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生
大自然的浩瀚、博大與多變給我們攝影愛好者提供了無限豐富多彩的題材。我經(jīng)常沉醉于“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有關野生動物的電視節(jié)目中,常常為國外攝影家所捕捉到的精彩畫面和絕妙瞬間贊嘆不已,被他們堅韌不拔的敬業(yè)精神所折服。野生動物攝影是我的追求和夢想,但要實現(xiàn)這一夢想并非是一般攝影人所能做到的。我在1992年曾經(jīng)接受單位交給我拍攝湖北神農(nóng)架畫冊的任務,內容主要是神農(nóng)架地區(qū)的自然景觀和動植物。曾先后5次深入神農(nóng)架林區(qū),每次都有地方政府派的車和向導配合。器材有尼康F3、80-200mm變焦鏡頭加2倍增距鏡。我當時就曾渴望拍原始森林中的動物,但我連最常見的獼猴也只能是遠遠望著陡峭山崖上晃動的樹叢,而見不到它們清楚的身影。聽當?shù)匾晃粩z影愛好者說,要想拍到它們除非摸清它們活動的規(guī)律長期蹲守。這在當時情況下也是不可能辦到的。野生動物攝影真是讓我望塵莫及,高不可攀。但這并沒有消除我對拍攝動物的渴望,動物園、野生動物園是我經(jīng)常光臨的地方,雖然這在拍攝難度和動物的自然表現(xiàn)力上要大打折扣,但也能從中體驗到向動物攝影挑戰(zhàn)的樂趣。隨著人類對自己生存環(huán)境認識的提高,人與自然已是21世紀的主題之一。人類的生存和自然界中的動植物生存是息息相關的,野生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愛護動物就是愛護我們人類自己。用我們手中的相機來表現(xiàn)動物世界,把動物拍得盡善盡美,富有創(chuàng)造性,讓人們更全面地認識動物、關愛動物,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我喜歡拍攝動物,經(jīng)常堅持拍攝動物作品的初衷。
動物攝影器材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常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目前而言拍攝動物最好要有自動調焦相機,400mm以上的長焦鏡頭和高感光度膠卷。再有就是要具備充分的耐心和韌性,外加一個好運氣。動物不會象模特兒那樣聽你指揮,也不會象商店櫥窗里的樣品準備好了讓你拍照。有時你十次關照,它會有九次在那里懶洋洋地睡大覺,就是千載難逢遇到它站到了理想的位置,也不好趕上理想的光線。你端著相機腰酸腿疼地苦苦等待,它就是不給你上鏡的面子。動物攝影的“可遇不可求”真是讓我領會得刻骨銘心。而你不具備耐心和韌性,你就遇不到好運氣,運氣是要靠汗水的代價來換取的。
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拍攝動物,最忌諱把關養(yǎng)動物的環(huán)境拍入畫面,要盡量使畫面自然,因為動物和自然環(huán)境是緊密相連的。除了運用器材特點和拍攝技巧外,近兩年我一直在嘗試給動物拍特寫,拍肖像,因為給動物拍特寫鏡頭不僅可以有效地排除不協(xié)調的環(huán)境干擾,還可以把動物不易被人們觀察到的細微表情突出地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視覺上更強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動物雖不能和人類相比,但它也有簡單的喜怒哀樂和感情,尤其是一些較高等動物的表情更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只要你去仔細觀察,耐心捕捉,動物的千姿百態(tài)都會躍然紙上,讓你品味無窮、感受頗深。
在拍攝動物特寫照片時,有幾個應注意的技巧問題:一、如果動物是在鐵籠中,你要等動物處在離鐵網(wǎng)較遠的地方,拍攝時相機鏡頭要緊貼網(wǎng)眼,要選網(wǎng)眼大一些的,正對鏡頭中央。否則網(wǎng)眼小或鏡頭中間有網(wǎng)肋自動對焦會失靈。這樣300mm以上鏡頭焦點落在動物身上就會把網(wǎng)肋最大限度地虛化,使畫面上幾乎看不出痕跡。就是對畫面景物有柔化效果,也不會對畫面中央景物的清晰度造成影響。二、如果動物呆在玻璃窗的室內,你要選擇玻璃較干凈、反光較小的地方,此時一般自動調焦都容易失靈,你要采用手調對焦,同時鏡頭也要緊貼玻璃窗,這樣就相當于給鏡頭前加了一塊輕度的柔光鏡,不會對影像的清晰度造成較大影響。三、因使用長焦鏡頭,能使用三腳架的地方要盡量使用三腳架,以保證影像質量。但一般拍攝動物特寫都需要特殊角度,環(huán)境又受限制,所以三腳架往往又派不上用場。這就需要你巧妙地利用依托,或使用具有防抖動功能的長焦鏡頭。另一個有效的辦法是使用感光度200以上的膠卷,以盡量提高快門速度。四、拍攝動物特寫照片時,一般鏡頭充滿動物的全身,如拍攝白色的天鵝或黑色的大猩猩,這是一定要注意曝光補償問題。,白色物體就要適當增加曝光,黑色物體要適當減少曝光,以保證正確的色彩還原?!?/p>
