賓夕法尼亞等鐵路部門達成秘密協(xié)議,每天固定通過鐵路輸送定量的石油,而鐵路則給洛克菲勒的運價打折扣。運輸成本降低了,洛克菲勒便用壓低售價的辦法來壓跨其他競爭者,并且吞并了許多中小煉油廠。到1869年,洛克菲勒的煉油廠已發(fā)展成美國最大的煉油廠,每天能生產(chǎn)1500桶的石油制品。
1870年1月,洛克菲勒將他的煉油廠變?yōu)楣煞莨荆⒄蕉麨槊梨谑凸荆∕obilOilCompany)。但洛克菲勒的野心是“稱霸克利夫蘭,買斷匹茲堡,控制東部”。
1878年,美孚石油公司在打倒他的最后一個強大對手———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后,取得了38家石油公司的股權(quán),控制了美國煉油工業(yè)資產(chǎn)總值的90%以上,確立了它在石油工業(yè)中的壟斷地位。1882年,洛克菲勒為了集中控制他設在全國的許多子公司,將美孚石油公司改組為一個“托拉斯”。所謂托拉斯,就是生產(chǎn)同類商品或在生產(chǎn)上有密切關(guān)系的多家企業(yè),合并組成的一個壟斷組織形式。最大企業(yè)的業(yè)主擁有領導權(quán),其他企業(yè)主則放棄獨立性,成為按股分紅的股東。托拉斯的成立,是為了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chǎn)地和投資范圍,以獲取高額利潤。托拉斯是美國的產(chǎn)物,洛克菲勒便是這種壟斷形式的開山鼻祖。
隨著洛克菲勒“石油帝國”實力的迅速增長,它的觸角也伸展到金融、公用事業(yè)和一些工業(yè)部門。洛克菲勒依靠龐大的石油帝國和巨大的金融實力作后盾,大大加強了其在美國金融界的地位和影響。
與此同時,他把手伸向國外,利用國外廉價的勞動力,“掠奪”國外豐富的石油資源,攫取高額壟斷利潤。在亞非拉地區(qū)的石油開采成為了他的財富的主要來源,1935年,洛克菲勒控制了海內(nèi)外大約200家公司,資產(chǎn)總額達到66億美元,他的私人財產(chǎn)也超過了15億美元,成了名噪世界的“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和卓越的經(jīng)營才能為他帶來巨大財富和顯赫地位,但他的名聲并不好。人們認為他為了賺錢,不擇手段,對競爭對手殘酷無情,任意操縱石油價格。盡管他擁有巨富,但對社會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從不愿花一文錢,甚至公開揚言“救助會使人懶惰”,拒絕一切捐款。他的名聲臭到連總統(tǒng)要與他共進午餐,白宮都不得不事先用電話通知他:“請從白宮邊門進來”,根本不敢讓眾人知道。
*((西夏)
海外星云 2000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