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建沖■ 劉建飛
10年前,兩種癌癥在他身上4次發(fā)難,43天內接受了3次大手術。當?shù)?次被發(fā)現(xiàn)結腸癌肺轉移時,有的白衣天使也搖了頭:"他能活多久,全看他自己支撐了……"但他經受了生與死的考驗、痛苦與絕望的折磨,死神,終于與他擦肩而過。
他,就是江蘇省通州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科員宋漢茂。
死神再三"相邀"
1990年3月的一天,當時51歲,平時連傷風咳嗽都沒有的宋漢茂頸部長了一個黃豆大的腫塊。隨后,腫塊越長越大。經多家醫(yī)院診斷,他患了頜下腺癌。
起初,醫(yī)生和家屬都瞞著宋漢茂。當他無意中得知自己可能只剩下3~5年的時間時,他一下子驚呆了
!一時話也不多了,飯也少吃了,還時不時躺在病床上發(fā)愣。
為徹底清除可能潛藏的癌細胞,醫(yī)生先后在宋漢茂的頸部腫瘤區(qū)域做了兩次頸大塊根治手術。
真是屋漏偏遭連陰雨。6月初,宋漢茂先是有點低熱,接連大便出血,每次100多亳升,當即被送往南通腫瘤醫(yī)院搶救。
6月11日,宋漢茂醒來的時候,感到右下腹刀挖似的疼痛---這回,他又動了一次大手術。醫(yī)生打開他的腹腔,摘除了一塊6×7×6厘米的結腸腫塊,切除腸子40公分長!切片化驗,結果是"結腸腺癌,低分化,癌組織已侵入全層!"
至此,宋漢茂已在43天內動了3次手術。每一次手術,他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放療、化療是醫(yī)學普遍采用的抗癌措施。宋漢茂先后接受了1次放療和17次化療。化療使他瘦得和以前判若兩人,頭發(fā)也大把大把地脫落。
"化療期間,連吃飯也是一種痛苦。"宋漢茂說,"那時我非常厭食,一吃飯就吐。最后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下午4點鐘化療結束后,不急于吃晚飯,而是先休息,等到晚上12點以后少吃一點,到凌晨兩三點鐘時再吃一點,到早上5點鐘時再吃一點。這種夜間分段分時進食法使我在后來的十多次化療中,以較好的體質挺了過來。
"宋漢茂還同時接受中醫(yī)治療。吃飯還要嘔吐,更何況中藥!顯然,吃中藥對他來說又是一種痛苦,可他一吃就是六年!
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一次次痛苦,宋漢茂終于迎來了生命得以延續(xù)的曙光。一年后,經復查,結腸癌肺轉移腫塊消失了。
持之以恒抗癌
宋漢茂總算度過了第一年危險期。然而,要超越3~5年的"生存期限",他的抗癌之路任重而道遠。為此他暗暗地下定決心:生命不息,抗癌不止。在主治醫(yī)生的指導下,他以飲食、氣功、心理等綜合措施和超人的毅力向癌癥發(fā)起了新一輪的挑戰(zhàn)!
有一年,他老家房屋被龍卷風吹倒,兒子招工安排工作困難多,妻子到醫(yī)院照顧他請假難等一連串的煩心事困擾著他。面對這些,他不急不躁,將大事看成小事,小事當成沒事,使心境始終處于一種豁達寧靜的狀態(tài)。宋漢茂堅持每天記抗癌日記,內容包括綜合治療的措施和效果、體質變化和自身感受,且月月有總結,年年有匯總,至今已記錄了滿滿的10本。
宋漢茂切身體會過記日記的好處。1993年,他出現(xiàn)肝部癥狀,醫(yī)院診斷為結腸癌肝轉移。醫(yī)生建議采取動脈插管化療。這時,宋漢茂認真查閱了日記,他發(fā)現(xiàn)這種癥狀在1992年初也曾出現(xiàn)過,于是,他到上海復查。后經上海腫瘤醫(yī)院CT檢查,確診是肝臟血管瘤,而早在1986年,他就被查出患了肝臟血管瘤,由此避免了動脈插管化療,也減少了化療對生命的危害。
一曲奉獻之歌
堅定不移地抗癌,使宋漢茂獲得了新生,也使他對生命的存在價值有了超然的認識。他說:"生命來之不易,獲得重生更不易,我應該為社會多做一些貢獻! "
1993年2月,他開始上自由班,當年7月,在他的強烈要求下,他擔任了原來的科技管理工作。
宋漢茂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他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抗癌經驗傳授給和他有相同命運的人,與他經常保持來往的癌癥患者達四十多人。他還應邀到通州市中醫(yī)院,向癌癥患者講述抗癌經歷,使許多患者樹立起了抗癌信心,有些患者現(xiàn)已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在宋漢茂抗癌成功獲得新生的第8個年頭,為了自勉,他在抗癌日記中寫道:身患癌癥,不等于被判死刑,命運掌握在勇敢者的手中!(圖/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