《回眸》
1997年4月于北京動物園。佳能EOS50E相機,EF200mmF2.8L USM 鏡頭加2倍增距鏡,F(xiàn)5.6 1/250秒,手持拍攝,柯達200彩色負片。
金剛鸚鵡是一種體形較大、羽毛色彩鮮艷、美麗的觀賞鳥類。它的鳥舍是一排里外間,后面是室內,前面是露天鐵籠。在鐵籠中間半空懸掛著一根木桿,它經(jīng)常站在這根木桿上休息。我選擇了上午光線從斜側方向照亮它全身,同時又正好背景是在后面室內打開窗的陰影。此時它在不停地轉動身體和另一只鸚鵡在爭斗玩耍。我把鏡頭緊貼網(wǎng)眼一邊觀察一邊拍攝。這幅作品是在它身體轉到尾部對著鏡頭,扭轉頭盯視著另一只鸚鵡時抓拍的。
《虎視眈眈》
1998年10月于深圳野生動物園。佳能EOS50E、EF200mmF2.8L USM鏡頭加2倍增距鏡,F(xiàn)5.61/125秒,局部測光,柯達PJM640彩色負片。
在野生動物園進入危險食肉動物區(qū)時,人一般都是在行進中的車里隔著車窗看到動物,此時要想拍好動物幾乎是不可能的。后來我發(fā)現(xiàn)在這個區(qū)域中間建了一座高架橋,游人可以在橋上購買一些食物喂動物。在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一只體形碩大的東北虎臥在陰涼處,我沖它揮了揮手,它抬頭盯視著我,可能是以為我也要喂食。它那專注、威風凜凜的眼神被我定格在膠片上。
《企盼》
1998年11月于深圳野生動物園。用佳能EOS50相機,EF200mmF2.8L USM鏡頭,加2倍增距鏡,F(xiàn)81/500秒,手持拍攝,柯達PJM640彩色負片。
深圳野生動物園里的非洲鴕鳥是在一個用粗木柵欄圈起來,面積很大的場地里喂養(yǎng)著。當時它們都呆在離我很遠的地方,四周沒有其它游人??赡苁俏襾砘刈邉佑^察引起它的注意,它朝我跑過來。我預感到有戲,立刻舉起相機選擇了一處欄桿做依托,連續(xù)拍了幾張它跑動的身姿。隨著距離的拉近,它的身姿也由全身到局部,最后在離我3米左右地方時,它突然停下來張開大嘴沖我叫了起來,生動的頭部特寫被我永久地定格在膠片上。
《雄威》
1999年3月于北京動物園獅虎山,佳能EOS3相機,EF100-400mmF4.5-5.6L IS USM變焦鏡頭加1.4倍增距鏡,F(xiàn)81/125秒,局部測光模式,防顫動功能,手持有依托,柯達100彩色負片。
非洲雄獅一直是我拍動物的重點對象,不僅因為它是威猛的容貌一直在吸引著我。每次去動物園都要到獅虎山轉轉,但幾乎都是失望而歸。因為大部分時間它都是懶洋洋地臥在那里打瞌睡,就是偶爾起來遛遛也是光線角度不如意。這次它終于臥在了背景陰暗,側逆光正好照到頭部的位置。初升的陽光又給它美麗的鬃毛上增添了一筆迷人的色彩。在緊張的拍攝中,它又扭頭沖我大吼一聲,把它那威猛之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難得的一瞬間我連拍了三張。
《犀利》
1998年4月于北京動物園。佳能EOS 50 E相機,EF200mmF2.8L IS USM鏡頭加2倍增距鏡,F(xiàn)5.6 1/750秒,手持拍攝,柯達200彩色負片。
禿鷲屬于食肉的猛禽類,雙翅展開達2米以上,但因長期關養(yǎng)在大鐵網(wǎng)中,已失去了原本矯健、雄偉的身姿。但鷹類特有的犀利目光仍不失是拍攝特寫的好題材。我選了一只正在進食的禿鷲,因它此時姿態(tài)和精神都極佳。它當時正停留在距鐵網(wǎng)3米左右的一塊巖石上,我把相機緊貼鐵網(wǎng),讓鏡頭中央正對準一個較大的網(wǎng)眼中間,左手手指掛在網(wǎng)上同時托著鏡頭,抓拍了它進食中間抬頭的瞬間。
《渴望》
1999年11月于北京動物園。佳能EOS3相機,EF100-400mm F4.5-5.6 L IS USM變焦鏡頭F5.61/30秒,手動對焦局部測光,使用防抖動功能,柯達200彩色負片。
白頭葉猴也是一種極富有表情,很上鏡的靈長動物。它天性活潑、好動,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刻,我?guī)状闻臄z都不理想。在室外因有雙層網(wǎng)極其難拍到清晰的鏡頭,在室內光線又太暗,還隔著一層厚玻璃。想拍它的特寫根本無法支三腳架,我只好站著仰拍,鏡頭緊貼玻璃,但因玻璃被它的前爪摸得到處污痕累累,又有輕微的反光,無法自動對焦只能手動。當時速度只有1/30秒,為了加大穩(wěn)定程度,我把取景的方形橡膠外框,托在眉骨上,左手扶著玻璃把鏡頭遮光罩架在手上,連拍了十幾張。終于抓到了一張較為滿意的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