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日劇領風騷
日劇通常只有10~12集。與動輒長達數(shù)十集的拉美、歐美等地的主流肥皂劇相比更顯精當。它往往有一個意外的開始、激動人心的高潮和完美的結局。無論是浪漫、搞笑或懸疑,最具代表性的日劇應該是“潮流日劇”。
“潮流日劇”不是日本官方電視臺NHK拍的連續(xù)劇,而是在日本四大民營電視臺——富士、TBS、NTV和朝日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劇中的主角則是當前在日本最紅的演藝明星,滿足人們的追星欲,至于劇情如何就見仁見智了?!俺绷魅談 钡募t火源于1988年富士電視臺制作、淺野溫子主演的《我想抱緊你》。它通常是隨季節(jié)改變,每星期一集,三個月播完。因此,日本每年都有所謂的冬季檔(1~3月)、春季檔(4~6月)、夏季檔(7~9月)、秋季檔(10~12月)日劇輪番上陣。日劇播放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了12星期格式,這使得已產業(yè)化的制作能及時地反映社會趨勢,同時一部火爆異常的日劇可能會引發(fā)連鎖跟風的效應。比如1999年的《三十拉警報》和1996年的熱門日劇《悠長假期》如出一轍(顯然,這和它們出自同一個編劇——北川悅吏子有關);1995年的《他日再相逢》被喻為男性版的《東京愛情故事》;1999年出自新生代作家淺野妙子之手的《完美的愛》因和這位作家的早期經典作品《戀愛世紀》過于雷同而遭到冷遇。
日劇中描繪的生活狀態(tài)與我國青少年觀眾現(xiàn)階段的情況很像,而其追求愛情理想化的心理和剛剛走向社會的心態(tài)也尤為吻合現(xiàn)在的青年人。日劇講究敘事技巧,它所營造的感情氛圍使觀眾欲罷不能。與韓劇相同的是,日本偶像劇畫面漂亮、人物光鮮、情節(jié)曲折、描寫感情特別細膩,能觸摸到人心最敏感之處。它所描寫的是純粹的戀愛,很少涉及其他社會問題,美好的感情往往有“大團圓”結局,即使設置感情障礙,也是為了一種美好的傷感。在生活中奔忙的都市人,實在很需要這一類型的“童話”來安慰自己的心靈。
日本偶像劇愛看的人多,知道其來龍去脈的不多。其實,日劇之所以好看,一大半離不開編劇的功力。日本有兩個家喻戶曉的大劇作家:北川悅吏子、野島伸司。日劇迷耳熟能詳,在日本也特別賣座的幾部經典日劇《愛情白皮書》、《悠長假期》、《跟我說愛我》、《美麗人生》、《沉睡森林》、《冰的世界》等都出自他們的手筆。北川悅吏子擅長煽情的戀愛故事,以敏銳的觀察力刻畫男女主角的一顰一笑,以最不可能的組合引起觀眾的共鳴。而野島伸司的特色是社會寫實,主題較另類和禁忌。
東方亮西方不亮
有趣的是,日劇明星在東亞地區(qū)雖然大紅大紫,崇洋的日本商人更是常常用巨資請好萊塢明星拍廣告,但日本明星進軍好萊塢卻徒勞無功。連斯匹爾伯格都寧愿找張曼玉演日本藝妓而不愿用“正牌”的日本影星,日星進軍好萊塢的窘境不言可喻,而這對向來崇美的日本青年來說更是一個打擊。
一方面,在好萊塢有一點點知名度的日本明星在本土沒有多少人知道。比如工藤夕貴接連主演獨立制片如《神秘火車》、《照片新娘》,近期更和伊森·霍克合演好萊塢出品的話題影片《愛在冰雪紛飛時》,算是目前最受好萊塢歡迎的日本女星。但她究竟是何許人也?相信沒有一個日劇迷會懂。男星田川廣之這幾年幾乎包辦了所有好萊塢大片中的東方男性閑角,但觀眾常常是看過他的電影叫不出他的名字。
反觀在日本屬“阿姐”、“阿哥”級的松田圣子、北野武,雄心勃勃又練得一口流利英語,還是沒能在好萊塢掙得一席之地??胺Q美國觀眾自三船敏郎后惟一認識的日本男星代表高倉健,在美國片中排名非但不能靠前,還常落居二線白人男星之后。童星的命運同樣也不順,安達佑實當年也曾赴美和《侏羅紀公園》男童星合演科幻童話片,戲少得可憐,片子也沒什么人看過。
說起來,日本明星進攻好萊塢的難關主要是因為日本當紅明星不是電視演員就是唱片歌星,很少有專攻大銀幕的電影明星,履歷表看起來就不“漂亮”,更遑論能像成龍、周潤發(fā)等人那樣以港片錄影帶征服觀眾再直接演出美國片。對日劇明星來說,這是一個要命的缺陷。畢竟美國人是不會有興趣去租日劇錄像帶來看的。(一 文 沈 曄)
《海外星云》(2000年31期)
海外星云 2000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