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園 鄺慧玲 呂朝暉 溫振杰
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510095)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綜合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祖國醫(yī)學"腰痛"范疇,是骨科常見疾病之一。1995年7月以來,我們采用循序式綜合療法對185例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ケ咀185例,男112例,女73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8歲;病程最長者5年,最短者3天;腰椎間盤突出部位:L3-48例,L4-563例,L5~猄181例,L3~4、L4-511例,L4-5、L5~猄119例,L3-4、L4-5、L5~猄13例。診斷標準以《中醫(yī)骨傷科學》第一版為準[1]。并均經CT斷層掃描證實。
2治療方法
2.1物理治療,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2.1.1囑患者平臥硬板床休息,予雙柏水蜜外敷及頻譜儀照射腰部。持續(xù)2~3天。
2.1.2腰椎電動牽引。腰椎電動牽引器為羊城醫(yī)療器械廠生產的ZJC-I型微機控制全自動治脊床。每日牽引2次,每次持續(xù)20~30分鐘,牽引力視癥狀約為患者體重±10kg。
2.1.3電動牽引3~5天后行手法治療。頭2日主要以揉法、滾法等輕手法為主,2日后視情況加用牽抖法及被動牽拉法、旋轉回納法等。手法治療每日1次,持續(xù)1~3周左右。
2.1.4腰部功能鍛煉。于入院后開始,主要加強腰背肌鍛煉。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腰部功能鍛煉持續(xù)3月。
2.2藥物治療。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510405)ジ據(jù)患者病情選用補腎壯筋、兼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方用加味補堅壯筋湯治療以腰痛陰虛為主,獨活寄生湯治療以腰痛陽虛為主;同時,視病情演變適當增減活血化瘀藥物。中藥每日1劑,分上、下午兩次口服。
3療效チ菩評定標準。優(yōu):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恢復正常工作;良:癥狀明顯減輕,仍伴小腿外側輕度麻木或遆背伸肌力稍弱(與健側對比),可持正常工作;差:疼痛緩解,但常反復發(fā)作;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ケ咀185例,經上述治療最短18天,最長50天,平均時間38.6天,多數(shù)達到滿意效果。其中優(yōu)153例,占82.7%;良28例,占15.1%;差4例,占2.1%??傆行?7.8%,38例經復查CT,顯示椎間盤突出物已還納,硬脊膜無明顯受壓,占20.6%。全組173例獲1~4年隨訪,12例失訪,復發(fā)6例,復發(fā)率3.2%,再經過上述保守治療,均達優(yōu)良效果。
4討論
4.1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在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由急慢性損傷、外感風寒濕邪等因素引起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所出現(xiàn)的綜合征。由于在成人中椎間盤并無血液供應,僅靠淋巴的滲透維持營養(yǎng),故其發(fā)生損傷后則修復能力差,難以愈合。又由于脊柱為人體重要的支柱,活動范圍和頻率較大,故常常發(fā)生擠壓和勞損,且以下腰椎為甚。此外,積累性損傷也是促成椎間盤退變的重要因素和造成椎間盤突出的誘因。有些患者既無外傷,也未參加任何體力勞動,而僅在受涼后發(fā)病,可能是由于著涼使肌肉韌帶的緊張性增強,導致椎間盤內壓增加,促成已萎縮的纖維環(huán)發(fā)生破裂,這一點也應引起我們臨床注意。典型的椎間盤突出癥,根據(jù)病史及體檢即可診斷并定位,雖然目前有CT、MRI等影像學檢查,由于其價格昂貴,且與臨床癥狀、體征存在一定的誤差,故且基層醫(yī)院難以普及。我們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仍應以癥狀和體征為主,影像學檢查僅作為輔助檢查,用于確定突出物的形態(tài)及椎管局部情況,也可為鑒別診斷提供依據(jù)。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腰痛、腰痛+腿痛以及腿痛等不同類型或不同時期,因此需要注意鑒別診斷。臨床上應以各種特殊癥狀、體征及借助影像學檢查與梨狀肌綜合征、骶髂關節(jié)炎、盆腔腫瘤等區(qū)別。
4.2祖國醫(yī)學文獻對腰腿痛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很早就有記載,我們通過復習文獻并結合臨床,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其急性扭挫可致經絡不調,氣血瘀滯,筋骨失養(yǎng),不通則痛;若漸近發(fā)作,則多因風寒濕邪入侵;反復發(fā)作則可致腎臟精血虧損,無以滋養(yǎng)經脈。チ俅倉校我們還發(fā)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多因腰腿疼痛劇烈而就診和治療,根據(jù)其病理主要為炎性水腫、化學反應刺激。故我們認為應行臥床休息為主,配合腰部牽引治療。研究認為完全臥床休息可以解除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從而加速炎癥消退和椎間盤回縮,牽引可以減少椎間隙內壓、拉緊黃韌帶及關節(jié)囊以及擴大椎管容量。待3~5日水腫高峰期后再分別行手法治療,以期能還納突出物。這樣,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當然,也有少數(shù)患者腰部疼痛高峰期已過而來就診的,這時我們則直接進行牽引和手法治療等2、3階段的治療??傊瑢τ谘甸g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應在遵循循序式綜合療法的基礎上,采用靈活運用的辦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提高對該病的治愈率。
4.3腰椎間盤突出癥,由于病位在腰部故其與肝堅有密切關系。故中藥治療,則與肝、腎相關[2]。臨床中腰椎間盤突出癥,雖有急性損傷,但以慢性損傷較為多見,故臨床上我們多采用加味補腎壯筋湯和獨活寄生湯分別陰陽論治,再根據(jù)病情、癥狀適當用活血化瘀類中藥治療,使陰陽平衡,經絡通暢,筋脈舒通,筋骨強壯。故臨床效果滿意,優(yōu)良率達97.8%。
4.4腰部功能鍛煉可以促進椎間盤修復、增強腰背肌群力量、緩解椎間盤負荷,是防止疾病復發(fā)的關健。但臨床上許多醫(yī)生及患者均不太重視,因此常常出現(xiàn)保守治療效果不佳且容易復發(fā)等情況。我們要求加強腰背部功能鍛煉且持續(xù)3個月,使腰背肌內組織充分恢復,椎間盤組織減輕壓力。故臨床治療時間短、復發(fā)率較低值得推廣應用。當然,上述治療僅為臨床初步應用,對于循序式治療方法時機及方法的掌握,治療力度的量化等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張安楨,武春發(fā).中醫(yī)骨傷科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8,555~556
[2]湯學偉,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非手術分期綜合治療.中國脊柱脊髓雜志,1998;8(3):177