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工作室
數(shù)碼相機的發(fā)展可謂一日千里,隨著核心部件CCD像素的不斷提升,其對傳統(tǒng)鹵化銀攝影術的沖擊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數(shù)碼相機,同時也對CCD的分辨率、感光度(ISO)、信噪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富士膠片公司推出了其獨自研發(fā)的新型CCD—“超級”CCD。
技術理論分析
“超級”CCD與普通CCD最大的不同,是其使用的不再是普通的矩形光電二極管,而是較大的八角形光電二極管,像素則以蜂窩式排列。如圖。
要提高影像質量就必須增加CCD的像素,因此在CCD尺寸一定的情況下,增加像素就意味著要縮小像素,從而縮小了像素中的光電二極管,而要提高CCD的感光度和信噪比則必須加大每個像素的光電二極管,這一矛盾對于CCD而言是難以克服的。
而“超級”CCD的設計卻可以使這一矛盾得以緩和。其像素按45度角排列為蜂窩狀后,控制信號通路被取消,節(jié)省下的空間使光電二極管得以增大,而八角形的光電二極管因更接近微透鏡的圓形,從而可以比矩形光電二極管更有效的吸收光。光電二極管的加大和光吸收效率的提高使每個像素的吸收電荷增加,從而提高了CCD的感光度和信噪比。
普通CCD由于在互相垂直的軸上間隔較大,使其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低于對角線上的分辨率,而“超級”CCD互相垂直的軸上間隔變窄,因此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高于對角線上的分辨率,這也就意味著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得到了相對提高。
從理論分析而言,使用“超級”CCD的數(shù)碼相機比使用普通CCD的數(shù)碼相機顯然更具優(yōu)勢。
實拍結果對比
為了使CCD以外因素的影響減到最低,拍攝所使用的相機均為富士產品——富士 FinePix4700zoom(240萬像素“超級CCD”,相當于35mm相機35-105mm富士龍鏡頭)和富士MX-2900zoom(230萬像素普通CCD,相當于35mm相機36-108mm EBC富士龍鏡頭),此兩款數(shù)碼相機CCD硬件精度與鏡頭均很接近。
由以上理論分析和實拍對比,“超級”CCD必將以更優(yōu)秀的性能而逐步取代普通CCD。但想要由此把傳統(tǒng)鹵化銀攝影術拉下馬來仍需要克服自身的致命弱點——處理速度太慢。◆
注:測試使用相機由聯(lián)想科技商城提供。
vs.=versus,對比之意。
普通CCD “超級”CCD
240萬像素“超級”CCD(4700Zoom攝于故宮)
230萬像素普通CCD(2900Zoom攝于故宮)
微距模式下:
微距模式下兩種CCD在細節(jié)表現(xiàn)方面均很好,但相比之下,“超級”CCD的圖像細膩程度和影像深度則稍勝一籌。
240萬像素“超級”CCD(4700Zoom攝于爨底下)
230萬像素普通CCD(2900Zoom攝于爨底下)
一般模式下,廣角:
對于全景,普通CCD與“超級”CCD的差距很明顯,“超級”CCD在層次過渡、明暗變化方面表現(xiàn)得更好。
240萬像素“超級”CCD(4700Zoom攝于首鋼)
230萬像素普通CCD(2900Zoom攝于首鋼)
昏暗環(huán)境下:
由于拍攝環(huán)境煙塵較大,所以光線很弱。此環(huán)境下,“超級”CCD在感光度的提高方面的表現(xiàn)非常明顯,在同樣的照明條件下可以得到更豐富的圖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